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按标题搜索
置顶 · 再论大历史观视野下的人工智能
热度 3 2021-6-5 15:21
收稿日期: 2020-08-10 作者简介: 吕乃基( 1945- ),男,上海市人,教授,研究内容:科技与社会的关系,知识论,全球化。 摘 要: 世界1必然突破自己的“界”,由螺旋式演化和发散-收敛生成新的自然界。世界3的演化路径,其一跟随由世界1生成世界2的脚步,行将突破;其二,以某种方式延续发散-收敛- ...
个人分类: 科技|8393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3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在本体论和认识论
热度 3 2015-12-13 08:20
吕乃基 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国家如中国那样深深陷入关于传统文化的争论之中,或爱或狠,如此纠结,难以自拔。 若是如哲学那样把传统文化区分为本体论、认识论,以及伦理道德和价值观,上述纠结或许可以得到缓解。目前对传统文化的争议在相当程度上集中在伦理道德领域,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博主已经在一些场合 ...
个人分类: 交叉|3930 次阅读|15 个评论 热度 3
国家的“最小作用量原理”
热度 3 2015-9-2 08:46
吕乃基 博主曾经写了 社会中的 “ 最小作用量定理 ” ,无论是作恶还是行善,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遵循最小作用量原理。在相当程度上,国家如同个人,在发展道路上同样符合这一原理。此处就试图由比较各国“第一桶金”的原罪加以说明。 英国等欧洲列强的第一桶金的来源:贩奴、殖民、对外贸易中原材料与制成 ...
个人分类: 交叉|3122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3
《科学与文化的足迹》十二讲
2013-3-22 21:15
吕乃基 近日整理文档,发现数年前作为精品课程讲授的《科学与文化的足迹》的目录。放在今天,我会对内容作如下调整: 一、导言﹒处于混沌之中的…… 二、从黎明到衰落 三、废墟上的新生 四、人与自然的解放 五、脱域、断奶、归零 六、归零后的重建 七、复归,朝着希腊 八、复归,朝着前希腊 九、 ...
个人分类: 交叉|4675 次阅读|没有评论
自然与自然界,演化与存在
热度 2 2013-2-25 09:35
吕乃基 Nature, 在英语中同时指自然和自然界;在中文语境里,人们通常也混用自然和自然界两个词。然而自然与自然界的意义确实不同。自然,是过程,是一连串前后相继的自然界;自然界,既然有“界”,就在时空上确定下来,指的是此时此地的自然。例如,一百亿年前的自然界就不同于现在的自然界。自然不断突破此刻 ...
个人分类: 交叉|5450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2
“表面”——时空的交界之处
热度 7 2012-10-27 16:05
吕乃基 “表面”,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有着几乎相反的褒贬之意。在人文社会科学中,表面一词主要是贬义,如表面上、表面文章,要求表里如一,如此等等;不过在自然科学,表面,虽其本身并无褒贬之意,但对“表面”的研究却如火如荼,有表面化学、表面物理、表面物理化学,甚至表面生物学,由此得到的 ...
个人分类: 交叉|4555 次阅读|20 个评论 热度 7
诚信之殇:西方文化的源泉2-以人与自然的博弈为基础的人际博弈
热度 2 2011-11-21 17:19
吕乃基 在与自然的博弈中,足可以与科学技术为伍的还要提及体育。 体育,被认为是人类社会中最公平的竞争,之所以“最公平”,就在于除了棋牌类外,在所有的运动中,自然界总是博弈的一方。体育,不外乎两种博弈,其一是人与自然的直接博弈,如更快、更强、更高,其典型就是作为各项运动共同基础的田径 ...
个人分类: 交叉|4307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2
诚信之殇:自然,西方文化的源泉2
热度 3 2011-11-17 08:40
吕乃基 再考察人与自然博弈的另一方,人的博弈策略。 可以在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理解人与自然界的博弈。在认识层面,与自然界的博弈中人类手中的牌包括科学、伦理、艺术和哲学。科学“测度”作为博弈对手的自然界在“想”些什么,要是人类这么做,自然会做出什么反应,等等。伦理的影响在两个方面, ...
个人分类: 交叉|3315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3
诚信之殇:自然,西方文化的源泉1
热度 7 2011-11-15 07:28
吕乃基 首先与自然界博弈,从三大博弈中最简单者开始,这是西方文化的源泉。 先分析这场博弈中的一方,自然界。 相对于另两项博弈,与自然界的博弈具有以下基本特征:自然界足够久远,可以对博弈的另一方奉陪到底。在同样的语境下,只要与之博弈的人,以相同的方式出同一张牌, 那么自然界不会变 ...
个人分类: 交叉|5057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7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2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