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bing18771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bing187717

博文

老前辈那里值得学习的太多太多

已有 3443 次阅读 2015-4-24 18:20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style, color, 老前辈

  前些日子,收到我尊敬的老师的疑问回复,提及了隋鹏程这位本专业的老者,仔细查来,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小辈学习的地方,下面借刊发于《现代职业安全》 2004年07期 的一篇报道,来了解、学习这位老人!

“誓助劳工多康泰”——中国安全软科学开创者隋鹏程

邱成  张沉  

  隋鹏程, 1930年6月生。1948年参加革命,1952年在东北大学采矿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晋升为讲师,1979年晋升为副教授,1983年晋升为教授。1984年调入劳动人事部任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1987年任劳动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在调入劳动部劳保所期间,因创建“安全科学”的需要,一直在兼任东北大学教授。现在已经离休,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安全世家好掌门

  因事先有约,隋鹏程教授知道我们是安全专业媒体的记者,就像久别重逢一样,我们在一阵嘘寒问暖声中,被迎到了书房。
  书房的西墙几乎被一排放满了书的大书架占满,东墙挂着隋老自题的咏志抒怀的书法作品,隋老的博学和多才多艺,已尽在这不言之中。北窗下一张旧式大书桌,放得很讲究,这是一种职业性的讲究。书桌临窗,以利采光,仅此谈不上有什么讲究。但以家中窗户面北的房间作书房,这就是讲究之所在;因为窗户向北,光线柔和自然,尤以书桌之左侧近窗而斜放,这样,不仅光源充足,还消除视域范围内的阴影,极有利于保护以右手伏案的人的视力。难怪老人早过古稀却明眸如童。看来安全与卫生,无论于生活还是工作,都有很多需要讲究的地方。
  没等我们提问,隋老就先划了一个框:“你们来访,我很高兴;但我不同意把这事与我的家人联系在一起。我希望你们向读者介绍我的学术成就,使它能更好地为安全生产服务。”
  按计划,此次采访,是本刊今年的一个重要选题的正式启动。隋教授是咱们中国一个特殊家庭的核心人物。因为隋家两代有五位成员搞安全,堪称“安全世家”。这在咱们中国为数甚少,这里面一定有很多故事,这些故事对安全工作者一定会有所启发。因此,“安全世家”也就成了我们的选题,隋家也就成了我们这一选题的首访对象。无奈,老人不同意,出于对老人的尊重,我们就只好一改初衷,换角度而为之。

名不虚传
  隋老开朗,健谈,不用我们提问,便滔滔不绝地说开了。他指着书架说:“这书橱里的书,就是我一生的心血。这对我个人来说,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但愿它们能帮助工矿企业少死几个人。”老人随手抽出几本给我们看,有《安全原理》、有《企业安全生产科学管理》、有《中国矿山灾害》等等。事前我们在作采访准备时了解到,几十年来,老人出版了《现代安全管理》、《劳动保护技术全书》等专著28部,发表学术论文64篇;为在中国建立安全教育新体系,促进“安全科学技术”为一级学科,在厂矿建立安全管理新体制做出了突出贡献。采访中,我们颇感名不虚传。
  多少年来,他坚持深入工矿现场搞调研,并广集中外事故信息,悟出大幅度降低伤亡事故的治本之道,是开展安全科学的理论研究。只有从人流、物流、信息流,管理层、社会、环境等多方面,追踪造成伤亡事故的本质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用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建立起一套安全生产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厂矿企业的安全面貌。

开创安全科研新局面
  “安全科研,是为了少死人。哪怕少死一个人,就是累死自己也够本。何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使千百万人安全健康,何乐而不为呢?”隋老用浓重的东北口音,掷地有声的说着这些现在很少能听到的话,但听得直让人点头。
  为了搞好科研,隋老总是往井下跑,感受做矿工的滋味,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常常废寝忘食,以致患上严重的胃出血,曾三次在井下发病,大口吐血,生命垂危。隋老说:“现在想起来还是值。因为没有当时积累的现场经验,就不会有后来的向系统安全过度的基础。”
  在建国40周年时,安全科技攻关项目尚未纳入国家科研计划,当时已年近花甲的隋教授忧虑万分,深感责任重大。他立志打破现状,要开创安全科研的新局面。于是,由他主持编写了《中国2000年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发展预测与对策》,其中所列45项急需攻关的课题,大多于1990年,就纳入第八个五年计划;紧接着又把“安全生产专题”纳入《中国中长期(2020年)科技发展纲要》,这些在“八五”、“九五”重点攻关项目中已鉴定、验收了20余项;“十五”也依此《纲要》立了多个重点攻关项目,科研经费从几十万追加到几千万,并受到国家科委的表彰,荣获劳动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揭示安全原理

