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殷商的年代(修订)

已有 2673 次阅读 2022-12-13 16:51 |个人分类:夏商周|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1899年后安阳殷墟发现数以万计的刻字甲骨,商朝在《史记》、《竹书纪年》等文献之外更有展示。学界据此努力百年以确定殷商年代。断代工程确定的年表[1]是商汤灭夏 BC1600年,盘庚迁殷BC1300年,武丁元年BC1250年,亡于BC1046年。

[1] 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 科学出版社, 2022.

[2] 方诗铭,王修龄.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修订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笔者所排西周金文历谱共王元年BC938;贴出后注意到古本《竹书纪年》“穆王至受命百年”、“自武王至幽王二百五十七年”与《史记•周本纪》受命十二年克商构成闭环,即受命元年为BC1038,克商为BC1027年,得到部分文献以及师旦鼎、义尊铭文中历日支持。

古本《竹书纪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断代工程改为253,迁殷之年圆整为BC1300 年。笔者所定灭纣之年BC1027 年,选择273所得迁殷之年BC1299 年。不过,前篇博文说“成汤灭夏以至于,用岁四百九十六年”,《竹书纪年》的作者以受命元年作为年代的分隔——文王受命建元而“改法度制正朔矣”,故而商代实际积年为五百又八年、始于BC1534年。连续繁荣且使用夏尺15.8 cm的二里头一至四期(下限碳14测年为BC1520年)可以完整地属于夏朝。又,昨天方注意到文[2] 已说明今本《竹书纪年》各王年代之和为508年。读书真是不够仔细啊。

《史记•殷本纪》和甲骨文的商王世系略有不同,但都是十七代;积年508则平均一代30年,真是合理可信。不过,倘若沿用盘庚迁殷后273 年,迁殷前还有盘庚14年、兄阳甲4(?)、堂叔南庚6(?),则八代297,而商汤至祖丁的前九代只有211 。如此数据难以令人信服。

选用殷商253 年,则前九代231 年、后八代277年。成汤或许享年较长,长子太丁未继位先亡,两子外丙、中壬在位3年和4年,太丁子即成汤適长孙太甲继位;依《史记•殷本纪》太甲崩早于伊尹卒,而古本《竹书纪年》称太甲七年杀伊尹而在位12年;灭桀之前成汤在位总有相当时间。以伊尹做参考,灭桀之后商前三代想来小于40 年,或许只有30 年左右。

殷商亡于BC1027年,盘庚迁殷后253 年,即始于BC1279年。《史记•殷本纪》有武丁继位后“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设想小乙继位两年即在父亲过世后43年后做“太上王”,以确保子武丁即位(BC1260-BC1202),在位59年。两代在位102年,比清乾隆-嘉庆 8517,可看作兄终弟及的年代推延。其后祖庚、祖甲与廪辛、康丁的两代四王合70年。又,“旬壬申夕月有食”无贞人名,或可改选BC1189.10.25,其余如旧 


殷商的年代(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347076.html 

殷商的年代(下)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347509.html 

备忘:古本《竹书纪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十三年,更不徙都”,错漏之缘由不明。或许出于不明历史之雕版匠人——作者不会在百位数出错。倘若“十三年”是“十三年”之误刻,殷商之始BC1249年,如此成汤至祖丁的前九代261 年,后面八代247 年。不过,武丁的年代必然要推后,宾组月食中八月乙酉夕月有食和十二月或一月己未夕皿庚申月有食,因有相同的贞人“争”而不能相距过远,难以选择。

笔者对断代工程的碳14 测年结果尚没有理解。报告[1]给出武丁(BC1250~BC1192在位)时期有字甲骨测年数据37 ,但分期早中晚的校正年代大致相同(第一条和最后两条)未见解释。甲骨与甲骨文的年代先后并非绝对相关,但刻字较晚。断代工程所定盘庚迁殷BC1300年、武丁元年BC1250年(皆圆整数值),意味着小乙在父亲祖丁过世74 年后传子武丁,而武丁能够在位59年。可能性真是极小啊。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5648-1367757.html

上一篇:商汤灭夏桀之年为公元前1534年
下一篇:孟子的感叹怎能用于计算年代呢
收藏 IP: 202.102.253.*| 热度|

12 杨正瓴 张晓良 周少祥 孙颉 史晓雷 李学宽 杨学祥 程少堂 杜占池 朱晓刚 许培扬 李俊臻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2: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