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择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jwang989

博文

按标题搜索
古人称公婆为舅姑的由来
2019-3-16 16:34
一个不解之谜,古人称公婆为舅姑。翻古籍,常见有谓公婆为舅姑者,其早者见《礼记·内则》“妇事舅姑,如事父母”再如唐人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诗》诗句:“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王建亦有《新嫁娘词三首》,其一曰:“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
2127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中国的亲属制度中体现的古代婚姻制度
2019-3-16 16:32
恩格斯有《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一书,盖源于马克思读摩尔根《古代社会》有感之未竞工作。可见家庭亦文明之一源头。夫家庭者,婚姻者也。摩尔根之研究重在婚姻,婚姻之事亦乃进化者也。达尔文研究生物进化始终以拉马克的“用进废退”之说为第一要旨,极其重视从生物废退器官也即退废痕迹器官搜寻进化之途。摩尔根同 ...
1639 次阅读|没有评论
文明之比喻
2019-3-16 16:30
农耕文明极类植物,畜牧文明极类动物。 (1)农耕文明如植物一样恋怀旧土,故中国人有俗话说“叶落归根”,还有楚霸王项羽所言“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畜牧文明如动物一般,具强迁徙性和扩张性,如雅利安人,南达印度,北至欧洲。 (2)农耕文明以适应为生存前提,故中国有“天时、地利、人和”,和“天人感应 ...
1296 次阅读|没有评论
记梦
2019-3-16 16:27
近日多梦,窃喜,年轻时亦多梦,但近年几乎已不知梦为何物。然自去年八月以来,决心手摘读书所得,并时时记以心得,遂至多梦。想来乃思绪活跃之表现,正合日有思夜有梦之理。 今晨一梦颇奇。作家访一独臂将军。将军称,其为营长时号召士兵多练军械技术。一士兵反问,同伍中某养猪士兵,其装卸机枪的技术平平,却颇得 ...
984 次阅读|没有评论
“黄粱梦”和“万本位”
2019-3-16 15:38
黄米(黍)小米(粟)近乎同类,古人管黍米叫黄粱,是细粮,黏滑易咽。百姓只能吃“粗砺”的粟米饭,用杵臼只脱一道壳,有不少瘪粒粟和稗子,涩到没法下咽。富贵者“食之粱肉”,百姓只能做做“黄粱”梦。 “肉食者”代称贵族,透露了粟食来自肉食匮乏和饥饿。游牧的西方全民都是肉食者,中餐跟中华文化都从远古就走上 ...
1323 次阅读|没有评论
音同义同,语文基本规律之一
2019-3-16 13:06
我观语文久矣,发现一个规律,即音同义同律。语文就是语言文字的缩称,口语中不能分割的意义单位称为词,如脑袋、苹果等;词被记录为符号就称为文字,例如口语中“脑袋”一词被记录为“脑”“袋”两个字。汉语文以单字词为基干,单字词再组合多字词,从而描述缤纷多彩的世界。音同义同指两个读音相同的字词,其含义也往往 ...
2532 次阅读|没有评论
诗的直觉
热度 1 2019-3-15 17:00
我认为,诗词,甚至文章,就是一种直觉的体现。就我所知,历史上就有诗谶之说,最明显的例子是唐朝初年 写出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那位年轻诗人,即宋之问的外甥。诗中流露出未来不可知的一种无 奈,结果预言了自己将死于非命的不幸。据说宋之问特别喜欢那两句诗,要求外甥让给自己,外甥不答应。宋 ...
1371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蓝色的血液
2019-3-15 16:27
印象中西方人似乎对蓝色多有偏爱。但是,既不太明确,也非常地不明就里。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即 著名的IBM公司,一直用深蓝色的IBM三个字母为公司徽符,其制造的计算机也喜用蓝色命名,如第一台与世界 象棋冠军对弈的人机大战所用机之名即名为“深深的蓝”,第二代再命名为“更深的蓝”。当时猜想,之所以 如此命名 ...
1444 次阅读|没有评论
男人世界里的女巫
2019-3-15 11:55
年轻的亚瑟国王被邻国的伏兵抓获。邻国的君主被亚瑟的年轻和乐观所打动,没有杀他。并承诺只要亚瑟可以回答一个非常难的问题,他就可以给亚瑟自由。亚瑟有一年的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一年的时间还不能给他答案,亚瑟就会被处死。 这个问题是: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连最有见识的人都困惑难解,何况年 ...
1742 次阅读|没有评论
记一次沟通
2019-3-14 21:27
常言说,世间最难做的事有两件 一件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兜里 另一件是把自己的想法装进别人的脑子里 用自己的兜装别人的钱,我做不到也不太想做 把自己的想法装进别人的脑子里,我最喜欢做 但是,我不喜欢自己脑子里被硬塞进别人的想法 今天,我就被人硬塞了一回,最后弄得又可气又可笑 下午,同事老哥叫 ...
1174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1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