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第一节 《内经》时代的疫病(外感病)学说(一)

已有 9978 次阅读 2013-12-10 16:46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辨证体系, 中医传染病, 内经时代, 疫病命名与分类

   先定义一下,本书的“《内经》时代”,泛指中医学体系创建(以《内经》成书为标志)过程中由本能医学向经验医学(理论解释包括巫医的占卜以及自然哲学的医学)过渡的历史阶段,即包含从原始人一开始与疾病斗争的远古时代一直到西汉末年以《黄帝内经》成书为标志的中医学诞生的漫长岁月。

上古奇书《山海经》中首提黄帝及黄帝的事迹。传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他不仅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的伟绩载入史册,而且间播百谷草木,始制衣冠,建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还教民治百病。他“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候、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之性命,穷神极变”,研究医道。据说,黄帝内经》就是他与当时一些名医讨论医学问题的专著。当然,这只是因为古人崇拜英雄,把无数人艰辛探索的医学知识归功于一位伟大人物,黄帝内经》只是托名而已。

在祖国医学里,“疫病”(或“瘟疫”等)是指感受疫疠之邪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并能造成流行的一类疾病,属外感病的范畴。而外感病相当于今天的传染病或感染病,一般由寄生虫细菌病毒生物引起。疫病是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爆发性特点的一类疾病,常见发热主症,起病较急,传变较快,危害较大,病证表现有一定的规律性。《说文解字》释:“疫,民皆病也。”《大戴礼记·盛德》王聘珍解诂:“疫,病流行也。”《汉书·刑法志》颜师古注:“疫,疠病也。”还有注释为疠气、恶疾等,或称“时气”、“时行”。

 

一、《内经》时代的疫病(外感病)命名、分类及演变

医学包括两大部分,即医疗实践活动(无论是低级、简单的,还是高级、复杂的)和医药卫生知识(无论是系统、正确的,还是零碎、不太正确的,甚至荒谬的),《内经》时代也是这样。这说明,医学不仅是技巧,还需要理论思维。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即说:“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传染病(疫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正如老子所言,人类认识传染病也是从它的命名开始的。

(一)甲骨文中的疫病名称

自1899年至20世纪初,在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中,共发现了15万片甲骨,上面刻有4500多字,其中已知的有卜病内容的为323片,415辞。甲骨文记载的疾病约有二十多种,其中大多是按照人体的体表部位来区分的,也有一些是根据疾病的主要特征得名的,其中“疒”、“疾”、“疫”、“疠”、“疥”、“蛊”、“痐”、“祸风”等,均与传染病有关。

古代的字根“疒”,后来多种疾病都依之而加以划分,其在甲骨文中是以一张床的形象表示的(),意指人卧床不起。“疾”字后来多指传染病,它表示一个人单独地躺在床上,有一支箭射中他()。在甲骨文卜辞中,“疒”和“疾”是通用的,二者区别不大。另一个表示流行病的是“疫”字,它是由表示疾病的部首“疒”,加上一个表示手执一支杖的形象字“”而构成()。甲骨文卜辞中常有“疒役”之词,如甲子卜,殻贞:疒役(疫),不彳止(延)?”“贞:疒役(疫),其彳止(延)?”(《小屯殷虚文字乙编》)。此卜问疫病是否会蔓延流传,是关于“瘟疫”流行的最早记载。在甲骨文中,还有数片卜问是关于殷王是否染上传染病之辞。其中还有:“乎(呼)比(枇)役(疫),正?”“贞:役(疫),佳有()不正?”意为:呼令举行枇祭以禳除疫病,能使疫病得治吗?疫病是否无法得治?体现了一种对疫病恐惧的忐忑之情。“疠”这个字也是指疫病,甲骨文中象一个蝎子占据床上,给病人所留的地方很少()。关于“疫”字的含义,《说文·疒部》说:“疫,民皆病也,从疒,役省声”。《释名·释天》说:“疫,役也,言有鬼行役也”。《玉篇·疒部》说:“疫,俞壁切,疠鬼也”。又说:“疠,力誓切,疫气也”。《素问·补遗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温厉大行,远近咸若”。《集韵·去声上·六至》说:“疫,《字林》:病流行也”。《温疫论·正名》说:“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今省去‘彳’加‘疒’(原作“疫”,误,今改)为‘疫’,又为时气时疫者,因其感时行戾气也,因其恶厉,又谓之疫厉”。《温疫论·原病》说:“疫者,感天地之厉气,在岁运有多少,在方隅有轻重,在四时有盛衰。此气之来,无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从口鼻而入”。是“疫”之为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发生则易于在人群中传播流行,病势凶猛,延门阖户,一乡一区如鬼厉之行使,患者无远近长幼,病状率皆相似也,而且表明我国在商代已经流行过疫病。

值得关注的是“疾年”、“雨疾”和“降疾”的描述。“贞:有()疾年,其井(死)。”表示多病之年,病至于死。疾年指这一年反复出现范围较大的流行性疾病,雨疾、降疾、“祸风”指疾病的发生多如降雨、邪风有关,说明那时已经有了瘟疫流行的概念和病因的探讨。

