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jushiz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jushizao

博文

印光法师的护生思想及其启示

已有 3075 次阅读 2015-1-31 21:20 |个人分类:佛教文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素食, 护生, 印光, 戒杀

印光法师的护生思想及其启示

余池明

 

慈悲是佛教的根本精神,戒杀是佛教的根本戒律。中国佛教具有戒杀护生的优良传统,历代高僧大德都十分提倡戒杀、吃素和放生等护生活动。印光法师(1862-1940)是民国四大高僧之一,中国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他在弘法中十分重视提倡戒杀、吃素和放生,他的遗著《印光法师文钞》增广续编和三编三大编收录大量阐述戒杀护生的论文和书信。本文简要介绍印光法师的护生思想,供有志于动物保护和护生事业的爱心人士参考。

一、印光法师关于护生的基本思想

戒杀是佛教的根本戒律,吃素有戒杀延伸出来的基本要求,放生是佛教提倡慈悲护生的宣教活动和佛教徒个人随缘救护动物的具体行动,三个方面相互配合构成完整的佛教护生。印光法师立足佛教大乘经典,融合儒家仁民爱物思想,发掘中国佛教戒杀、吃素和放生的优良传统,对于佛教对于护生的理论、原则和实践要求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戒杀吃素和放生的根本道理和理由

根据佛教“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根本教理,印光大师认为戒杀吃素的理由主要有:

一是不忍之心。在儒家是恻隐之心和仁民爱物之心,在佛教就是慈能与乐、悲能拔苦的慈悲心。大师强调动物与人的多方面的共同点来启发人们的不忍之心。他指出:“一切众生,与我同生于天地之间,同赋血肉之身,同禀知觉之性,同知趋吉避凶,贪生怕死。(增广卷四普劝戒杀吃素挽回劫运说)又说:“试思我与彼同赋此心,同知贪生怕死,同知趋吉避凶,同知感恩怀恨,何得犹日日食彼等之肉。既能忍心食彼之肉,则与土匪劫贼同一心行。”(复马宗道居士书五则其五)

   是因果报应。杀业的果报就是来生被杀,甚至这一生遇到横祸,以及短命多病。共同的杀业者会招致刀兵劫即战争。大师指出:“杀业所结,发生彼此战斗之人祸。究此灾祸之由,总因宿世现生杀生食肉之所致。食肉之祸,极酷极烈。不但害及现生,而复累及多劫。”(续编卷下卫生集序)因此戒杀吃素,不仅仅是为动物考虑也是为自身的未来考虑吃肉的人虽然自己没有亲自杀生,也难免杀业的果报。因为没有杀生就没有肉的供应,吃肉的人实际上花钱雇人代为杀生了。印光大师告诫吃肉的人,“多吃多还,少吃少还,不吃则不还。”

三是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过去世的父母眷属。从六道轮回的时间长河来看,我们多生多劫的父母子女难免有因为恶业而堕落为动物的,因此印光大师说:“故吾人对六道众生,应作父母妻子想。岂有孝子贤孙,而食其亲者乎。岂有慈父慈母,而食其子女者乎。此际一思量,不忍食亦不敢食矣。”

四是一切众生,是未来诸佛。大师说:“以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当作佛,故是未来诸佛。且畜类中,时有佛菩萨化现于其中,方便度生。”

五是素食有利于健康卫生,而肉食有毒。印光法师说:“况肉皆含毒,以杀时恨心所结,故食肉之人,多生疮病,瘟疫流行,每多传染。吃素之人,绝少此患。凡欲解脱怨业、摄卫身体者,不可不知也。(增广卷四普劝戒杀吃素挽回劫运说)

佛教护生的作用和意义

印光师认为戒杀护生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培养仁爱心、慈悲心,提高道德修养。大师指出:爱物者方能仁民,仁民者必须爱物,倘于异类之物,尚不忍戕,决不致反忍戕乎同类之人民。若以戕物为故常,则必至杀人盈城盈野,不唯不生怜悯,反以为悦乐快意,良以杀习一长,仁心便丧矣。又指出:儿童懂事时,教以忠恕仁慈,戒杀放生,及三世因果之明显事迹俾习以成性。在儿时不敢残暴微细虫蚁,长而断不至作奸作恶,为父母祖先之辱。

二是形成慈善风气,促进天下太平,人民安乐。大师指出通过戒杀放生,能够习成慈善。对动物尚且慈悯,何况。推广慈风,遍世界。指出:“倘人各戒杀,人各吃素。则家习慈善,人敦礼义。俗美风淳,时和年丰。何至有刀兵劫起,彼此相戕之事乎?此挽回天灾人祸、正本清源之要务也。凡有欲家门清泰,身心康宁,天下太平,人民安乐者。请皆于戒杀放生吃素念佛中求之,则求无不得矣。”

三是避免杀业,防止意外灾祸和天灾人祸。大师指出各种恶业中,唯杀业果报最重。护自身以及普天人民出发为了长寿安乐,不意外灾祸,应当把戒杀吃素为挽回天灾人祸第一妙法。

)戒杀护生吃素的具体要求

根据戒杀吃素和放生的根本道理,印光法师要求佛弟子承担起两个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一是解怨释结,戒杀放生。让一切有生命的动物,都各得其所。二是为一切动物念佛回向净土,让它们得到度脱。具体要求主要包括:

