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出發,何時能還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nsong 科學,俺的名字叫科學!

博文

風水不“科學”才需要保護

已有 4794 次阅读 2009-3-25 11:45 |个人分类:挺偽科學|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中医, 科学, 伪科学, 风水, 科学主义

風水不“科學”才需要保護
 
為據說韓國準備將中國風水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來申報,一段時間關於風水的爭論又在各種媒體上開展了。毫無新意的是,爭論仍然集中在風水是否科學的問題上。其實,風水究竟是迷信,還是科學,或者是包含迷信因素的科學?這個問題在學術層次上固然可以平心靜氣地開展研究,但它與風水是否需要進行遺產保護毫無關係。
 
國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不拿自己當外人”的做法往往讓國人感到不爽,但國人對於傳統文化的態度卻常常不及他們的眼光和智慧。我認為,在風水問題上,不管韓國人是否真的準備申請世界遺產,我們都應獨立思考,無須跟風或者較勁。何況,申報文化遺產也未必是保護風水的首選之策。
 
起來,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這件事,扶弱不扶強,是典型的“反進化論”的思路。那些欣欣向榮的強勢文化是完全不需保護的,要保護的向來都是日薄西山、處境不妙的傳統。因此,以當代社會主流的價值為標準,判斷某種文化不合時宜,不夠“科學”,從而反對其申請文化遺產保護,完全是驢唇不對馬嘴。
 
算風水不是科學,也未嘗不可以作為遺產來申報;就算聯合國批准了風水作為世界遺產,也不能證明風水就是科學。否則,為什麼沒有人去將現代科學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昆曲倒是成功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了,可誰會把它當作科學對待?以科學作為評判一切的標準,顯然是“唯科學主義”的一根筋!
 
際社會為什麼要保護那些處境艱難的文化遺產?為什麼不聽任生存競爭將那些“落後”、“過時”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淘汰掉,讓人類儘快走向“科學”、“理性”的未來,早日告別這些不科學的“謬誤”呢?顯然,人類通過痛苦的經驗認識到,那些過時、落伍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中包含了許多很有價值的因素,人類日常生活的自發選擇常常不足以做出正確的抉擇,需要對文化遺產作特別的保護。這體現了現代人對時代局限性的充分認識,對於現代化進程的可貴反省,對待傳統的敬畏與審慎。
 
風水來說,由於古代中國社會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堪輿與其他技藝一樣,在文化上從未處於顯赫的地位。然而,由於風水符合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適應古人卜居擇地的文化要求,體現了古人在環境生態方面的智慧和經驗,影響了古代生活的諸多方面;所以,即使它與現代科學的理念未必完全相合,也不失其作為傳統文化典型表現形式的研究價值。
 
進一步,在“天人合一”的文化中,中國古人對於人與環境的關係往往具有今天難以想像的敏感體驗,風水作為這種超常體驗的系統表達,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尤其是今天人們受機械自然觀的深重影響,往往將自然視作奴婢和寇仇,造成今天環境問題的嚴重惡化,對人類的持續發展和生存構成了嚴重的威脅。現代科學作為現代自然觀的表現形式,在這方面同樣是存在著時代局限性的。
 
以,風水術中存在著許多沒有現代科學依據的信念,不足為奇,也未必是其不夠“科學”的證據,因為現代科學並沒有壟斷真理,也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相反,引入中國古人對待環境和生態的不同思路,將有效地衝擊我們習焉不察的思維定勢,使我們保持可貴的批判精神,從而能夠拓寬環境問題的思維空間。
 
名科學哲學家費耶阿本德曾指出:“非科學的意識形態、實踐、理論、傳統,只要獲得了公平的競爭機會,它們就可以變成強有力的對手,並暴露出科學的重大缺陷。”文化遺產作為頻臨滅絕的文化基因,體現了古人獨特的生活方式,是人類經過不懈探索而收穫的可貴財富。保護文化遺產,尤其是保護那些與今天主流觀念截然不同的文化傳統,就是在保護人類對變幻莫測的環境進行適應的備用方案,就是在保衛人類的未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4810-222376.html

上一篇:科學傳播與科學文化研究——從科學傳播史上的“聚賢莊之戰”談起
下一篇:[科學網]越科學而任逍遙
收藏 IP: .*| 热度|

2 刘进平 杨秀海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2: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