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朝胜观察391:风

已有 2729 次阅读 2011-6-27 14:03 |个人分类:东鳞西爪|系统分类:生活其它|文章来源:转载

朝胜观察391:风

左朝胜

(科技日报,2011,6,24)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旋律,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水土,每块土地有每块土地的种苗,每种文化有每种文化的神韵……古今中外,穷富大小,历史造化,各有千秋

  说今夜台风“海马”要在广东登陆了,朝胜赶在“海马”登陆之前,乘飞机抢先在广州“着陆”了。飞机正点着陆,本该如此的事儿,反倒让人觉得像占了便宜似的,这季节飞机不正常才像是正常的。

  大学生毕业典礼上,请校领导致辞是正常的。南京一所大学偏偏请了60岁的宿舍管理员吴阿姨致辞,这让人觉得反常了。更加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吴阿姨不足800字的讲话,竟被学生热情的掌声打断了11次!

  她说,“我在学校干宿管员已经十年了,十年来,我把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我喜欢他们经过时,都会喊一声‘阿姨,您好!’”就这几句朴实无华的话,已经赢得了满场掌声,不少人眼圈红了。

  “在学校作为宿舍管理员,我看到学生经常打游戏、上网夜不归宿、睡懒觉‘翘课’,我都忍不住要唠叨一下。因为我觉得父母用血汗钱供养你们读大学更不容易,大家应该集中精力、认真学习,早日成为有用之才。”4000多名身穿学位服的学生为之动容,全场寂然。

  “最后,阿姨把抄写在29栋的宿舍门口的几句话送给全体毕业生: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掌声雷动,吴阿姨管理的29栋宿舍楼的学生们齐刷刷起立,打出了“吴阿姨,我们爱你!”的大红横幅。

  楼管阿姨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盖过了领导,似乎不正常。但是阿姨讲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情真意切打动学生,当然也就正常了。老百姓心中有金子般的闪光。

  不久前,妻子要回陕西安康老家为四十多年前因脑溢血去世的父亲迁坟。我未见过这位岳父,只知道他是个厨师,为人处世德高望重,是个“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连续多年被评为劳模。妻子说,她小时候经常给爸爸送饭。这在今天看来不正常,哪有从家里给饭店厨师送饭的。爸爸每次吃饭都留下一半,放在炒菜的锅边,锅里炒菜时的油溅在饭上滚热喷香,孩子们最喜欢吃爸爸的“剩饭”。身为大厨师,居然经常半饥半饱,利用“职权”也就是炒菜时溅出来的一点油星。这会让今天的许多人大惑不解,我明白这是千金难买的家风。凭着这家风的硬气,岳母36岁守寡,靠着当旅馆服务员的微薄薪水,含辛茹苦地把4个孩子拉扯大,今日子孙绕膝其乐融融。我为从未谋面的厨师岳父写了一副挽联,刻在了石碑上:

  善烹小鲜,能治国乎?民间几多尧舜禹;

  终积厚德,早齐家也。天地一脉真善美。

  类似厨师岳父这样的老百姓,在那个时代有很多。那是个“狠斗私字一闪念”的时代,人们都高度自律,没有今天这么多的贪官。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旋律。

  今天的时代旋律是什么呢?楼管阿姨的致辞自然是个动人的曲调,但能否与其他的声音和谐共鸣呢?被楼管阿姨“当成自己孩子”的大学生中,也会有药家鑫。

  在美国大使馆签证的长长队伍里,就有不少孩子。很不幸,朝胜也排在这支犹如九曲回廊的队伍里。因为8月份要参加一艘大洋科考船采访,最后到夏威夷补给。朝胜是以随船补给的身份上船,所以采访就不能叫做采访,而叫“照相”。

  美国大使馆和别家不一样,每一个去美国的人都必须到大使馆见上一面:面签!签证约定见面时间是15:15时,瞧瞧,有整有零看起来很笃定。有知情朋友提醒我,早去会儿吧,准排大队!结果,早去了一个小时,还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

  签证官问:“去美国干啥?”朝胜答:“大洋科考,随船补给?”“去过吗?”“没有。”“做什么?”“照相。”“什么文化?”“大学。”“恭喜你,通过了。”

  虽然顺利面签,仍然有种不舒服的感觉。身后有夫妇两人带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来“面签”,小女孩又累又困眼光呆滞。父母找个地方让小女孩坐下,自己绕着圈儿排队。更多的是许多中学生,一群一群地挤着签证。看着坐在窗口里的签证官,也是手翻眼看口问的忙个不停,很难知道谁会被拒签。弄得大家多多少少有点“提心吊胆”,不由自主地就生出来些许“恭敬”。还没到美国呢,就弄出点下马威。如果不是工作需要,真懒得跑这儿排大队。想想,成群结队地飞到美国留学的孩子们,经历了这一关,再在美国读几年书,最后还会剩下多少中国的“百姓情怀”?他们可能就是中国未来的精英啊!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旋律,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水土,每块土地有每块土地的种苗,每种文化有每种文化的神韵……古今中外,穷富大小,历史造化,各有千秋。

  窗外,一夜无雨。“海马”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459650.html

上一篇:如何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下一篇:一个美国化学家的窘境
收藏 IP: 168.160.20.*| 热度|

1 吴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0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