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择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jwang989

博文

诗的直觉

已有 1388 次阅读 2019-3-15 17:00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我认为,诗词,甚至文章,就是一种直觉的体现。就我所知,历史上就有诗谶之说,最明显的例子是唐朝初年写出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那位年轻诗人,即宋之问的外甥。诗中流露出未来不可知的一种无奈,结果预言了自己将死于非命的不幸。据说宋之问特别喜欢那两句诗,要求外甥让给自己,外甥不答应。宋之问一气之下把外甥压在沙袋下闷死。那两句诗因而被后人称为诗谶,记得有一篇文章专谈过这一件事。诗的暗示性远非仅此一例。我了解较多的历史上的几位大诗人,在其代表诗(词)作中均暗示了自己的一生。

曹操的《观沧海》,诗分上下阙,分述静躁两种大海景象。曹操年轻时被人断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个断语与《观沧海》诗的意境何其相似?综观曹操一生,终未越出断语,几乎完全践行了《观沧海》一诗

杜甫年轻时登泰山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一诗句正是其仕途不顺,从未达峰而驻足山下仰望终生的写照。

李白成名作《蜀道难》,几乎是提前了三四十年的自我悼词。

诗人写诗,似乎冥冥之中有一只手把着诗人的笔尖自然流淌而来,这只能说是直觉。各国历史都遵循先诗后文的规律,可以说,诗、歌、舞、乐等朦胧性的艺术形式均以直觉为前提,其预言性无不超过文、语言等刻画性工具。这是世界文明进化的轨迹,概莫能外。

笔者毕业参加工作的当年,出差到敦煌,抽闲独游鸣沙山,写诗述怀如下。

天幂铺张起晚凉,鸣沙山头望敦煌。

华灯千户自天伦,明珠一串去河乡。

蛙声句句唱岸远,闲气丝丝拂耳旁。

久坐欲归还徘徊,客店梦回复谁赏?

当时写下 “客店梦回复谁赏”时,心中一震,感觉不妙,但已经往者不可追,只得如此。果然,至今笔者罕遇可与说梦者,以至于要与李白“花间一壶酒”同去孤傲。

2004年1月2日初稿,2009年2月11日修改,2019年3月15日定稿于兰州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0631-1167759.html

上一篇:蓝色的血液
下一篇:音同义同,语文基本规律之一
收藏 IP: 221.7.39.*| 热度|

2 chenhuansheng hmao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6: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