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nrongchen

博文

明朝嘉靖年间山西历史地理和江苏宿迁的高跷传入

已有 2455 次阅读 2021-7-18 11:15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山西作为中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山西历史上多灾多难,人口迁移频繁,大的迁移事件有洪洞大槐树作证翻阅历史典籍,发现其间联系,追索历史渊源,弘扬文化,不忘初心。

 

明代嘉靖山西的历史地理背景

翻检尘封的历史典籍,大概可以窥测其中人口迁移和文化传播的历史原由。明世宗朱厚熜,在位45年,年号嘉靖,山西位于明朝的北部边境,当时受蒙古族侵扰,加上内乱,森林砍伐,草原开垦,生态环境破坏,旱涝等自然灾害多发,连年饥荒,沉重的徭役,民不聊生,故而远走他乡。

第一,外族侵扰是山西移民的主要原因。

根据(清)王轩等纂修的《山西通志》等有关资料,从明朝洪武二年“诏山西都尉于雁门关、太和岭并武、朔诸山谷间,凡七十三隘,俱设戍兵”,但到明朝中后期,长期边备积弱,蒙古部落屡屡进犯,掠夺粮食、牲畜和人口。笔者统计,嘉靖45年间,蒙古部落共进犯山西59次,平均每年进犯1.3次多;而其中有10次犯偏头关、宁武关和雁门关以南地区,分别是嘉靖十七年、十九年、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二十八年、三十二年、三十三年、三十九年、四十三年。若以记载中发生南侵的26年计,平均每2.6年进犯内三关以南一次。其中进犯太原(当时的行政中心)就有5次,侵入最南的一次是嘉靖二十一年,进犯到晋东南长子、潞安、襄垣(今长子、长治和襄垣,古今地名根据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下同)等地。其进犯频率之高,令人难以置信。有的较为详细记载了进犯造成的伤害和路线,如嘉靖二十年,“遂入太原”,“转入榆次,大掠十日,破郭村堡,焚掠人畜无数”。嘉靖二十一年,“南入太原”,“刀矢銛利,望之若霜雪。士民惶恐内徙。”“转入太原屠戮四万余人,大掠十日,南掠平遥”,“凡掠十卫三十八州县,杀戮男女二十余万,焚公私庐舍八万余区”。

   从历史文献看,进犯山西的蒙古部落,除了俺答(也叫谙达)以外,还有吉囊(亦作济农)、青把都、阿布哈、青台吉,俺答家族更是老子和儿子、女婿一齐上阵。因为“到明嘉靖初,蒙古草原各部分化城三支大的部落,以吉囊为首的部落驻牧于内蒙古河套地区,靠近陕北;以俺答为首的部落驻牧于今内蒙古中部地区,与山西北部毗邻,并不断地向山西、河北进犯;以老把都为首的部落驻牧于今内蒙古东部,靠近河北北部。”(李贞娥,2005

第二,生态环境破坏,灾害频发,导致大饥荒是人民逃往他乡的另一个原因。

当时,山西生态环境破坏相当严重。明朝“九边皆设屯田,而西北为最”,山西大同、宁武、偏关、雁门关及其周边,宋元时为牧区,明代开始“国家九边之地,肥沃可种者,悉为屯田”,九边屯种耕垦的土地当中,有荒芜的农田,而更多的是毁掉山林、草地后开垦成为耕地。天然植被破坏以后,土壤很快便失去耕种价值,由夏、秋季集中降雨和冬、春大风引起的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迅速下降,自然灾害频繁,引发饥荒。

光绪《山西通志》中记载,45年中有16“饥”或“大饥”,严重的如嘉靖十二年“……大饥,道殣(饿死)相望”;三十一年“大饥,人相食”。各次发生饥荒的区域也有差异,连一向以产粮著称的晋南盆地也发生大饥荒。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如下,嘉靖二年“汾西饥”;四年“大同三卫(今左云、右玉一带)饥”;八年“万泉(今万荣境内)、稷山、闻喜、夏县皆饥”;“九年正月,振(救济)山西饥”,“ 万泉、闻喜、稷山、荣河(今万荣境内)、乡宁饥”;十一年“十二月,振山西饥”;“解州、平陆、襄陵(临汾市南)、荣河、定襄大祲(迷信的人称不祥之气),民饥”;十二年“交城、文水、徐沟(今清徐县徐沟)、太谷、宁乡(今中阳)、汾阳、永宁(今离石)大饥,道殣相望”;十三年“石州(今离石)大饥”,“沁州(沁县)、沁源、洪洞、临汾、霍州、永和、汾西大饥”;十九年“保德饥”;二十年“阳和(今阳高)、应州(应县)饥”;二十三年“广灵饥”;三十一年“振大同饥”,“朔州饥”;三十二年“潞城、壶关饥”;三十三年“广灵饥”;三十九年“振三关(今宁武、偏头、雁门关)饥”,“太原府属大旱,及辽(今榆社、左权、和顺一带)、沁(今沁源、沁县、武乡一带)、宁乡(今中阳)、永宁,皆饥”;四十年“振山西饥”,“阳曲、榆次、太原、祁(今祁县)、崞(今代县与原平之间崞阳一带)、代州(今代县)、五台、赵城、洪洞、灵石、永和大饥”;“四十一年,大饥”。

兵荒马乱,灾害频繁,环境破坏,大范围饥荒发生,民众必然外出逃荒。根据研究,早在宣德三年(1428年),山西饥民流徙南阳者就不下10余万人。正统三年(1438年),山西繁峙原有民2166户,逃亡者高达一半以上。此后,山西民逃流之势,愈来愈难以遏制。从全国范围来看,明代北方的流民以山西为多,而且山西流民潮发生时间早,人数也比较多(李心纯,1998)。

 

从文献记载晋民逃荒的地域看,不仅有流向西南鄂、川等地的,也有走向当时人口相对稀疏,我国东南沿海苏、皖地区。在江苏扬州有明、清时期山西盐商活动的足迹,淮安有晋商留下的遗迹,江苏宿迁龙河镇的董王高跷,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被带到江苏来的。

江苏宿迁的“董王高跷”来自山西

江苏宿迁市龙河镇有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传来自山西、具有500年历史的“董王高跷”。 

龙河镇位于苏皖交界,“鸡鸣闻四县,一步跨两省”,历史上曾是人员频繁往来之地。在明朝嘉靖年间董王二姓两家民间艺人自山西逃荒到宿迁境内,至龙河边安家(现在龙河镇有董王村),将山西老家的高跷技艺带到宿迁,经过代代传承,并有新的发展,形成了现在的“董王高跷”。

董王高跷分“文踩”和“武踩”,表演者根据表演内容和故事情节,或翻筋斗,或作蜻蜓点水状,或开打,称之“武踩”;技艺一般者只随表演队伍舞至蹈之,称之为“文踩”。队伍前面的是两名红衣女子,女子后面是几名锣鼓手,他们有节奏地敲锣打鼓,后面是八九名排成一排的高跷表演者,他们踩90厘米的高跷,装扮成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做着各种动作,引得赶集的人纷纷驻足。董王高跷已经走出江苏,在上海等地表演。

比较山西运城地区与龙河高跷两地高跷,其踩法有诸多相似之处。明朝嘉靖年间,山西高跷艺人远走苏北的宿迁,有民间传说,也有文献证据。

 

 

                                              

2012223日初稿 

                         2012323日二次修改

                         20131月第三次修改

                         2020 9月第四次修改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4398-1295967.html

上一篇:环境污染与癌症
下一篇:在美国人F. H. King眼里百年前中国人如何种地
收藏 IP: 112.20.4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