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移民火星是反自然科学的举措

已有 2933 次阅读 2016-4-26 20:05 |个人分类:科普知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移民, 自然法则, 火星

移民火星是反自然科学的举措

蒋继平

2016426

 

随着美国航空航天局,欧洲空间探测局和印度的外太空探测计划对火星的探测活动的展开,引发了人类对这个红色星球的好奇心。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火星是太阳系内的第四颗内地行星,处于地球的外围,是地球的邻居。

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发回的照片,这个地球的外围近邻几乎有着跟地球非常相近的地貌。这种景象引发了人们前往探索和生存的意念。因而,有段时间,欧洲某国曾经发起一个移民火星的项目。这个项目导致世界上许多人的积极相应。

我一看到这个报道,首先认为是一个骗局,或者是一个科学大忽悠。我的理由很简单,因为移民火星是反自然科学规律的举措,所以,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的依据是自然科学的数据和知识。根据已有的科学数据,火星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左右,火星的大气组分是: 96%的二氧化碳, 1.93%的氩, 1.89%的氮, 0.145%的氧。火星的平均气温是 -81 F火星地表目前还没有发现液态水,也没有发现任何生物。

让我们再来看看地球的科学数据。地球的大气组分是:78.09% 的氮, 20.95% 的氧, 0.93% 的氩,0.039%的二氧化碳。地球的平均气温是 57 F地球的地表70% 被液态水覆盖,地球上生活着千万种以上的生物,地球是一个生态非常平衡的星球。

我想提出移民火星的人一定是被肉眼看到的火星表面现象迷惑了,或者这些人只懂得物理学,认为只要有能力把人类送往火星,人类就可以在火星生存。

具有生物学知识的人一定懂得生物生存所依赖的环境条件的重要性。这个环境条件组成了生物的生态系统。组成这个生态系统的三个关键因素是:1大气组分, 2水, 3温度。其中气是第一要素,人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在几十秒之内就会死亡。水是生物生存的第二要素,人在没有水分供应的情况下不能生存超过十天。温度,也就是热能,是生物生存的第三要素。大多数生物生存的适宜温度在15 C 40 C 之间,低于零度和高于50 度都会造成对生物生长发育的伤害。

鉴于这样的自然规律,我们来看看火星的环境条件是否适合人类生存。首先,火星的大气组分对于地球人来说是剧毒的毒气。在没有特殊防务装置的情况下,人类在火星表面的生存时间不能超过十秒钟。而这点在火星的照片上是看不出来的。其次,火星表面没有液态水,生物在缺乏水的情况下是很难生存的。再者,极端的低温使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发育,因而,火星上很难栽种植物。没有植物,动物就不可能获得食料,这是自然生物链决定了的,是铁的自然科学规律。

有的人要说,可以从地球运输物品来改造火星的环境条件。这样的想法只能用异想天开来形容。不要说地球和火星之间的距离,一次往返要一年多的时间,如何消除火星表面的毒气,如何提供足够的液态水,如何改变整个星球的温度?

我觉得现代的科技界,好像总是被物理学家所左右,他们根据物质的原理,造出了核弹,航天飞船,智能机器等等对人类生活和命运非常重要的科技产品。因而,人们总是对物理科学家们非常崇拜,把他们说的当成“圣经”,几乎形成了一股科学迷信。

而当代的政治家和社会管理者,绝大多数是经济,法律,管理或者其他理科的学者,很少有生物学背景的领导人。他们的知识中缺乏生物生态系统的概念,很容易被物理和天文学家们所忽悠或者误导。

生物是这个世界一个最复杂的系统,是比任何物理定律,天文现象和化学反应要复杂得多的系统。正因为如此,人类现在连一个生物细胞也造不出来,而生物细胞是整个生命系统的一个最基本单元。

我非常肯定地说,移民火星的设想是违背自然法则的,是根本行不通的。所以,我强烈建议负责人的国家领导人,应该把地球的有限资源用在对人类有实际贡献的科技领域。当然,对火星探索还是可行的。通过对火星的探索,可以改进人类的航空航天技术,并且对这个邻居的过去有所了解,借此可以帮助人类来探索和改造其他星球,为将来人类移民其他星球做好准备。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3132-972961.html

上一篇:人生的最佳投资
下一篇:现代美国医生成了乘人之危的合法抢劫者
收藏 IP: 74.118.233.*| 热度|

5 苏德辰 陆绮 舒灿伟 mxt110 hnw4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