“疥”、“蛊”、“痐”、“祸风”等,属于具体病名。在甲骨文中,“疥”这个字用处较多,主要表示出疹伴发热性疫病,表示一个人病卧在床,身上还出现了疹子()。“蛊”是值得推敲的,蛊()字从虫虫在皿中会意,皿为食器,其中有虫,人食之而入腹,而成为蛊,即腹中之虫。有学者研究后认为:“蛊,毒病微虫之共名也,血虫象意(古血、皿同字),虫入血而成毒也。”(华石斧《文字系》),提示与血吸虫有关,因为蛊胀常常连用,常见于晚期血吸虫病的腹水。不过,在有关“蛊”的甲骨文卜辞中,殷人一般视蛊疾为鬼神所致,但有时也认为齿病和胃病乃蛊即外界进入人体的寄生虫所致。甲骨文中还有疒蛔的记载,“......疒住回()?”“()”即“回”字,本像渊水回转之形。“回”读为“蛔”或“痐”,古指“腹中长虫”。因此,此卜辞实际上问:“疾病是蛔虫吗?”,可以说是我国关于蛔虫病的最早记载。“祸风”在甲骨文中常作某某因风致疾,也即后世所谓“伤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甲骨文中有时候也写成(),即“祸风有病”(流行性感冒)。后世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实际上是殷代医学思想的延伸。

(二)《黄帝内经》成书之前疫病名称

我们之所以详细地回顾这些疫病名称的演变过程,目的在于剖析:后世医家特别是张仲景为什么没有选择“辨病论治”而最终为祖国医学选择了“辨证论治”的临床特色?

到了西周及春秋时期,虽然还没有出现专门的医学书籍,但有关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已散见于《周易》、《尚书》、《诗经》、《周礼》、《山海经》等当时的文献之中。“大疫”的名词在周代的典籍中已经十分普遍,此时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较商代已有了明显的进步,已认识到热病、昏迷、浮肿等疾病,并有了固定的病名。《诗经》中记载了古代疾病的病名和证候,如瘨(癫狂)、闵(伤痈)、狂(癡)、首疾(头痛)、噎(气息不利)、疚(心忧惫之病)、朦(失明)、瞽(盲人)等。《山海经》记载了38种疾病,固定病名有“瘿”、“痔”、“瘘”、“疥”、“痤”、“疣”、“痈疽”、“痹”、“风”、“疟”、“疫疾”等等。《周礼》中涉及的一些感染性疾病,如肿疡、溃疡、疟疾、疥、瘅疽、足肿病、佝偻病、秃头、胼胁等等。《礼记》则多次提到,并可见到“疫疠”、“天行”、“时行”、“时气”等说法,说明经常发生瘟疫大规模流行(《礼记》中还有瘖、聋、丧明、跛、躃、伤、创、折、断、胎夭、病革、风欬、侏儒等病名记载)。

关于疫病的流行,《诗经·小雅·节南山》记载公元前781—前771,周幽王时期“天方荐瘥,丧乱弘多”。由于物侯变化失常,引起疫病。《国语》、《春秋》、《左传》、《史记》、《汉书》以及各朝正史的“五行志”中都有关于瘟疫流行传播和防治的文献记载。

古代关于疫病的名称很多,如疫、疫气、疠气、疫疠、温热、伤寒、天行、疠、瘥、大头瘟症、疾疫、大瘟、痘疹、痘疫、疙瘩瘟、羊毛瘟、疟疾、天花、番痧、螺痧、痧症、烂喉痧、喉症、痒子症、瘪落痧、痒疥疾、首疾、气疾、茄妈瘟、闷头疟、疫瘴、霍乱、转筋霍乱、阴霍乱、鼠疫、鼠瘘等等,包括大多数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传染病如天花、鼠疫、白喉、猩红热、霍乱、斑疹伤寒、伤寒、肺结核、麻疯、疟疾、吸血虫病等等。例如,《素问》中“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把伤寒看成多外感疫病。《素问》云:“土郁之发,民疾呕吐霍乱”,认为霍乱是一种严重的消化道传染病。《周礼》称“秋时有疟寒疾”,《礼记》谓“孟秋行夏令,民多温疟”,《易说》曰“白露当降不降,民多湿疟”,《左传》云:“水潦方降,疟疾方起”,《素问》云“秋为痎疟”,“蓄作有时”,说明那时候已经认识了疟疾,并划分了多种类型。《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有“肠澼下脓血”句,指一种痢疾类传染病。《左传》中讲到医和诊查晋侯的疾病,“是谓近女室,疾如蛊”,可能指花柳病。《素问·风论》提到“暑痉”、“暑风”,应该是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等高热并抽风之类的疾病,当时认为与中暑有关。《吕氏春秋》提到:“季秋行夏令,民多鼽窒”,可能是鼻病毒感染所致的呼吸道传染病。《素问》云:“湿热相交,民病疸”,出现黄疸,大多数是病毒性肝炎所致。《周礼》云:“夏时有痒疥疾”,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皮肤病。《素问》称“膀胱不利为二癃”,“小便赤黄甚则淋也”,此为泌尿系感染或性病。《素问·腹中论》中有不少关于“鼓胀”的论述,实际上是肝炎后肝硬化或血吸虫肝纤维化导致。《左传》云:“国人逐瘈狗”,“狾犬入华臣氏之门。”瘈,疯狂的意思;《说文解字》说:“狂,狾犬也”。说明那时候人们已经认识到狂犬病及其危害。此外,《论语》中已经描述了“恶疾”(麻风病)的临床表现,《内经》称之为“大风”;《内经》中多篇描述了“肺结核”的症状体征,不过没有把它独立地看成是一种疫病。

