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il反面教材☆凤雏先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abaoski 鸿鹄焉知燕雀之志? 人贵没有自知之明!

博文

掌声响起 zz from 王小峰的博客

已有 4036 次阅读 2009-1-30 20:21 |个人分类:七嘴八舌|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评论, 反面教材

此文转自三联生活周刊王小峰的博客

 

        我很喜欢一首歌,叫《掌声响起》,最早是在一个盗版拼盘里听到的,那盘磁带真的不错,不知道是谁盗版的,1988年就有这样的眼光,几乎把我喜欢的台湾流行歌曲都收录进去了。据说,凤飞飞老师在第一次看到这首歌的歌词时感动的都哭了,对于从事舞台表演的人来说,这首歌确实道出了他们的一种心境。有一年我在工体看张帝演唱会,他唱了一首《小丑》,也挺感人,这首歌和《掌声响起》一样,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演艺者的辛酸。你有这样的感受,你就会感动,就会有这样的歌。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常看演出,那时候都是走穴,一帮人拼一台演出,歌手上台后,其实挺不会调动观众的,就知道玩命地唱啊跳啊,台下的观众特给面子,看你在台上挺辛苦,就不停地鼓掌,现场气氛很热烈。后来,港台的歌手来大陆演出,他们有个习惯,向观众要掌声。那时候在北方,港台明星市场不大,尤其是唱一些内地人不熟悉的歌曲,容易冷场。但是歌手很有经验,用各种方式调动观众的情绪,观众也禁不住挑逗,慢慢就配合上了。当歌手对着南边观众喊:“这边的观众来点掌声好伐啦?”然后跑到北边:“这边的观众来点掌声好伐啦?”观众稀稀拉拉鼓了两下,歌手显然不满意:“你们没有那边的观众掌声大,再来一遍,一、二。”我记得有一次看演出,歌手在台上如此这般要掌声,观众回给他的是嘘声。那时候的观众特实在,文明看演出,理智对挑逗。你死皮赖脸要掌声,才不尿你呢。所以把歌手弄得很尴尬,是谁我就不说了,丫现在还活跃在舞台上呢。我觉得歌手站在舞台上挺孤独的,听不到掌声就像现在一些脑残的人话里面不带“雷”“山寨”一样孤独。

        进入90年代,随着我们对港台文化日渐了解,那些大小星星们,慢慢都变成我们的偶像,他们再开演唱会,向观众要掌声,观众都特慷慨,这大概就叫“互动”,我在研究中发现,一场演出,要掌声的次数多少跟这个歌手傻逼程度以及他的观众傻逼程度成正比例。真正武林高手,杀人的时候从来不用兵器,甚至连手都不用抬,就抬抬眼皮对手就尸骨未寒了。一个真正牛逼的歌星,根本不用要。

       后来内地的歌手也学会了这一招,如果舞台四周都有观众,他可忙了,东南西北到处要,跟交警一样忙。我看就跟个要饭的没什么区别,叔叔大爷哥哥姐姐,给口饭吃吧。观众是歌星的衣食父母,多少也得给点。看在你把整个现场观众搞得鸦雀无声的份上,看在你对口型都没对准的份上,看在你把歌唱跑调的份上,就给你点掌声吧,不然多可怜啊。反正我遇到这样的歌手,绝对不会给掌声,要是我这样的人都去看演出,现场一定跟开会一样庄严肃穆,一定跟总理念政府工作报告一样。不过,据说以前开两会,主席讲话的稿子下面人手一份,都标好了在什么地方鼓掌,该怎么鼓掌,鼓掌多长时间,比如“掌声”“热烈掌声”“长时间掌声”“雷鸣般掌声”“全体起立经久不息的掌声”。

        在前苏联,斯大林讲话的时候,底下的人最头疼,你既不能先鼓掌,因为打断领导讲话,要被处理;也不能最后鼓掌,因为这样你当晚回家就会有克格勃找你,然后你可能就没了;鼓掌的时候你又不能先停,先停肯定立场不坚定,也要被克格勃找麻烦的。所以有时候斯大林讲完话,能鼓掌20分钟,跟张艺谋放电影之后观众的热度一样。其实大林同学那时候站在台上早就烦了。

        齐奥塞斯库在死之前开的那个会,他全票通过,台下鼓掌长达7分钟,比放一首《加利福尼亚招待所》的时间还要长29秒,但没几天丫就暴尸街头。这说明,在一个变态的政权下,掌声并不代表任何东西,每个人都会被迫发出最后的掌声,就像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一样。