1.遵守根本重戒戒杀,即使暂时不能吃素,也不要自己杀,不要在家里杀生。“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勿在家中杀生。以家中常愿吉祥,若日日杀生,其家便成杀场。杀场,乃怨鬼聚会之处,其不吉祥也,大矣。是宜切戒家中杀生也。”(续编卷上一函遍复)    2.吃素。最好是吃常(长)素,不能吃常素,先从六斋日和十斋日吃素开始,由逐渐减少以至永远断除肉食。“然众生根性不一,能常素,则令其常素。否则,令持十斋,六斋,食肉边菜耳。此乃为不能吃常素之方便法,非实义也。”(续编卷上复鲍衡士居士书)

3.通过放生发挥倡导作用,启发大家的慈悲心,进而能够促进大家戒杀吃素。大师给泉州大同放生会的信中强调:“放生一事,以提倡戒杀护生为本。凡入会者,俱宜吃素,方可以吃素之利益,与一切人说。”如果提倡护生放生的人自己却不吃素,就属于言行自相矛盾,难以说服感化别人。

4.不穿不用皮毛丝织品等动物制品。“所言天冷身弱,衣丝绵者,必须非此不能生活方可。若借冷弱为名,以自图华美轻快,则是不知惭愧之人,以所杀蚕命,实非小可。”(增广卷一与方远凡居士书)

5.不宜喝牛奶等动物生产的产品。“凡属有知觉者,皆不宜食。虽无知觉,然有生机,如各种蛋,亦不宜食。牛奶食之无碍,然亦系取彼脂膏,补我身体,亦宜勿食。”(续编卷上复鲍衡士居士书)    6.大、小动物平等保护,不偏执大小先后。“又生谓人及禽兽,蛆虫鱼虾,蚊虻蚤虱,凡有命者皆是。不可谓大者不可杀,小者可杀也。”(增广卷四为在家弟子略说三归五戒十善义)    7.有益、有害动物平等保护。“猛兽毒蛇蝗虫之类,均由人心凶恶,故致伤人。若向彼念佛,及教一切人各念佛,彼当自去。岂杀之而能为民除害乎。乃是引人造业,永生永世受杀报。汝学佛戒杀,而发此最可恶之言论,若不忏悔,必遭天谴。...猛兽毒蛇蝗虫,非杀能止之物。唯大家发慈善心,同念佛号,彼必远去。”(三编卷一复章以铨居士书三)

   (四)护生放生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护生和放生以让动物得到实际利益为根本原则。印光大师也观察到当时佛教界放生活动的一些不恰当之处,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放生的“三不定”原则和五个方面的注意事项。

   1、放生的三不定原则

大师在文钞续编上卷复念佛居士书中提出随缘放生的三不定原则:“买物放生,与布施同。须善设法,勿立定期,勿认定地,勿议定物。随缘买放,生得实益。若定期,定地,定物,则是促人多捕矣。买牛、羊、豕,须有常年草料费,为数甚巨。然每有放者,或不纳费,则须办者代买。似宜以资交办理之人,令彼随意,或买生物,或买草料,为合宜耳。” 大师对大造声势的定期放生提出批评:“近来放生者,多多不得其道,名曰放生,实无放生之益。以张名揭晓,令捕生者多捕,以故光绝不赞成定期放生。”

2、放生的五条注意事项

  一是不主张于佛菩萨诞期,及农历每月初一十五等好日期放生。大师指出:“此事已成铁案。捕生者特为放生者多捕,则买而放者,亦多有因放而捕来耳。然人情多好名,此各日放生则有名。又人情多以因循了事,若不于此各日放,则便不肯特为买放矣。

  二是动物不可乱放,要放到合适的环境里比如鱼类河比较妥当,到小小鱼就变成大鱼的食物了大师认为放生很难做到一一如法,因此应该极力提倡戒杀吃素,护生得根本解决法。放生活动略为举行,让大家体会生的意义就行了。 

   三是放生之举,事虽为生,意实为人。放生活动做的事是救护动物,但其目的是为了教育所有人发起慈悲心,戒杀吃素。 

   四是放生以志诚为动物念佛持咒为本。放生的所有仪式,不过表示法相而已。如有出家人主持,固然应该按仪式行。否则,居士随缘放生的时候,只要竭诚念佛就可以。 

   五是夏天放生要尽量快速进行不要拘泥人到齐,按仪式作法,因时间过长而伤害动物的生命健康。居士放生,应该简略。不一定要仿效出家人搞放生仪式

   、印光大师护生思想的启示

印光大师是离当代最近的一位净土宗祖师,护生思想不论是根本理论还是具体做法对当前护生活动都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1.印光大师关于戒杀护生吃素的论文书信和他所校订、作序、鉴定的戒杀护生善书是留给当代的宝贵思想财富。不仅是三宝弟子学习实践戒杀吃素放生的经典,也是动物保护事业的重要借鉴材料。

2.印光大师关于放生勿立定期、勿认定地、勿议定物的三原则是当前佛教放生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只有遵循三原则才能避免大师说指出的提前捕卖、放而又捕等弊端。

3.印光大师关于吃素是大放生的观点切中戒杀护生本质和核心,护生事业只有抓住普及吃素这个环节才能形成不放之大放的局面,才能从源头上截断不杀、贩卖动物的动力。

 

注:本文为提交给2014年10月31日—11月1日鄱阳湖第二届生态文明护生节专家高峰论坛的论文之一

 

参考文献:

1.增广印光法师文钞,苏州弘化社

2.印光法师文钞续编,苏州弘化社

3.印光法师文钞三编,苏州弘化社

4.余池明选注,《印光法师话素食护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346522-864473.html

上一篇:野生动物保护法立法目的及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
下一篇:动物权利论者究为何人
收藏 IP: 114.248.236.*| 热度|

2 骆小红 蔣勁松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12: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