以上,我们回顾了《内经》时代人们对不同疫病的认识及其简单的分类。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自始至终没有形成系统的传染病病种分类体系,而创造性地形成了以证候(病位、病性)为基本内容、以笼统的外感病(伤寒、温病)为对象的分期辨证体系?中医学的外感病辨证论治如何实现“寒温合一”,并跳出当前千篇一律的“去理论化”的“分型辨证”模式?这是后话,我们将在《伤寒论》和《温病学》两个章节以及其他章节里详细探讨,并就教于各位专家。

(三)古人对外感病(疫病)的命名

古人对各种疾病的命名,是人类医学诞生的标志之一。它表达出有形世界与无形世界的密切关联,是文明创建之初人类拥有智慧能力所施展的水平。

1. 以六经命名的病名  如大阳病、阳阴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出自《黄帝内经》,成熟于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实际上是将外感疾病从初期、中期到后期,依其轻重缓急症状的不同,划分为六个阶段,是对外感病各阶段症状的命名。

2. 以病因命名的病名  中医认定“风寒暑湿燥火”六邪和“疫气”、“瘴气”等,都是外来病因,因此就以这些病因来命名相关疾病。如伤风、风寒、风热、春温、湿温、暑温、湿热、秋燥、冬温、时疫、瘴气等等。其病名散见于《黄帝内经》及《伤寒论》,至清朝中期江渐温病学派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等名医编著《温热论》、《温病条辨》、《湿热论》,广泛应用这类病名,后世称之为“时病”类病名。此外,还有花柳病(隐指因眠花宿柳而得的性病)等等。

3. 以症状命名的病名  先由民俗取名,后经医家认定。如感冒、咳嗽、哮喘、呕吐、泄泻、黄疸、水肿、惊风、疟疾(病情酷疟)、霍乱(挥霍之间,便致缭乱)等等。

4. 以形状命名的病名  这类病名多以其他物体的形状,取形比类来命名,如丹毒、麻疹、水痘、天花、蛇头疔、蝼蛄疖、红丝疔、蛇串疮、燕窝疮、鹅掌风、牛皮癣等等。

5. 以患病部位命名的病名  如头痛、肺痨、脚气、颈痈、背发、唇疔、乳痈、乳癣、痄腮、鹅口疮等等。

6. 以传染性、流行性命名的病名  如天花、疫痢、瘴疟、传尸痨、时疫发斑、软脚瘟、天行赤眼、春瘟等等。

(四)古代病名与现代传染病的关联性

对比中西医疫病病名,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对于传染病的命名诊断,西医有病原性诊断、病理解剖性诊断、病理生理性诊断等,井且注意几方面结合作出完整诊断,因而其病名冗长、复杂,限定清楚。至于临床表现,西医虽视其为诊断的重要依据,但一般不作诊断用词。中医学与之不同,将临床主症既作为诊断依据,又常直接用以组成病名,至于病因与病性、病位诊断,并非每一病名所必备,而可通过辨证诊断来补充。总之,西医命名特点是重菌毒、重病灶。中医命名特点注重病状重性理,这是中西医在诊断上的主要差异,也是中西医病名难以一一对应的主要原因。

许多传染病的命名如疟疾、痢疾、霍乱、黄疸、丹毒、麻疹、天花、水痘、风疹、百日咳、破伤风、蛔虫病等等,中西医病名基本相同。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一个中西医认识互相溶透的过程,根据某病的表现,先按中医诊断定名,然后寻找该病的病原体,并以中医名称对该病原件命名或译名。从而使中西医病名及认识趋同。应该注意的是,仍然有一些与西医同名异病的病名,如伤寒(中医“伤寒”为外感病的统称,西医“伤寒”为伤寒杆菌所致的肠伤寒病)、牛皮癣(中医的“牛皮癣”是西医的“神经性皮炎”,西医的“牛皮癣”是银屑病)等等。而且,中医所指的伤寒、淋病、霍乱等,常不限于该病原体所致的疾患,因而这些病名的中西医概念又不完叠相等。

1. 病毒性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传染病,最早见于甲骨文的“祸风”,张仲景称之为“伤寒”、“中风”,《诸病源候论》又称“时气病”(后世改为“时行感冒”最为确切),“感冒”一词源于北宋《仁斋指直方·诸风》,《丹溪心法·伤风》提出了“伤风”的命名,温病学中的“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实际上也是指的流行性感冒。

(2病毒性肝炎: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病毒性肝炎被归属于“黄疸”、“胁痛”、“郁证”、“积聚”、“鼓胀”,以及“急黄”、“瘟黄”、“疫黄”(重型肝炎)等范畴。例如对“急黄”的命名,《诸病源候论》谓:“脾胃有热,热毒所加,故猝然发黄,心满气喘,命在顷刻,故云急黄也。”