        掌声,只能表示一种气氛,人们发自内心的掌声和不情愿的掌声区别一下就能听出来,发自内心的掌声,总体是没有节奏的,鼓的特别响,最初几秒钟,有些杂乱,但是人都是个喜欢找节奏的动物,几秒钟后大家很自然地找到整个节奏,就显得齐刷刷了。掌声中还带着欢呼声、笑声,而且结束是渐弱,那是人类表达幸福与快乐的最好方式。不情愿发出的掌声,不是特别响,一般停留在中频段上,而且节奏相当统一,其中不掺杂欢呼声和笑声,结束的时候很突然。如果你想听到这样的掌声,可参照近些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那里的掌声99%都是人工制造出来的。

        当我在80年代后期第一次从春晚听到人为掌声后,开始觉得挺傻逼的,干吗造假,节目好不好,观众看不出来吗?但后来我说服了自己,贵国是个造假大国,给掌声造假也是大环境使然。假如某一届春晚掌声都真实了,估计会很沉闷,那些烂节目没几个值得你鼓掌的,四个小时下来,过年的气氛没有了。只好想办法,于是就创造出一个新兴行业——领掌者。以前我写过,这类领掌类动物活跃于各大电视台的现场节目中,他是个指挥,负责活跃气氛,这样,节目播出来,才好看。从春晚及各类综艺晚会的效果来看,观众早就习惯好在虚假的掌声中了,这个跟听到拍马屁的反应是一样的——听着舒坦。

        问题是,为什么观众不爱鼓掌呢?是你节目难看。但是有领掌类动物帮忙,导演们慢慢就活在这种幻觉中了,觉得节目特好看,现场气氛特别好,对节目质量要求也就越来越低了,有“热烈”的掌声撑着,什么烂节目不能演呢。我担心的是,这些导演有一天变成齐奥塞斯库咋办?

        当我们都活在这样的声场当中,哪怕是假的,也都会慢慢习惯,当有一天没有人领掌,让观众自觉鼓掌时,我相信导演和演员都能吓死。天哪,原来观众的反应是这样。而且当观众习惯被要掌声和习惯被领掌,大概有一天就不会鼓掌了。

        一假遮百丑。只能说,假确实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后来电视台又找了一批志愿者举荧光牌,冒充粉丝。这一点被湖南卫视做到了极致,韩寒在博客里说他去湖南卫视做节目的经历,其实对很多人来说早就见怪不怪了,也就韩寒这种不乖的孩子出来捣乱。选秀最火的时候,有很多粉丝捧场,也有很多雇佣粉丝捧场。这些孩子都不大,一生当中能亲历现场直播的机会不多,但赶上一次还是造假,对这些孩子的世界观有什么影响,不好说,但至少他们以为,这样适度的造假是可以的,电视台都这样,我干吗不可以呢?以小见大,慢慢胆子就大了。难道真的要把这批孩子培养成政治家?

       其实张艺谋们安排《假唱祖国》并没有考虑太多,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至少他拍电影习惯了配音,至少民间艺术里面还有一种叫做双簧的形式,至于对两个孩子同时的伤害,相比起国家形象,那又算什么呢?说到底,还是造假变成了常态,觉得天经地义,于是就变成国际性造假了。还好,有个不解风情的陈其钢,我认为陈先生在揭示这件事的真相远远比那首《油和米》更应被载入史册。退一步讲,如果真要维护国家形象,干吗要刘欢唱主题歌呢,他的形象并不好,应该让梁朝伟站在前面动嘴,刘欢在后面真唱才对。选择刘欢,当然跟选择杨沛宜不一样,在刘欢身上造假不容易。我相信,《假唱祖国》在当时一定当成了创意的一部分,本来想投机取巧,结果被取笑。当然这事过去了,并且造假天天有,但如果不重视,从假唱祖国就能变成假蛋白质祸害祖国。

        让掌声想起来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但让掌声真实响起来的确很难。《掌声响起》这首歌可能无数歌手唱过,我只相信,凤飞飞唱的时候落泪是真实的,因为她听到的掌声是真实的。如果我们的歌手都活在虚假的掌声中,可能有一天哭的功能都会退化,只能在面对媒体作秀说假话的时候练习泪腺功能了,可是泪腺功能恢复了,又不会说人话了。哎呀,真让人操心。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0147-212224.html

上一篇:解脱 zz from 魔术师刘谦的博客
下一篇:如何化
收藏 IP: .*| 热度|

1 iwesun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4: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