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真正的科学家想要的,也是时代所急需的——读《科学家想要什么——那些在冰山星海间追梦的人》有感
热度 2 陈怡 2024-1-4 11:05
袁钧瑛院士在实验室。图片由袁钧瑛提供。 《连线》杂志创始主编、网络文化观察者 凯文·凯利曾经写过一本书,叫《科技想要什么》。他在其中探讨了人与科技的关系,认为作为整体的科技是有生命力的系统,技术的演化和植物、动物、原生生物、真菌、原细菌、真细菌等6种现在人类已定义的生命体的演化惊人相似,而且 ...
5118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运维能力持续提升,助力科研去伪存真——“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2023年共搭载146人下潜187次
陈怡 2024-1-2 00:59
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深海所)主办,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考古中心)承办的“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用户科学指导委员会2023年度工作会议近日在北京举行。 深海载人潜水器应用场景更加丰富 科技部相关司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 ...
4622 次阅读|没有评论
奥本海默如何成为奥本海默?——凯·伯德等人在沪分享美国“原子弹之父”的胜利与悲剧
热度 1 陈怡 2023-12-21 02:22
诺兰电影《奥本海默》迄今票房已超过9亿美元,成为影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奥本海默这位被杨振宁称为他所见过的世界上最聪明、性格最复杂,而且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随之重新进入大众视野。12月14日晚,电影原著《奥本海默传:美国“原子弹之父”的胜利与悲剧》(以下简称《奥本海默传》)作者之一凯·伯德在上海图书 ...
5970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没有受过科班教育的他,如何成为沪上科技记者标杆?
热度 3 陈怡 2023-11-28 10:26
科技传播和科普创作是一个不断传承、发展的过程。在日前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上海市科协、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承办,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上海市科技传播学会、上海科技报社协办的“加强作品评论,繁荣原创科普——姚诗煌科普作品研讨会”上,20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媒体人围绕有“上海科技记者标杆”之 ...
5823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3
什么是高级科普?——读《文汇报》高级记者姚诗煌老师作品有感
热度 2 陈怡 2023-11-26 00:36
认识姚诗煌老师大约是在2008年前后,真正开始有交流,则是在2019年初《中国高铁丛书》出版后,我读到姚老师撰写的《高铁经济》分册。作为一本好看的高级科普作品,《高铁经济》在可靠的事实和数据之外, 以鲜活生动的语言呈现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现场,如:“ 有了交通的便捷,原创设计研发人才也开始从天津、石家庄、西 ...
3488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世界顶尖科学家碳大会呼吁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供给
陈怡 2023-11-9 12:37
宇宙中没有哪种元素像碳一样,让人类如此仰仗又深感纠结。碳构成了生命,参与着生态循环,但它还有另一面: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大量化石能源的燃烧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显著上升,带来了气候问题。采取气候行动、实现迅速而深远的变革已迫在眉睫。联合国敦促各排放大国将实现碳中和目标提前到2040年 ...
1769 次阅读|没有评论
奶爸也可进入科研生涯最高产阶段?——世界顶尖科学家“她”论坛聚焦社会如何支持女性投身科研
陈怡 2023-11-6 23:54
科学探索的历程得益于多视角、多元化而形成的创新与活力,女性的智慧与力量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2023年诺贝尔奖得主中有4位女性获奖者,在诺奖历史上显出较高的“她”比例,体现出近年来越来越多杰出女性走到科学舞台中央的趋势。2023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生命科学或医学奖得主,英国剑桥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名 ...
3863 次阅读|没有评论
“年轻人不要满足于重复的工作,哪怕它们能让你发表Nature论文”
陈怡 2023-11-6 00:05
“27岁时的我刚评上教授,正处于人生非常美好的一段时光。但当时我研究了一位化学家,觉得我好像再也不可能超越他,也无法根据我在实验室中得到的经验去创造更好的成果了。这种不适感促使我踏上了探索之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之路。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当时的这种不适感,也许后来我就不会成功。所 ...
3991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中国制造如何再出海?
陈怡 2023-10-23 18:08
10 月18日至20日,由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主题为“前沿科技的融与创:情报驱动未来”的上海重点智库论坛——2023竞争情报上海论坛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 借助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作为上海市重点智库、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等职能多年积累的前沿 ...
2027 次阅读|没有评论
流拍的当代艺术名作和经久不衰的《向日葵》
热度 2 陈怡 2023-10-7 01:43
2014年,上海收藏家刘益谦 先后花 2.8 亿 购得一个鸡缸杯,据称是明成化年间传世的 3 件斗彩鸡缸杯 中的一件,当时在文化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沪上博物馆研究员和媒体皆有为之作注者,而另一位收藏家马未都却表示:刘益谦花 2.8 亿买的鸡缸杯,他在地摊上讲讲价,花 200 块 可以 ...
6804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2 19: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