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中国特色的“隐私”——《互联网时代》观后1 精选

已有 6247 次阅读 2014-9-4 09:16 |个人分类:简介及学术方向|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互联网, 隐私, 中国特色

吕乃基

《互联网时代》十集已毕,总体印象是,发散有余,收敛不足;浪漫有余,理性偏弱;未来预言略多,历史挖掘不深;偏重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对互联网由来的社会基础分析仅一笔带过。当然,其间不乏出彩之处,感触良多,且容慢慢道来。

 

先说说“隐私”。

剧中对谷歌等巨头侵犯隐私义愤填膺大张挞伐,貌似国人都十分在乎自己的隐私。

 

十年浩劫期间,灵魂深处闹革命,狠斗私字一闪念,哪里有“私”可言!至今仍一再看到公权力对包括隐私在内个人权利的侵犯,少有个人的维权。

其实,个人自己又如何?在公共场合接听电话,或高谈阔论,或家长里短;身着睡衣甚至内衣,过街穿巷出入超市,如入无人之境。

最典型者莫过于在医院候诊,同病相怜者关切的目光,慷慨贡献就医经验,无私地诉说或分享着各自的病痛。显示排序的屏幕上跳出“某某,泌尿科n号,到第三诊室”,伴随着标准普通话响亮的提示,在大庭广众之下,众目睽睽之中,只见某某面无惧色,昂然凛然决然步入第三诊室。至此,何必“人肉”,无需谷歌,泌尿疾病患者某某就在眼前。

这还不算什么。只见诊室内人头攒动,医生跌坐在盆地中央。某某须袒露心扉,向医生交底,事无巨细,与众病友共享。随着病情的供认,病友或同情或附和或出招,某某犹如显微镜下的草履虫,被反复端详,仔细把玩;众人七嘴八舌,俨然专家会诊。若是住院,查房或许还要面对外国留学生,于是有幸扬名四海。

即使在互联网上,晒隐私者争先恐后,比比皆是,炫富者有之,自恋者更有之。

中国人,真的在乎隐私?

 

实际上隐私,以及个人是否在意自己的隐私,并非古往今来一直如此,而是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无隐私可言,对应于农耕和自然经济的传统社会,其典型当属中国。如所知,中国古代是“熟人社会”,所谓“熟人”,意为彼此知根知底。农业社会再加上自给自足,人的活动范围方圆不出几十里,都是“乡亲们”,这是熟人社会的经济基础。熟人社会的最佳形象代言无疑是福建土楼。看看围成一圈的土楼吧。生活在其中的个人是否正如那只在显微镜下的草履虫?当然此草履虫也可操起显微镜看看其他各色草履虫。在某种意义上,分享隐私已成为社会规范甚至凝聚力。当下中国社会凝聚的榜样非“闺密”莫属。

近现代个人主体意识觉醒,隐私浮现,成为个人之间不可逾越的边界。社会分工、城市化和陌生人市场经济是隐私的社会基础。这是隐私的第二阶段。

说互联网侵犯隐私,博主倒以为,或许可以认为是开启了隐私的第三阶段。全球化和互联网以空前的规模和深度连接个人,在这样的连接或链接中,个人的部分隐私注定被他人、公司、政府,以及棱镜所知。这是人类在每一项技术的所得之时所必须付出的所失或代价,正如以车代步,“步”被“代”了一样。在第三次浪潮、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一切近现代之事之物皆冠之以“后”一般,“后”隐私时代正在并已经到来。众人恐怕要在接受“后某某”之时,习惯“后隐私”。当然,与传统社会无隐私相比,现在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上,说还是不说,做还是不做,点击与否,to be, or not to be。说了、做了,雁过留声,人过留痕,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只是互联网把留下的“声”与“痕”,查得更清,传得更广,留得更久,海枯石烂……

众人心中之所以愤愤然,或许还在于大数据。凭什么政府和公司可以窥视个人,个人却不能以同样的方式把政府和公司放在显微镜下一探究竟?这或许是不同的个人,其隐私大白于天下的不同路径。达官贵人、演艺明星实际上在互联网之前就没有隐私了,譬如好莱坞影星艳照,譬如薛蛮子嫖娼。这是身为名人的代价,甚至是生命,譬如戴安娜。想到这里,你还愿意做“VIP”吗?至于我等凡夫俗子,至多是大数据中的一滴水珠,政府有多少世界大事、国家大事,公司只关心婴儿尿布和啤酒是否放在一起卖;只要不抛头露面,除了家人,又有谁人来关注你的一言一行?隐私,与名人之“名”成反比。如果没有前人说起,应该称得上是“吕氏定律”。

 

回过头来再看中国特色的隐私,75%传统,参杂5%后现代或互联网,还有不明的20%,不伦不类,混在一块,正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映射或镜像。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0844-824838.html

上一篇:技术-伦理永恒的张力(提纲)
下一篇:由“和而不同”说开去(三)
收藏 IP: 49.74.85.*| 热度|

20 陈楷翰 吕喆 李侠 李云森 周向进 曹敏 武夷山 戴德昌 周士贵 罗帆 庄世宇 赵斌 李泳 李永丹 周可真 周炳红 shenlu qzw peosim nxuf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1: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