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孟子的感叹怎能用于计算年代呢

已有 2465 次阅读 2022-12-15 11:18 |个人分类:夏商周|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前文说,古本《竹书纪年·殷记》“成汤灭夏以至于,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并非以商亡之年而是以文王受命元年BC1038作为年代的分隔,故而商代实际积年为五百又八年,商汤灭夏桀之年为BC1534年,连续繁荣的偃师二里头四期(碳14 测年值BC1520年)完整地属于夏文化——皆使用夏尺15.8 cm;夏朝并没有灭亡,只是从二里头败退至武汉盘龙城而继续使用夏尺。断代工程在496年之上增加“文王在位及武王克商之前的54年左右或帝乙及帝辛的56年”,得到商代总积年552 年属于误读文献。 

[1] 专家组. 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 科学出版社, 2022. 274-275

[2] 方诗铭,王修龄.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修订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3] 陈家梦. 西周年代考. 商务印书馆,1955. 24-25

将“四百九十六年称为四百余年,似与常识不符。报告[1]其后引用[3]论证“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当在550年以上  

 孟子生卒年不能肯定,说约BC372–BC289。武王灭纣BC1027 距孟子生655年(若孟子生于BC390则为637年),孟子年老之时说“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完全没有问题;至于“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与成汤灭夏以至于,用岁四百九十六年也是协调 

文王受命建元BC1038 年,后七年崩,距孔子(BC551-BC479)480年,“孔子至文王五百多年,只能闻而知之,不能像太公望、散宜生见而知之”;孟子生距孔子卒百年左右,说“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年”只是约数,借以感叹“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竟没有人了解吗?这样的疑问也许早就产生啦,并不要等到晚年。

[1]据“孔子卒BC479和孟子卒BC305计算,则两者相距174年,故可知‘百有余年’当超过150 年”,也是过于“认真”。《孟子》最后一章,只是孟子的感叹,怎能据此考证商周的年代呢——尧舜两人相差四十岁,“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如何计算呢?依《史记·五帝本纪》,尧在位九十八年而舜百岁之年尚能巡狩。 

《史记•殷本纪》和甲骨文的商王世系稍有差异,但都是十七代。《汉书•律历纪》所引《世经》629年或许是依据三十一王的估算结果,并不可信。断代工程确定商代积年552年,盘庚迁殷后253年;迁殷前还有盘庚14年、阳甲4(?)、南庚6(?),则成汤至祖丁九代275年也略偏多,因为汤灭夏至太甲崩的前三代较短。

《史记•殷本纪》有汤崩太子大丁末立,子外丙三年(《孟子》说二年)、仲壬四年,適长孙太甲继位,崩年早于伊尹卒;古本《竹书纪年》称太甲七年杀伊尹而在位12年。灭桀之前成汤在位总有相当时间而伊尹已为相,灭桀之后的商前三代想来小于40。此外,祖丁与其孙武丁之间有五人为王(其中盘庚28年是肯定的,合计总在四十年以上),而武丁在位59年,故而祖丁在位时间不会很长,今本《竹书纪年》记为九年或许可信。如此五代在位275-40-9 = 226年左右,平均45年也是偏多即使有三代兄终弟及、弟再传子。而基于受命十二年克商确定商积年五百又八年,成汤至祖丁231年,中间五代在182年左右,平均36 年则较为合理。 

最后要说的是,因相信收入《辞海》的断代工程商周年表,过去博文所说商汤立国于BC1600年有误,说夏朝从二里头败退至盘龙城BC1520 年也不够准确应为BC1534年。郑州洛达庙一期适用夏尺而三期适用商尺,意味着夏商更替;洛达庙三期与二里头四期相当或稍晚,意味着商人在此与夏人隔黄河广武泛道对峙,进占二里头之后离开。

郑州洛达庙遗址经历夏商更替 2021.6.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289732.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5648-1367948.html

上一篇:殷商的年代(修订)
下一篇:以尺考古:《史记》“太伯奔吴”可信
收藏 IP: 202.102.253.*| 热度|

18 孙颉 杨学祥 杨正瓴 张晓良 程少堂 李学宽 杜学领 李侠 杜占池 武夷山 郑永军 范振英 朱晓刚 代恒伟 宁利中 许培扬 史晓雷 刘全慧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1: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