(3艾滋病:今人把艾滋病归属于“疫疠”、“伏气温病”、“虚劳”等范畴,还可根据机会性感染以及合并症、并发症的不同,归属于不同的中医病名之中。

(4)病毒性出血热:根据传播媒介的不同,病毒性出血热可分为4类,我国常见的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新疆出血热等,因为其出疹性特点,可以归属于“疫疹”、“疫斑”、“瘟疫”等病名。近年来还有学者称之为“冬温”、“春温”、“伏暑”、“温毒发斑”、“疫毒热斑”等。

(5)病毒性脑炎:以流行性乙型脑炎为例,根据高热、抽搐、神昏的特点和发病季节,有“暑温”、“伏暑”、“暑风”、“暑厥”、“暑痉”、“暑痫”等命名,如《温病条辨》云:“暑温,身热卒然痉厥。”《临证指南医案》云:“暑风乘虚袭人,最虑风动中厥。”

(6)登革热:我国流行时间不长,但根据临床表现可归属于“湿热疫”、“暑热疫”、“疫疹”的范畴。也有根据临床特点,将其称之为“断骨热”、“蝶鞍热”、“红疹”等。

(7)狂犬病:中医对狂犬病的称谓有“猘犬啮”、猘犬咬伤”、“癲狗伤”、“瘈咬病”等,《五十二病方》有“狂犬啮人”的说法,《诸病源候论》有猘犬齿疮”的命名。“因其恐水症状比较突出,又称之为“恐水症”、“怕水病”。

(8脊髓灰质炎:古代有“软脚瘟”、“痿疫”的称谓,前期为外感时邪,属温病范畴,或称“湿温痿痹”,后期属于“痿证”范畴。《内经》有“痿躄”、“脉痿”、“筋痿”、“肉痿”、“骨痿”五痿的分型。

(9麻疹:《金匮要略》中有“邪气中经,则身痒瘾疹”的记载,《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小儿药证直诀》等书中有“发斑”、“瘾疹”、“丹疹”、“赤疹”等记载,《古今医鉴》首立“麻疹”病名,《麻疹拾遗》将“麻”、“痘”分开,指出“麻细如芝麻,故名麻疹。”民间有“麸疮”、“痧子”、“麻子”、“疹子”等俗称,并发症有“喉痹”、“肺胀”、“口疳”等。

(10风疹:《医门补要》有“风疹”专篇,对风疹的命名、病因、临床表现进行了辨析,其他还有“风痧”、“风瘾”、“瘾疹”的称谓。

(11水痘与疱疹:水痘最早记载见于《小儿药证直诀》,称之为“疱疹”,其后,《医说》首先提出了“水痘”的病名,并详细描述了其临床特征。明代《证治准绳》进一步区分了“正痘”(天花)与水痘的不同。关于单纯疱疹,中医称之为“热疮”、“热气疮”、“火燎泡”等。中医称带状疱疹为“蛇串疮”、“缠腰火丹”、“蜘蛛疮”、“火带疮”、“蛇丹”、“甄带疮”、“火腰带毒”等等。

(12)手足口病: 根据其皮疹表现,“疫疹”是最接近的中医病名,从疾病归类看,亦可纳入“风温”、“湿温”、“时疫”以及“口疮”、“口疳”、“温毒”、“斑疹”、“火毒”、“疫毒”等病范畴。

(13其他: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疾病,往往归类于“温病”、“瘟疫”范畴内。天花又名痘疮、天痘、天行痘、豌豆疮、登痘疮、鲁疮、虏疮、百岁疮,《肘后方》名为天行发斑疮。

2. 细菌性传染病

(1)鼠疫:从临床表现看,本病类似于《伤寒论》中“阴阳毒”、《诸病源候论》和《千金方》中的“恶核”,亦可纳入广义的“瘟疫”。

(2)霍乱:《内经》即有“霍乱”的病名,以后历代均有探讨,但本病1820年才传入我国,考虑是翻译西医病名时直接套用而来,因此存在名同病异的情况。实际上,王孟英的《霍乱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霍乱专著。民间有“绞肠痧”、“吊脚痧”、“瘪螺痧”的称谓,应该属于其别名。

(3)痢疾:《内经》称之为“肠澼”,《难经》谓“大瘕泄”,葛洪始以“痢”称之,《诸病源候论》正式提出“痢疾”病名,之后逐渐细分为“赤白痢”、“冷热痢”、“气痢”、“血痢”、“噤口痢”、“时疫痢”、“休息痢”、“劳役痢”等等。

(4)伤寒:古代“伤寒”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西医的伤寒属于中医“湿温”的范畴,部分病例可归属于“暑湿”、“暑温”,如果一定范围内引起流行则可称之为“瘟疫”、“湿热疫”。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大致属于中医“风温”、“春温”、“冬瘟”、“瘟疫”等病范畴,小儿亦可归为“急惊风”一病。

(6)白喉: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归属于“温病”范畴,文献中的“喉痹”、“锁喉风”、“缠喉风”、“白蚁疮”、“白缠喉”、“白喉风”、“马喉痹”均与本病有相似之处。1864年张绍修所著《时疫白喉捷要》正式提出“白喉”的病名,也是我国第一部详细记载白喉的专著。