  隋老全面研读了世界产业革命以来,关于安全管理的各种论述,总结了国内外各类事故的经验和教训,从理论的高度揭示出“事故致因的八项原理”,即 “事故因果论”、“能量转移论”、“扰动起源论”、“人失误主因论”、“管理失误论”、“轨迹交叉论”、“综合致因论”以及“系统安全论”。1991年,他在其专著《安全科学技术辞典》中,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标准的现代汉语,把用得很乱的安全名词术语,作了规范,严济慈还为该书的问世写了序言。
  隋老说:“我的得意之作是揭示了安全科学的内涵,但我仅仅搞了其中的一部分。”隋老认为:“安全科学的建立,不是用一个名称去占一个位置就完事,不能只是一个空的框架,要有内涵,要名副其“实”,这“实”就是学科的理论基础——事故致因的各项原理。”
  隋老积极支持创建安全科学一级学科,1981年,在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关于学科体系问题的第一次讨论会上,他做了《劳动保护是一门综合科学——略论劳动保护的科学范畴和任务》,这是我国论证学科体系的开宗明义之作。此前,“安全技术”只是大学采矿专业的一门课,而且经常被减掉;工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也是把工伤事故原因,简单地归咎于工人“违章作业”,管理人员“违章指挥”,使重特大同类事故频繁重演。同时,还指导编写了《中国图书分类法一一劳动保护图书分类》,使安全书刊在1987年单独上架,为安全科学的发展奠定了文献基础。
  1990年和1991年,隋老先后在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了《我国安全科学之兴起》和《安全科学及其发展方向》两篇特稿。接着,又在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会成立大会上,以该会理事及组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的身份,做了大会学术报告《安全科学与社会发展》。 扩大了安全科学的社会影响。
  正因为这些,隋老才被同行誉为中国安全新学科的奠基人和安全软科学的开拓者,并于1993年、1995年两次被劳动部提名上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为工人安全健康而奋斗终生

  “个人经历铸成了自己为工人安全健康奋斗终生的人生观。”隋老与职业安全的缘分可追溯到上大学时所学的专业,曾学化工,后改学采煤。学化工得知化工生产的危险性,学采煤常见矿工命悬井下。毕业后留校任教,又因为组建安全教研室,经常参与处理在当时需要保密的人身伤害事故,这样的机会唯采煤专业才有,而且个人还必须是中共党员。后因环保兴起,欲改攻环保。这事,他的老师关绍宗表示反对,对他说:“矿上不还在死人吗?冶金部不还给你科研经费吗?课程如何改变你不要管,搞安全为矿工应当坚持下去。”
  从那时起,他就立志消除产业灾害,为职工安全健康奋斗终生。
  在以后的若干年里,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安全教学和科研岗位。即使因政治运动而离开,但更坚定了他献身职安事业的决心。他在下放到龙凤矿当木工的一年里,不仅目睹了矿工的危险与艰辛和默默的贡献;自己也曾在井下遇险,幸亏得到有经验的工友相救,才捡回了一条命;事后,那位工友关切说:“教书你行,采煤我行。”回报工友的救命之恩,成了隋鹏程当时搞安全科研的动力;但被救的过程给了他许多启示,尤其是工友的话使他想到,井下自救与互救,是一门既有研究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学问。是啊,为什么有经验的矿工不仅能自救还能救人呢?
  为了找到改变井下安全状况的可靠方法,隋鹏程又在恒仁铅矿、青城子铅矿搞了5年科研,积累了丰富的井下经验;加之为修订安全规程,在湘潭锰矿、湖南锡矿山、江西浒坑、下垅钨矿、安徽铜官山矿、湖北大冶等地作了大量实测。并集多年在辽源矿务局、阜新矿务局、鹤岗、鸡西等煤矿带毕业生实习的经验,加之有兼任冶金部安全局局长的科研秘书的经历,常随领导在辽宁、江西、湖南、广东各矿检查工作,获得了大量的矿井事故的第一手资料,积累了现场安全管理的实际经验,掌握了现场处理事故的技能。他为了收集这些宝贵的科研素材,总是眼见为实,现场实测,绝不道听途说。
  拉开现代安全管理序幕 ¥ 的确,在工矿的经历、现场的实践经验和井下的科研攻关,使隋鹏程对传统安全管理的体验越来越深。这期间,一个念头老是在他的脑子里萌动:“变安全的传统管理为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因此,他提出了“五项改革”建议,从1979年到1989年间,他一直主张这项科学措施。与此同时,这些积累又催生出一篇堪称是划时代的论文,即《展望劳动保护管理现代化》。该文发表后,劳动保护杂志有这样一段评语:“由隋鹏程教授撰文开始,刊物拉开了宣传劳动保护,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迈进的序幕。”
  后来隋老将日、美、俄现代管理科学和安全科学的交叉点引入教学,使中国有了现代安全管理的新观念,为建立中国安全软科学奠定了基础。1984年6月,应劳动人事部部长赵守一的邀请,隋老写了一篇《劳动保护管理现代化的展望——试论安全管理体制的改革》。赵守一阅后批示:“这是个人才,建议党组任命隋为劳动保护研究所所长。”就这样,隋老调到了北京。
  调到北京后,出国考察的事多了起来。一次,隋老带队在日本的一家企业参观考察,日本同行以为来的这些中国人仅仅是兜兜风而已,不把中国同行当回事,连一般的客套都没有,更谈不上当宾客接待了。隋老十分在意日本同行的傲慢,参观完了,日本同行想试试隋教授一行人,假言征求意见。隋老抓住机会,把所发现的关键问题,用极不情愿使用的流利的日语一一道出,并指出这在中国都不是问题,为何在贵国还处于认识的盲区。一席话使日本同行刮目相看,其形态几近五体投地。末了,在场的日本人以最隆重的礼仪,夹道欢送中国同行离去。可见隋老的风范,其求真务实,不卑不亢,为中国人争足了面子。

