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博士论文评阅意见(七)

已有 5841 次阅读 2011-5-12 09:44 |个人分类:肝病手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博士论文, 评阅意见

       注:今年收到6份博士论文同行评阅书,由于北京出差其中4份让人代笔,我自己只评阅2份,网存在这里。

       题目: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肾阴虚、湿热内蕴证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本文从尿液代谢试图阐明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肾阴虚、湿热内蕴证的证候生物学基础,是证候客观化研究的尝试,选题具有战略意义。本文采取的统计方法和实验数据基本可靠,可进一步作为证候分型的客观化依据之一,建议作为毕业论文参加答辩。

        由于本人在中医证候学研究方面有一些思考,借此机会与作者一起探讨。我的问题是: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分型辨证”是否能够体现祖国医学的辨证论治特色?这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临床思维模式有否仍有值得改进的余地?

        作者曾经在前期研究中,探讨了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证候学基础,提出了学共性因子和特征性因子两个概念,认为中医证候非常复杂,临床上主证与次证夹杂,疾病共性因子与特征性因子共存。我们理解,这种现象正是肝硬化分型辨证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造成的。我们在临床上发现:一是根本没有如辨证方案中的所谓单纯分型,绝大多数患者都是各种证型的错杂表现,最终的分型不免牵强;二是主、次症很难确定,有的患者症状体征很少(代偿期和静止期),很难通过主症多少、次症多少来确立证型;三是各种证型之间缺乏内在联系,例如活动期出现湿热内蕴的证型,一旦抗病毒治疗有效就演变成肝郁脾结,两者之间变来变去的机理是什么说不清楚。因为实际上,无论肝郁脾结、水湿内阻、湿热内蕴、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任何一个证型,都不能缺少“气虚络瘀”的临床表现(基本病机),即“气虚络瘀”是其本质特征,而所谓辨证分型实际上是“气虚络瘀”的兼夹证,是“主”与“次”的关系,并非肝硬化本身能够区分为截然不同基本证型。我们完全可以把证候理解成某一时间点上疾病表征的空间分布,此时完全可以用基本病机和次要病机(或兼夹病机)来解释,相应的某一时间点上只有基本证与兼夹证,而治疗上采取主方加减策略即可。这种辨证方法,我们称之为“分期辨证”,是与卫气营血辨证、六经病证类似的强调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一种辨证模式,是与各种外感病相适应的辨证方法。

       以上仅一家之言,供参考。 

       题目:基于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的降脂颗粒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应机理研究

    本文采用降脂颗粒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并与吡格列酮、辛伐他丁对照,以观察其疗效及其作用机理。试验由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选题准确,设计严格,采取的统计方法和实验数据基本可靠,建议作为毕业论文参加答辩。文中些小疏漏如下:

        (1)P24模型制备及分组中,正常对照组不应为高脂高糖处理8周后。

        (2)同页样本的采集与处理中,应该交待干预方法及样本采集时间(如果制模结束时采集模型组样本,则会忽视干预结束后4周的自然恢复情况)。

        (3)P25肝脏病理影响,可否采用半定量方法进行组织学评价,以确定各组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

        (4)P2模型制备及分组中,如果设立停止饮食干预4周~8周两组动物(相当于安慰剂对照),可能对于分析疗效有进一步帮助。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443250.html

上一篇:长寿之乡巴马
下一篇:硕士论文评议书(四)
收藏 IP: 119.8.184.*|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8: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