(7)百日咳:根据其临床表现,中医学称之为“顿咳”、“顿呛”、“痉咳”、“鹭鸶咳”等,由于其具有传染性,又名“天哮咳”。

(8)猩红热:本病属于中医“温病”范畴,称之为“烂喉痧”、“烂喉丹痧”,由于其季节性,又称之为“时喉痧”,因其传染性,称之为“疫喉痧”,此外还有“喉痧”、“阳毒”、“疫痧”、“痧疹”等名称。

(9)结核病:从临床表现看,本病归属于中医“虚劳”、“痨瘵”、“伏连”等范畴。因为传染性,有“尸注”、“鬼注”的病名;对于肺结核,有“劳漱”、“肺痨”的称谓;对于结核性胸膜炎,有“悬饮”、“结胸”的称谓;

(10)麻风病:本病最早的认识来源于《论语》,《内经》有“疠”、“疠风”、“贼风”的命名,《诸病源候论》有“癞”、“恶风”的称谓,后人还有“恶疾”、“大麻癞”、“天刑”的记载,亦有因地域不同而有别名者如“大麻风”、“疙瘩”、“大皮风”、“癞皮风”等等。

(11)破伤风:对于小儿破伤风,古代称之为“脐风”,俗称“脐带风”,根据其发病多于出生后4-7天,又有“四六风”、“七日风”的称谓。

3. 寄生虫与原虫病

(1)疟疾:远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及青铜器铭文上已有“疟”字的记载,《周礼》中称“秋时有疟寒疾”,《内经》有“疟论”和“刺疟”的专篇,《金匮要略·疟病》将其分为“瘅疟”、“温疟”、“牛匕疟”、“疟母”等,《诸病源候论》记载了心、肝、脾、肺、肾等“五脏疟”以及“瘴疟”等等,《证治要诀》提出了“正疟”与“如疟”。

(2血吸虫病:根据其临床表现,急性期隶属于“暑温”、“湿温”的范畴,慢性期隶属于“下利”、“蛊毒”、“蛊胀”等范畴,晚期归属于“症瘕”、“积聚”、“鼓胀”范畴。

(3华支睾吸虫病:一般归属于“胆胀”、“虫证”、“胁痛”、“黄疸”、“积聚”等范畴。

(4绦虫病:古代无此病记载,但有该病原体的描述,《诸病源候论》称之为“寸白虫”,《外台秘要》、《备急千金方》谓之“白虫”。

(5丝虫病:根据临床表现,急性期归属于“流火”(发于小腿之丹毒)范畴,慢性期类似于文献中“膏淋”、“水疝”、“大脚风”。

(6蛔虫病:蛔虫一名,《素问》称之为“长虫”,《灵枢》谓之“蛟蛕”,《伤寒论》、《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等皆称“蚘虫”。

(7钩虫病:类似钩虫的记载很多,《诸病源候论》有“九虫”之说,《儒门事亲》中的“食劳黄”与之相近,历代有称“黄肿病”、“黄胖病”、“懒黄病”等,民间尚有“桑叶黄”、“桑毒”之称,还将幼虫所引起的皮肤病变和呼吸道反应称为“粪毒”、“粪怪毒”、“粪毒入肺”。

(8姜片虫病:《诸病源候论》称之为“赤虫”,《外台秘要》记载了药物下虫“赤身,有口尾”与之相同。

4. 性传播疾病

(1淋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淋证”、“癃闭”、“尿浊”、“淋浊”、“精浊”、“毒淋”等范畴,也有人将其描述为“白浊”、“花柳毒淋”。

(2软下疳:归属于中医“疳疮”的范畴,又称之为“下疳疮”、“横痃”、“妒精疮”、“阴蚀疮”。元代《外科精义》谓:“阴疮者,大概有三等:一者湿阴疮;二者妒精疮;三者阴蚀疮,又曰下疳疮......”

(3梅毒:中医称之为“梅疮”、“疳疮”、“广疮”、“时疮”、“棉花疮”等,因其皮肤病变类似杨梅状,又称为“杨梅疮”或“杨梅大疮”。

(五)疫病的正名与别名

当我们系统整理外感病(疫病)病名的时候,发现其特征是杂乱无章,优劣并存,良莠不齐。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状况?首先是缺乏严格的命名规则,由于标准不同,随意性太大,且无甄别过程,一病多名的现象非常普遍。

鉴于以上,上海中医药大学课题组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基础,结合文献资料查阅、检索,建立了历代“疫病”方剂数据库,并对疫病病名也进行了初步规范化整理。数据库以《中医疫病学》(宋乃光,刘景源.中医疫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中医内科学》(田德禄主编.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1)、《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姚乃礼主编.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中的疫病证候为判定标准,以东汉至明清为时间范围,收集方剂9245首,疫病病种18个,病名范围200多个,涉及中医古医籍约412本。数据库中将疫病常用病名定义为“正名”,共17个:麻风、痢疾、疟疾、黄疸、大头瘟、梅毒、麻疹、破伤风、瘟疫、烂喉痧、天行、时毒、湿温、水痘、霍乱、风疹、温毒。并将非常用病名定义为“别名”,其中包括:

