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李洪涛:汇寒温之说立外感病学

已有 638 次阅读 2023-10-30 08:54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李洪涛. 汇寒温之说立外感病学.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4(2):2-4

摘要:通过简述寒温争鸣的历程和汇析寒温分设学科的不足,表明寒温合一是学术发展的基本趋势,进而论证确立外感病概念和创设外感病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提出外感病学的框架结构。


3. 温病学派的兴起,伤寒不再为外感代称  由于伤寒一词每易理解为寒邪致病,而寒邪仅系六淫之一,虽可引起温热性疾患,却非唯一病因,寒温分岐由是发端。宋·陈无择《三因方》指出“伤暑者,......此是夏间即病,非冬伤寒至夏发为热病也。”对《素问》所论表示疑议。郭雍《仲景伤寒补亡论》曾曰:“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及春有非节之气,中人为病者,亦谓之温三者之温自不同也”又说“或有冬不伤寒,至春自伤风寒而病者,初无寒毒为之根源,不得谓之伤寒,第可名曰温病也。”并反复申辩“不因春时温气而名温病,当何名也”据此伤寒包括温病的观点发生动摇,实际上已展开了寒温的争鸣。元末医家王安道进一步肯定该说,其《医经溯徊集》云:“夫惟世以温病混称伤寒”,由是“因名乱实而栽人之生,名岂可不正乎。迄于明清,温病学家丛出,形成温病学派并进入鼎盛阶段,以大量专著强调温病和伤寒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疾病,与伤寒学派进行了激烈的争鸣。张凤逮《伤暑全书》明示:“暑病则专感于夏之炎热”,“与冬寒之气毫不相涉”,断然否定伏寒致暑之说。吴又可《温疫论》在肯定温病即温疫的同时,指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异气又称病气、决气等,它“无形可求,无象可见”,“无声复无臭”,但“气即是物”,表明病气是微小的物质性致病因子,较好地解释了温病传染流行的特征。吴又可还认为“仲景虽有《伤寒论》,……盖为外感风寒而设。”特列“辨明伤寒时疫”专节区别两者。

清代则推叶天士、吴鞠通最为突出。叶氏《温热论》以温邪与寒邪相对立论,阐明其致病的不同,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吴氏私淑叶氏,发展为三焦辨证体系,并将温病扩展为一类温热疾患的概称,其《温病条辨》谓:“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现代《温病学》教材即以他们的理论为核心。余者如喻昌《秋燥论》、薛雪《湿热病篇》、余霖《疫病篇》、王孟英《温热经纬》等,都对温病理论作出一定的贡献。显而易见,温热学说已脱却伤寒之外自成体系,并经实践考验而被接受,虽有陆九芝等予以非难和责诸,却无法改变寒温并立的既成事实。

二、以外感病统合寒温

1. 寒温合一是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考察伤寒学家论述可知,他们从伤寒是外感病代称出发,试图通过增加病种的途径,期求达到全面研讨外感病的目的。仅此而言,似可认为寒温并未分离,或可称作“以寒统温”。但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每以仲景《伤寒论》所述为真伤寒或正伤寒,其他则系类伤寒或兼证伤寒,尚未有机地化入伤寒体系,难免有游移、附加之嫌。特别是温热性疾患的病因,大都或明或暗地固守寒邪为患的旧识,从而暴露出这种形式的先天性缺陷。温病学家则证明,温热性疾患主要由温邪和病气引起,必须与伤寒严格区分。正如杨栗山在《寒温条辨》自序中所述“务辨出温病与伤寒为另一门,其根源脉证,治法方论,灿然昌明于世,不复掺入《伤寒论》中,以误后学。”由于寒温的分立,温病范围明显扩大,伤寒外延相应缩小,两者互斥,成为并存的两种概念。若坚持伤寒包括温病,只能给予曲折训释或硬性规定;如果否决,则导致由谁统率寒温的困惑。有鉴于此,不少医家进行了以新的概念汇合寒温的可贵探索,雷丰《时病论》为代表医著。该书择取气《阴阳应象大论》八句经旨为纲,集四时六气之病为目”,以“冬伤于寒”等受邪即病者为新感,“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逾时而发者为伏气,古今兼收,寒温共采,扼要阐述余种时病的名义、病因病理、临床特点及治法方药等,堪称集成之作。但雷氏认为:“时病者,乃感四时六气为病之证也,非时疫之时也故。书中专论四时之病,一切温疫概不载入。”表明所论亦非外感病全体。总之,到清末为止,寒温合一的趋势在持续,但总括学科尚未真正形成。

