Enjoy lif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xt3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万言文

博文

朝鲜纪行(五)——妙香山

已有 4834 次阅读 2009-8-26 18:13 |个人分类:行者足迹|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朝鲜, 印象, 纪行, 妙香山

在朝鲜的一天,是到妙香山
 
这个名字听着看着都透着一股舒服,
 
而且朝鲜的发音也是一样的,很有趣。
 
距离平壤大约200多公里,我没什么概念
 
反正坐车看风景,也不觉的路途远。
 
进到山中,真是舒服极了,
 
青山绿水,空气清新,好像甜甜的,要是能住一个星期就好了
 
经过一座壮观的阶梯状建筑,
 
显然是酒店,好像叫香山饭店
 
以为我们可以住这呢,不是。
 
(一)普贤寺
 
一位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讲解员给我们介绍
 
普贤寺建于公元1042年(高丽时期),
 
由24殿阁(243间)组成,是朝鲜名刹,也是朝鲜的文化瑰宝。
 
朝鲜解放战争时期,美国轰炸而焚毁了14幢建筑和7400多件文物
 
包括普贤寺的中心建筑大雄殿等,
 
战后,政府修复了被炸毁的高丽时期建筑。
 
进普贤寺要进三道门,先进曹溪门,
 
接着是解脱门,据说走过解脱门的人,一切痛苦和疲劳就都解脱了,
 
再过天王门,其中有明朝造的四大天王塑像,
 
之后是万岁楼,就到了普贤寺的主殿──大雄殿。
 
看到普贤寺就知道与中国的不解之缘了,
 
这里全部都是汉字,只有路旁的说明有朝鲜文
 
但是,我不解的是国内的大殿都叫“大雄宝殿”
 
这里为什么叫大雄殿呢?
 
大雄殿里有一位年过半百的和尚,
 
慈眉善目地接待游客。
 
大雄殿前有两座石塔,
 
一座是八角十三层,基本与大雄殿同高,建于1042年,
 
是普贤寺的镇寺之宝,经历风雨沧桑
 
此塔非常具有朝鲜民族特色,宛如叠罗在一起的八角帽
 
石塔的每一个角上都有一个小钩,是当年用来挂风铃的
 
另一座是四角九层塔,建于1044年。
 
普贤寺有酬忠祠,
 
为纪念西山大师的爱国精神而建
 
壬辰倭乱期间,73岁的和尚西山大师组织5000多名徒弟同日本人血战。
 
这里是个清明之地,修行的好地方,
 
地上黑白的石子路,很清净的感觉。
 
有人说,这里是全国唯一的寺庙和唯一的和尚,
 
是为了让外国人看到朝鲜有宗教信仰和人权,
 
我宁愿相信这不是唯一,只是人数很少而已,
 
仅从不遗余力地保护历经苦难的《八万大藏经》就可见宗教并未被破坏。
 
在这一尘不染的地方想象一下晨钟暮鼓,
 
步行到我们参观的第二站——
 
(二)礼品馆
 
陈列着世界各地送给金日成和金正日的礼品
 
是两个巨大的展览馆,用一个词形容——奢华。
 
记忆中,
 
有那个重达3吨还是5吨的大铜门,轻轻地就可以打开
这可是朝鲜人民骄傲的技术哦
 
还有门口一动不动的卫兵
 
 
进门后立即穿上鞋套,上交相机。
 
里面好像是三层楼,有200多间房子或叫展厅
 
我们先在一个厅内,向掩映在粉色鲜花中的金日成坐姿蜡像致敬
 
然后主要参观了中国馆,
 
陈列着从毛主席、周恩来到各省市、公司和个人因各种理由在各个时期送的礼物,从翡翠、白玉到花瓶、刺绣,应有尽有,整个中国特产荟萃
 
我说不计其数,其实是有数的,这些可都是珍宝啊。
 
后来也看了金正日的礼品馆
 
格局差不多,只是礼品现代化一些
 
有了韩国送的家具、汽车
 
也有美国人送的篮球,还有哪儿的戒指、手表……
最有意思的是,加拿大还是美国人送的一幅画,
画上巨大的朝鲜铁拳正在砸向被踩在脚下的美帝国主义,哈哈……
 
林林总总什么都有,据说目的是让全国的老百姓也能见到各国的礼品,而不是领袖独享,这在全世界其它国家都是做不到的
 
还让老百姓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知道全世界人民都是那样敬爱他们的领袖
 
每天都有大批的工农兵学生盛装来到这里免费参观
 
这是无比的荣耀,
 
当天我们就见到了很多批的朝鲜参观者
 
这是我们见到最多的朝鲜人,
 
印象中总有列队行进的英姿飒爽的女兵。
 
参观完后,可以拿上相机到阳台上拍照,
 
于是有了这几张在礼品馆阳台上,妙香山为背景的留影
 
这么美丽的景色不让游览,好可惜呀,
 
但可以理解。
 
 











游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3156-250223.html

上一篇:朝鲜纪行(四)——平壤(1)
下一篇:与研究生的对话(一)——学生面临的问题
收藏 IP: .*| 热度|

8 苏青 刘进平 马中良 杨秀海 熊李虎 苗元华 刘岩 pkuzeal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