(1)麻风,别名34个(安牙、大风、白点疯、白癜、白癜风、白粉疯、白癞、白癞大风、白癞风、紫云疙瘩、紫云风、紫霞风、紫稍疯、鱼鳞刺风、漏蹄风、蝼蝈疯、鸡爪风、截指疯、鸡皮疯、瓜皮疯、鼓槌风、鹅口疯、毒风、癫疯、大麻痿庳、大麻疠麻、大麻癞风、斑驳、壁泥风、遍身发癞、赤白癞风、大风、大风疮、大风癞)。

(2)痢疾,别名26个(肠澼、蛊痢、脓血痢、冷痢、酒痢、蛊痢、积痢、蛊注痢、蛊毒痢、五色痢、风积痢、毒痢、赤白痢、白痢、气痢、蛊痢、白脓痢、血痔、赤白痢、冷热痢、冷痢、血痢、泻痢、噤口痢、时疫痢、大瘕泄)。

(3)疟疾,别名22个(寒疟、太阳疟、痫疟、心疟、痰实疟、暑疟、山岚瘴疟、脾疟、痎疟、间日疟、鬼疟、骨痹疟、肝疟、肺疟、暴疟、胎疟、瘅疟、瘴疟、食疟、痎疟瘅疟、痰疟、劳疟)。

(4)黄疸,别名21个(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風疸、急黃、花黄、劳黄、阳黄、阴黄、急黄、花黄、劳黄、脾黄、鬼黃、髓黃、脊禁黃、牛黄、蚰蜒黃、走馬黃、虚黄)。

(5)梅毒,别名16个(木棉疔、杨梅疳疮、乳岩结毒、棉花疮、梅疮毒、梅疮、花柳毒淋、广疮结毒、梅疮结毒、霉疮、杨梅疮、天疱疮、外阴蚀、下疳、横痃、鱼口疮)。

(6)大头瘟,别名11个(大头、瓜瓤、颐毒、胙腮、发颐、喉痹、大头病、大头疫、虾蟆瘟、大头风、痄腮)。

(7)麻疹,别名8个(麻痘、中暍、痧疹、火丹、痧疹、麸疮、斑疮、疮疹)。

(8)破伤风,别名7个(噤口风、小儿脐风、破指染伤风、破血伤风、破伤中风、破伤洗头风、破伤中急风)。

(9)瘟疫,别名6个(时气瘴疫、湿疟、葡萄瘟、锦霞瘟、瓜瓤瘟、疙瘩瘟)。

(10)烂喉痧,别名6个(厉邪痧、疫痧、疫喉、烂喉疫痧、喉痧、烂喉丹痧)。

(11)天行,别名4个(急性时疫、时气、时疫、麻瘄)。

(12)时毒,别名4个(时疾、疫毒、大头伤寒、大头痛)。

(13)水痘,别名4个(水花、水疮、水疱、肤疹)。

(14)湿温,别名2个(湿热、湿霍乱)。

(15)霍乱,别名2个(绞肠痧、瘪螺痧)。

(16)风疹,2别名个(赤游肿、风痧)。

(18)温毒,别名1个(瘟毒)。

此外,他们是根据方剂所治疗疾病症候记载,及所处历史朝代等进行的考证、总结。但在整理中发现,除文献中所述中医病名不规范的五个方面以外,还有些病名暂时无法全部统一。如:“麻风”与“白癜风”现在指的是两种疾病,而在收集资料中,白癜风作为麻风的别名出现,显然与现代二者疾病概念不同,需进一步规范整理。又如“梅毒”疾病历史记载中有“横痃”病名;而“横痃”病名中又有“鱼口疮”“鱼口便毒”等称谓20多个,其中哪些属“梅毒”疾病、哪些非“梅毒”疾病而另有所归属,有待深入研究。再如“温毒”与“瘟毒”历史记载中混淆运用很多,所涉及有关治疗方剂范围很广,但至今没有严格的运用界定标准,明确运用范围确有一定难度等等。

(六)《黄帝内经》中的“五疫”与中医疫病分类学

在《黄帝内经》中,论述疫病最著名的一段文字来自《素问·刺法论篇第七十二》: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气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

1. 关于“五疫”、“五疠”  

在《素问·本病论》中,将五疫明确分为“木疫”、“火疫”、“水疫”、“土疫”、“金疫”。其中“木疫”文后又描述“状如风疫”,似乎还有六气或这种五行运气分类。例如,地运皆虚,后三年变水疠”;“天运孤主之,三年变疠,名曰金疠”;“天运失时,三年之中,火疫至矣。”“运与地虚,后三年变疠,即名火疠。”“其气不正,故有邪干,......如此天运失时,三年之中,火疫至矣”。

后世医家中,论及五疫者较多,所见各有不同,但均引《素问·刺法论》原文为主进行演绎。如《松峰说疫》将疫分为寒疫、湿疫、杂疫三类,其他医家所论多为温疫,吴鞠通则合为“寒”、“温”二疫,以符合“伤寒”、“温病”之争。如《温病条辨·卷一·补秋燥胜气论》“按《内经》有五疫之称,五行偏胜之极,皆可致疫。虽疠气之至,多见火证,而燥金寒湿之疫,亦复时有。盖风火暑三者为阳邪,与秽浊异气相参,则为温疠,湿燥寒三者为阴邪,与秽浊异气相参,则为寒疠。”是对五疫较为客观而准确的解释。

2. 关于“邪鬼”和“刺疫”  