2. 寒温分设学科的不足  时至当代,高等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一直在承袭并加强着寒温分论,代表着学术界的主导看法,值得反思。首先必须指出,笔者对《伤寒论讲义》和《温病学》本身并无否定之意。所要讨论的是,一则古代医家已就外感病的各个方面充分表达了自已的看法,为系统整理总结提供可靠 依据,尽管见解不完全相同,研究对象则均属外感病寒温争鸣,决非意味着外感病的否定,而是外感病认识的深化和展开,并反转过来促使寒温趋于合一。我们理当在固有基础上发展提高。二者,如果两门学科相合能包括全部外感病,作为过渡性权宜措施亦可暂行,但实际则令人遗憾。《伤寒论讲义》在简介《伤寒论》时指出:“《伤寒论》是外感疾病并包括某些杂病在内的辨证论治专书”,但“主要是讨论广义伤寒的”,而“从篇幅来看,似以讨论风寒之邪所引起的病变和证治较多。”《伤寒论讲义》尚非完善的伤寒学,其形式决定它必须按照《伤寒论》原著条文进行注释发挥,没有也无从包括历代伤寒学家们增补的病种,所谓广义伤寒只能作历史的理解,其局限性不言自明。《温病学》不取某一专著为蓝本,可以更好地概括诸家论说。但囿于概念规定的约束,既未备述除风寒之外所有的外感疾患,且在讨论某些温病时同样有待商榷,如秋燥本应有温燥和凉燥两种证型。该教材以“凉燥不属温病范围”而谓“秋燥是指温燥而言”,将其病定义为“秋季感受燥热病邪所引起的外感热病。”若予赞同,则援例可称凉燥为秋燥,岂不明显地割裂了秋燥的完整性。推而广之,一病多证者均遵循引用,何以避免概念的混乱,凉燥不属温病,又不见于《伤寒论讲义》,在无所依附的情况下,怎样组构学科概念体系?凡此皆由寒温分论引起,取舍去从,答案至为清晰。

3. 必须确立外感病概念  由上可见,必须在更高层次上提出更具本质特征的概念,藉以驾驭寒温,统率诸说。浅见认为,此非外感病莫属。其定义当宗《辞海》所述“外感指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病等外邪而引起的疾病”或简称“外感病指感受六淫和病气等外邪所致的疾病”。理由是:①无论前人对伤寒等有关概念如何界说,它们均由外邪致病是共同点,外感病准确地反映了这一内涵,以其高度的概括性,弥补各家看法的缺陷,化解相互之间的矛盾。如伤寒既存在广狭之分,又有西医学的伤寒混同,一名三义,不符合名词术语的专义性,径称外感病无违广义伤寒的原意,妥切合理。温病与热病之称由病性而来,轻重程度稍有差异。外感病中属热者固然居多,属寒者亦可见到。其病理视具体条件的不同,寒可化热,热能转寒。如果以寒统温有失偏颇,以热统寒,其弊依然,故仍是不加任何前置限制的外感病为佳。至于时病、疫病等,乃指季节性或传染流行的特征而言,同样不能与外感病等同。②根据病因将内科疾患厘为外感病和内伤杂病两类是古今共守的成法,仲景《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最早滥筋,东垣《内外伤辨惑论》曾详别外感和内伤,现代《中医内科学》教材亦谓“内科可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一般说来,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风温、暑温、湿温等热性病。”这当然不是外感病的科学定义,而是针对寒温分设学科的现实不得已而为之的表述。正因如此,确立外感病概念也就更加迫切。就学科设置而言,若《中医内科学》和《金匮要略讲义》可以并立,与之相应,《中医外感病学》和《伤寒论讲义》理当并存。

三、外感病学的框架结构

如果我们对外感病概念的认识趋于一致,则可建立以其为研究对象的寒温统一的外感病学,即外感病学是阐述外感病的病因病机规律及其诊断和防治方法的学科。主要内容如下。

1. 总论  概括介绍外感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依次为绪言(外感病学的定义和发展简史)、外感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其中需特别指出的是:①根据外感病的概念规定,古今文献记载的伤寒、温病、热病、疫病等,无论它们的含义如何不同,就病因而言均属外感病范畴;②外感病的病因是六淫和病气(六淫系气象变化形成的物理性致病因素,其意义重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病气为生物性致病因素,可从本质上说明传染和流行的发生所自必须两者结合,才能全面理解外感病因);③病机不仅讨论发病和病理传变,还要剖析怎样在人群中播散及预后、转归、复发等,务求掌握外感病动态演变的全部过程;④诊断包括辨证纲领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常用诊法及要症鉴别等,强调诸项互参,及时准确。⑤治疗着重基本治法在外感病中的应用,突出祛邪,恰当扶正。

2. 各论  在基本理论统率下,分述各种外感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辨证施治及预防护理等。此外,由于运用外感病学诊治某些现代传染病和感染性疾患已取得优越疗效,亦应择要综论其中医认识和辨证施治,藉以更密切地指导临床实践,具体病名从略。

四、结语

科学发展规律表明,学术争鸣是促使前进的巨大动力,其结果必然历经由肯定到否定、再自否定而肯定的辩证演变,实现认识过程的质的飞跃。解放以后,在中医学领域内,各门学科都完成了整理、总结前人理论和经验的历史任务,唯独外感病学科,仍然避开寒温合一的趋势,重现寒温并立的局面,特别是由于《伤寒论讲义》所据的《伤寒论》是千余年前的典籍,《温病学》则是运用现代语言阐述温病的新著,同一研究对象而古今分述,造成极为强烈的时代反差。必须承认,持续至今的寒温争鸣已积累足够的正反双方的资料。我们应该以外感病为基本概念,全面归纳综合前人成就并予发展提高,建立统一的外感病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407717.html

上一篇:[转载]李洪涛:寒热初探
下一篇:[转载]时逸人与民国中医科学化
收藏 IP: 120.231.24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2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