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人类的食盐历史和高血压

已有 320 次阅读 2024-3-11 11:23 |个人分类:临床研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唐进. 人类的食盐历史和高血压. 食品与健康2002(3):10-11

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饮食成分。在过去人们不易得到它,而在当今世界里,人们又很难离开它。

如同对脂肪的需求一样,人体只要适量的盐即可维持健康和生命。但是,盐(准确些应该是钠)在天然食物中的存在并不多,与其他绝大多数营养成分相比,盐在天然食品中的含量要少得多。人体对钠的需求量并不大,大约每天400-500毫克即可。但在天然条件下要获得这个数量的钠也很不容易。为了了解在自然条件下要获取它有多么困难,我们可以设想通过幻想中的时间隧道观察一个在几千年前生活着的古人,注意她一天的进食情况。早晨她在饥饿中醒来,吃了227克肉,这是昨天的猎物上剩下来的,又吃了个橘子。中午,他又吞了400克的煮蚕豆和100克玉米,到了晚上他感到有点难受,就到海里捞了10来个肥美的海蛎子,随后又吃了一点葱和马铃薯,夜里又吃了两个野生苹果。把这些食物都算上,包括从海里捞出来的海蛎子,她一天进食的钠还不到400毫克。如果她不吃海蛎子,一天进食的钠甚至不到215毫克。这个数字很显然是达不到人体的需求量的。从天然食品中很难获得钠,那么这么多年来人们是怎么活过来的呢?这就要感激适应本能了,也就是说,和脂肪丰富时我们把它储存起来一样,我们的身体也学会了储存盐。许多食物的其他成分,以某种方式排出体外,而盐却能巧妙地保留在体液中。今天吃的盐分不足了,以前吃的食物里相对多的盐,就补充了今天钠的不足,如肉和海蛎子等食物,还有菠菜、胡萝卜、芹菜和牛奶等。

机能进化与人体功能进化的关系正如形态形成与形态进化的关系一样,一个新功能演进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生命始于20亿年以前的海洋中。生命离开海洋是在3亿6千万年前。到200万年前出现似人的生物时,许多生理机制就紧密地编码在基因之中了。与原始的食草人每天最多摄取的钠相比,我们这些“开化的”人每天摄取的盐分(主要含钠)要多得多。一个天天吃食堂的同学每天摄入的盐为10克左右。我们吃进去的盐大约是需要量的16倍左右。这还只是天天粗茶淡饭的学生,别的人群每天摄取的盐就又要比学生多得多了。

人类几乎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机体的遗传物质对食用过多的盐起适应性变化,经常食用所需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盐,又怎么可能不对人体造成危害呢?日本北部的人盐的摄入量较大(每天28克,他们当中就有38%的人患有高血压。相反,阿拉斯加的土著人在食物中很少加盐(每天4克),他们之间就很少有人患高血压。可以想象在原始社会里,可能很少有患高血压的人,因为那时人们不吃精盐。大量地食用盐并不见得是人们患高血压的惟一因素,但它却肯定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在身体中储存有钠时,我们身体中的另一种重要的矿物质——钾却不会被储存。钾在自然食物的含量非常之多,尤其在植物性食物中含量更多。虽然储存它并没有多大意义,但钾与钠之间却有密切关系,且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钾可帮助人抵消过多的钠所带来的有害作用,给高血压病人服钾可使血压降低,而多食钠盐则会使血压升高。以大米、蔬菜、水果为主的膳食有助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就是因为它们都是高钾低钠的膳食。

现代的食品加工对人类的生理功能又一次起了莫大的破坏作用。在增加了钠的含量时,钾却被破坏殆尽。

下面的表格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食物(100克可食部分)

Na(毫克)

K(毫克)

新鲜豌豆

0.9

380

冰冻豌豆

100

160

罐头豌豆(汤汁倒去后)

230

80

可见,新鲜的豌豆加工成冰冻豌豆后,钠的含量增加了100多倍,而钾的含量则减少到一半。加工成罐头后,对钾的破坏性更大,而钠则又增加到了原来的255倍!

不少人喜欢食用咸肉、咸菜、咸鱼等一些腌渍品,虽然口味不错,但这些食品严重危害人的健康,因此这类食品要少吃为妙。其实我国有些地方的膳食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比如四大菜系中的淮扬菜,就具有选料精细、口味柔和、原汁原味的特点。

当今社会各方面竞争日趋激烈,我们不能光为了事业而忽视了健康。虽然盐在我们生活中不怎么起眼,但长期大量地食用会引起慢性中毒和引发高血压。为此谨奉劝大家一句:少食或不食产业加工的方便食品,多食用天然食品;少吃盐,多吃水果和蔬菜。这样对身体会有很大好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424874.html

上一篇:实证主义学派
下一篇:[转载]高血压:不为人知的百年历史
收藏 IP: 223.74.10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5: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