《内经》中将具有传染性的邪气称为“毒气”、“邪鬼”、“尸鬼”等,并有“黑尸鬼”、“青尸鬼”、“黄尸鬼”、“赤尸鬼”、“白尸鬼”之分。如“遇火不及之岁,有黑尸鬼见之”,“遇土不及之年,或己年或甲年失守,或太阴天虚,青尸鬼见之”,“遇水不及之年,或辛不会符,或丙年失守,或太阳司天虚,有黄尸鬼至”,“遇木不及年,或丁年不符,或壬年失守,或厥阴司天虚也,有白尸鬼见之”,“遇金不及,有赤尸鬼干人”。“人病心虚,又遇君相二火司天失守,感而三虚,遇火不及,黑尸鬼犯之,令人暴亡。”而且在《刺法论篇》中,刺疫“只有五法,即总其诸位失守,故只归五行而统之也。”

该篇表明:(1)已经正式采用五行学说命名疫病、分类邪鬼和演绎治法,有了“五疫”、“五疠”的概念;(2采用“五运六气”解释疫病的发生原因和流行特征;(3(4强调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发病学原理以及“避其毒气”的防疫措施。

这种采用“五行学说”命名疫病、分类病邪、解释发病机理、阐述药物作用和治法的自然哲学的思维方式一发而不可收,对后世外感病学说以及整个祖国医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做法,是对自然现象和生命奥妙难以理解的一种理解,难以解释的一种解释,难以讲出道理来的一种道理。但是,结合五脏、五运六气的理论,则另一方面表明巫医分家正在演变之中。如果金、木、水、火、土的“五疫”、“五疠”,解释为以“五脏”分类的五种不同系统的疫病;赤、黄、青、黑、白五种“尸鬼”,解释为五种不同的“外邪”、“毒气”。可以看出,这种自然哲学的学说被引进,使早期的“巫医合一”逐渐向后期的“巫医分家”演变,为其后中医学理论创立提供了方法论工具。

3. “五疫”源流

最有价值的是采用取类比象方法,将“五疫”、“五疠”的与病因学联系起来,有了风、寒、湿、燥、火(温)的疫病的病因学概括和分类标准元代医家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明确其为风、寒、湿、温、燥五邪疫分类法,至此中医学对疫病分类有了明确的概括。

追溯五者,“风疫”最早见于《素问·刺法论》,但并没有过多论述,其后医家也未阐明。究其原因,并非风疫少见,可能与识别不清有关。一者风邪易夹合其他邪气,二者疫风多为偏邪,三者风邪最易化热成毒,其致疫也应多具以上特征。例如现今的SARS、流感等多具有风之特征,似为风疫之属。《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有桂枝黄芩汤:“治风疫,脉浮数而不弱,头项痛,腰脊痛,发热恶风,其证皆如太阳伤风,但脉阴不弱,相传染为异耳。”这也是对风疫较完整的记载,书中还提出以败毒散治温疫、大柴胡汤治燥疫、五苓散治冬发湿疫、五积散治秋发寒疫等。

“寒疫”的概念最早见于《伤寒论·伤寒例》:“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这是将正伤寒疫与时行寒疫加以界定的论述。《世医得效方·集证说》:“头重颈直,皮肉强痹,或蕴而结核起于咽喉颈项之侧,布垫毒于皮肤分肉之中,名曰寒疫。”以上是从病因及症状表现来论寒疫。后世医家又有寒霍乱的证治等,并创立了麻黄饮、保真汤、补火丸、金沸草散等治疗寒疫的方剂。论寒疫的医家较多,及至《松峰说疫》将寒疫自分一类可以看出,古之寒疫发病亦不在少数,并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由于《伤寒论》的较早问世及广泛影响,寒疫的理论体系及临床研究成为中医学外感病学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湿疫”的论述较风疫为多,但内容亦散见而不系统。《世医得效方》:“乍寒乍热,损腓伤气,暴嗽呕逆,或体寒发斑,咳嗽引气,名曰湿疫。”这是对“湿疫”较早的提法及症状描述。书中还论及“秋多淫雨,人患湿疫”,提到了湿疫与季节气候的关系,并以五苓散治疗。《普济方》也提出以“沃雪汤治湿疫等”。《伤寒大白》:“湿疫,即时行伤湿病也”,与寒疫、温疫、燥疫并列。《温热经纬》:“温疫白苔如积粉之厚,其秽浊重也,舌本紫绛,则邪热为浊所闭,故当急急透解。此五疫中的湿疫,又可主以达原饮,亦须随证加减,不可执也。”进一步阐明其时湿疫的证治。《吴医汇讲》明确了“土疫即湿疫”的观点。《研经言》云:“要之湿疫乃疫中之一端。”湿疫的概念及临床证治屡屡被提及,但是较为系统的证治理论尚未形成,薛雪的《湿热条辨》似乎可作参考。