桃李满天下

  “安全管理必须走现代化之路,现代化不单指计算机,我们的安全管理现代化要体现在与国际接轨上。要建立现代安全管理体系。研究出行之有效的,可行的管理措施,而且要让干部工人都能够接受。”
  隋老认为,当前传统的安全管理尚未完全走下历史舞台,现代安全生产管理还没被重视。大张旗鼓宣传现代安全管理,培训现代管理人才,普及预防事故的基础理论是当务之急。隋老说:“现在有很多事确实让人着急,就说这常用的名词术语吧,连专业人员都不假思索的乱用。可见普及安全知识的迫切性。”
  隋老是搞教育出身的,桃李满开下。调到北京之后,也一直在培养研究生,他所带的研究生如今成为国内知名安全专家的也不乏其人。在安全工程继续教育中,他为12个产业部门、30个省(区)市培训了安全专职干部3万多人。
  隋老说,安全监管人员一定要有这样的品格:愿为少死几个同胞弟兄而奋斗。他时常以此自勉。当我们问到他的学术有没有传人时,他说“有啊,东北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陈宝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还有我小女儿隋旭也是,她现在是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的理事。”

壮志未酬,离而不休

  “遗憾的是,我研究的东西,还没有广泛地发挥作用,真的挺难受。”隋老说:“现在事故很多。全国工矿、交通每年因事故死亡13万多人,各类事故和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数千亿元。伤亡事故众多不仅涉及“人权”名声,在国际上影响不好;在国内也会激发社会矛盾。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一人工伤死亡至少影响三个家庭六个中老年人,使其难以承受悲痛之苦。”
  隋老在职的时候,就特别重视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他为10几个工厂矿山建立了“系统安全分析”、“风险分析”、“安全决策”等现代安全管理体系;帮助众多厂矿掌握事故预测、危险预警、安全评价等系统安全管理措施,为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做出了显著成绩。
  当年,我国矿山尘肺病人占全国病例总数33%的严峻形势,使隋教授食不甘味,经过努力,他终在工矿企业通风防尘的研究中,取得了10几项研究成果。为此,1961年冶金部组织开展了矿山综合除尘会战,目标是使井下空气中,粉尘含量达到标准(每立方米空气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小于2毫克)。
  他曾推翻了某地下发电厂原来的通风设计方案,重新设计该厂的通风系统,不仅改善了地下作业的劳动条件,而且为国家节约了几千万的投资;他所著的《地下工程通风空调》一书,至今仍是大学“地下建筑工程专业”的教材。
  现在,隋老离而不休,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遗憾。近几年又为国内10几个油田和炼油厂,开发了“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的审定程序。
  有媒体评价说,50年来,隋鹏程为在高校筹建安全软科学专业,为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建设,为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的建立,为创建安全科学一级学科,为中国安全科研纳入国家中长期规划,为安全继续工程教育,为减少工伤事故和尘肺病呕心沥血;他目前仍担任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顾问,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

世纪之春,赋诗言志 

  隋老的故事没法讲完,这篇稿子也没法结尾。好在隋老给我们念了一首七律,是他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作的,就让这首诗接着讲述这个故事吧:“少小习武万泉园,青春伴读沈抚间。卅年受业南湖畔,夕阳踏雪古地坛。逆旅过客增马齿,坎坷执著撰安全。誓助劳工多康泰,持续发展卒马前。”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953670-884890.html

上一篇:品名家之言,想安全之事——安全名言精选43句
下一篇:消防安全靠自己,都教授陪千颂伊,没空来救“来自火球里的你”
收藏 IP: 119.97.196.*| 热度|

3 徐翊忠 佟正堂 耿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6: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