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按标题搜索
没有评论
勤快的劳动者最美
2025-4-30 16:56
勤快的劳动者,最美!最可爱! 劳动节快乐! (插图: 使用识图君小程序制作;锦带花是花园式单位院里的。)
个人分类: 编作交流场|958 次阅读|没有评论
读书二种
2025-3-16 10:45
近期,阅读了两本书。一本是前年网购的旧书《微尘》;另一本是去年在国际书展上买的打折新书《雪山大地》。 陈年喜《微尘》,有80后文友推荐。我听说后立即网购,并没有立即阅读。惊蛰前后,突然想起了它。通读了所有篇目。感觉是,有的散文主要写自己、有的主要写别人(有 ...
个人分类: 编作交流场|1425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为科学家写传记的人
热度 3 2025-2-5 19:26
近期,连续二日在北京市东城区流浪。流浪间隙,在“美后肆时”的“美书房”里,看到了这本书。我没有见过这本传记的传主,只在电影里看到过他。传记的作者,在东城区图书馆里见到过,那时候他刚出版一部新的报告文学。好像是《新教育风暴》。 在距离 ...
个人分类: 编作交流场|6813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3
参观地质博物馆 获赠科普书
2024-11-8 09:39
近日,测绘人参观了地质博物馆。博主有幸获赠 特殊的礼物《地球有个圈?——探秘岩石圈》(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9): 该书第一作者卞跃跃,原为《地球》执行主编;第二作者为《地球》编辑、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 &n ...
个人分类: 编作交流场|1558 次阅读|没有评论
作者学?
2024-6-7 19:13
以作者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作者学)是否可行? 作者学的名堂,不少。 以一作为例,有唯一一作、并列一作;通讯作者,有唯一的,也有若干个并列的。是不是还有“舵手作者”之说?舵 作者 手的重要性,不亚于一作、 ...
个人分类: 编作交流场|1978 次阅读|没有评论
迟到的纸刊
2024-4-10 21:20
疫情过后,我订阅或经手的若干期刊,仍然延续了出刊延迟的境况。都进入4月份了,有的期刊,2023年的最后一期才姗姗来迟。今年,我没有续订某期刊,虽然觉得这个期刊的内容、选题还可以。拖期太久,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 拖期的期刊,各有各的理由。拖期,成了痼疾?无药可 ...
个人分类: 编作交流场|2106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三个人的赵南星
2024-2-1 18:23
(图片均来自:孔夫子旧书网) 籍书城《凤城之子—赵南星》, 2011 年。 安明法《智慧之星 : 赵南星传奇》, 2014 年,花山文艺出版社。 魏国静《一代诤臣赵南星》, 2016 年,九州出版社。 以上三个作家,分别为河 ...
个人分类: 编作交流场|2429 次阅读|没有评论
编字可惹英雄泪
2023-10-8 20:05
上图为2010年的旧闻。感慨:一个编字,需要多少人“温”英雄泪。想进“编制”的进不来,想走的走不了。惊闻一个敬业的聘任(劳务派遣)编辑离职,能不感慨?一个制字,削去了多少人才的棱角、思想、念头? 王杰演出的《英雄泪》,杜甫的诗,辛弃疾 ...
个人分类: 编作交流场|1950 次阅读|没有评论
读写编者之间的角色转换
2023-9-26 17:12
从我个人的体会来看,做一个读者是最轻松的、最随意的。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就可以搜集阅读自己喜欢的作品。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作品,都可以拿来阅读。好比下馆子容易,做厨师难。只愿意吃菜,不乐意炒菜。我是一个“贪吃”的读者。有时候,吃了下去没有消化;多数情况下是暴殄了天物,对不住一部部杰 ...
个人分类: 编作交流场|4665 次阅读|没有评论
以文为宝
热度 2 2023-9-14 10:00
图片来自孔夫子旧书网(博主添加了批注) 以文为宝没有错,以原创的著作(含 SCI 、 EI 、核心、非核心、大小报 ...
个人分类: 编作交流场|7481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6-15 23: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