有关“燥疫”的论述医家少及。《世医得效方》云:“身体颤掉,不能自禁,或内热口干舌破,咽塞声嘶,名曰燥疫。”又云:“春合温而清凉,夏发燥疫,治以大柴胡汤。”这里不仅描述了燥疫的主证,也提出了以大柴胡汤为主方的治法。《重楼玉钥续编》更提出以养阴清热汤加味治疗时行燥疫。《伤寒大白》:“燥疫,即时行伤燥病也,燥热之症,多伤于手阳明大肠,手太阴肺故燥火之症,每多烦渴喘逆,当用清燥之药,如人参白虎汤,清燥汤等,切忌温燥。”更描述了燥疫的发病特征及易伤肺、大肠。《伤寒用药赋》:“燥疫,生地或麻子仁煎汤下,或冷水下”。谈到燥疫的用药特点,以润通泻下为主。从以上描述看,燥疫在历史上时有流行,也被医家所记载,较具特征的白喉或喉疫即属于燥疫之类,但有关燥疫的系统论述却不曾见。

“温疫”是医家于疫病中谈论最多的,温疫是感受温邪而导致的疫病。不过,由于逻辑思维的欠缺,古代医家常常出现概念混用的情况。例如,“温”与“瘟”相互混用,一方面“温疫”是指感受温热邪气所引起的疫病,另一方面,又常常“温”、“瘟”相混,“温疫”同“瘟疫”,指代所有疫病。当然,但有一些医家,如《松峰说疫》把瘟疫分“温疫”、“寒疫”、“杂疫”三大类,在概念上仍有着明确区分,说明“温疫”不同于“瘟疫”。

通过以上粗略论述可以看出,《内经》的“五疫”是对疫的最早分类,来源于木、火、土、金、水五行分类法。同时,因为五行与五运六气的相关性,古代医家也把“五疫”看成自然界的五种邪气,使之成为一种病因学的分类依据。当然,也有人根据五行与五脏的相关性,把“五疫”看成是五种不同脏器的疾病也未尝不可。例如,顾植山根据《本病论》中有“此乙庚失守,其后三年化成金疫也,速至壬午,徐至癸未,金疫至也”的记载,认为SARS正是在2003年(癸未年)发生的金疫,即呼吸系统传染病。

关于疫病的分类,除《内经》的“五疫”之外,后世医家还有吴又可的“戾气学说”,认为疫病非风、非寒、非暑、非燥,乃天地间别有一种疠气所致。这种戾气,“众人有触之者,各依其气而为诸病焉。”(《杂气论》)如发颐、大头瘟、虾蟆瘟、疤病、痹气、瘟疮、斑彦、疮济疗肿、瓜瓢瘟、疙瘩瘟等等,都是由各种不同的戾气所伤而致。“某气专入某脏腑经络,专发为某病”(《杂气论》),所以某时某地流行于的某种疾病,众人之症状相同,说明“病原体”有特异性定位特点。因为没有“戾气”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但从中可以看出,吴氏已经有了根据不同经络、脏腑进行疫病病因学分类的思路。

古人对疫的分类又有另一种方式,即疫与疫毒。根据传统理论,疫毒是较疫更重的一种传染病,其性为毒,发则为血分,迅速发斑,而疫不属于温者,即难发斑,这隐含了疫的另一种分类。古人多论时疫,时疫为季节性传染病,为时气成疫,其单发者为时气之病,其多发而传染者为时行疫疠且发病范围局限,多为小疫。以上可以概括地讲,疫有几种基本的分类,从最早的五行五疫分类法演化为运气病因分类的风疫、寒疫、燥疫、湿疫、温疫,从疫的流行程度分大疫、小疫,从疫的发病特征分正疫、偏疫,从致病轻重分时行疫、正疫与疫毒,从邪气上看可以有邪-疫-疫毒关联性。在疫的流行发病过程中,似有邪-疫-疫毒的可转化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这种转化即可实现。

值得重视的是,伴随近二百年来“寒温之争”以及“寒温合流”,中医疫病最大的分类是“伤寒”与“温病”,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官司至今莫衷一是。后面章节将专门论述,在此不予赘述。

(七)今人对中医疫病病名的分类尝试

有学者结合现代医学病名探讨了传染病的中医分类(见表1-1),我想,这种分类方法难以得到大家共识。正如“寒温合流”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统一方案却始终达不成共识,就是因为各种争鸣缺乏一个严格划分的有力证据。而有了一个西医的病种分类(病原学基础上的),如果再弄一个新的中医疫病分类,很可能是不伦不类,谁也不能接受。因此个人认为,不如全盘照搬西医的传染病分类,在全面进行证候学调研的基础上,建立每个病种的中医辨证体系,以完善“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传染病临床模式。

表1-1 中医传染病分类表

中医分类

对应西医疾病

病种举例(西医病名)

时病

伤风

轻度病毒性疾病

轻度炎性疾病

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

实热

细菌感染性疾病

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败血症、丹毒等

温病

风温

冬春病毒性疾病

流感、流脑、非典等

风热

出疹病毒性疾病

麻疹、风疹、出血热、水痘等

暑温

夏季急性发热性疾病

乙脑、钩体病等

湿温

肠道感染性疾病

肠伤寒、痢疾、霍乱、肠道病毒性感染等

疫疠

疫症

烈性传染病

鼠疫、炭疽、天花等

疠症

皮损性疾病

麻风、梅毒、艾滋病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748689.html

上一篇:治愈艾滋病,真的很难
下一篇:第一节 《内经》时代的疫病(外感病)学说(二)
收藏 IP: 120.236.23.*| 热度|

1 郑小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