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深海所)主办,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考古中心)承办的“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用户科学指导委员会2023年度工作会议近日在北京举行。
深海载人潜水器应用场景更加丰富
科技部相关司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海南省深海技术创新中心、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等机关领导及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相关领导出席会议,用户科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翦知湣院士等9名委员,以及2023年度参潜用户单位、技术支撑单位和“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研制总体技术单位、运维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参会代表听取了潜水器运维单位——深海所关于“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2023年工作、2023年开放应用情况及2024年初步下潜计划的汇报。考古中心和深海所相关专家、学者分别做了主题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第一、二阶段考古调查”“奋斗者环大洋洲科考”“4500 米级狮子鱼 ROV 简介”的大会报告。
主会场之外,为进一步推进载人潜水器用户间的合作与交流,此次会议同时增设了“科学应用”“技术应用”和“特种应用”3个分会场,来自9家用户单位和技术协作单位的专家学者分别就潜水器应用情况做了11个学术报告。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深海勇士”号已累计下潜646次、搭载300人下潜,其中2023年度已下潜121次、搭载94人下潜,新增首次下潜单位10家;“奋斗者”号已累计下潜222次、搭载126人下潜,其中2023年度已下潜66次、搭载52人下潜,新增首次下潜单位8家。两台载人潜水器本年度已合计完成共187次下潜,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只有走进深海才能探明海洋”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徐翠玲在2023年12月搭乘探索二号TS2-30-3航次初探深海冷泉后表示,自己从研究生时代起,就开始了冷泉的调查研究工作,十几年来,见证了冷泉领域调查技术和科学理论研究齐头并进的历史。“在早期阶段,用传统的重力柱、箱式采样和拖网方法,费时费力,往往几十个站位才能取得几个有冷泉活动迹象的样品;在中期阶段,深部拖体、ROV等技术的应用,才获得了冷泉的视频资料,有了第一次直观的感受;而现在,载人深潜器的应用,无疑已将冷泉调查推动到一个高峰。精确采泥、采水、采生物、测深侧扫、布放回收仪器,这些都是冷泉调查研究的必备技术,而在‘深海勇士’号这里都实现了。”除了圆梦深潜外,她也很高兴和船上聚集的众多冷泉研究者进行交流,从中了解到,有人尝试用水听器倾听冷泉冒泡和生物交流的声音,有人打算解译冷泉生物的基因密码,有人想用碳酸盐岩还原冷泉的活动历史,而她本人也将继续用流体地球化学方法,追踪冷泉泄漏流体的源汇过程。
该所的另一位科研人员曹红也表示,“探索二号”母船及“深海勇士”号团队的作业能力和工作效率让人赞叹。此次深潜经历以及和船上科学家们的互相交流学习,让她对冷泉系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强烈地认识到深海探测装备,尤其是载人深潜器对于深海调查的重要性,“只有走进深海才能探明海洋”。
深海所的科研人员陈万利则在亲身实践后总结:“本次在海马冷泉冒泡点3,3位老师根据冒泡区的现场观测,选择合适位置进行仪器海试、沉积物和底层水的采集,仅用3个潜次便科学、高效、圆满地完成了3个科学目标。再者,科学家对现代海洋深处的了解仅是通过机器取上来的样品,载人深潜实现了科学家对海洋深处的现场观测取样,实地考察经验也为以后的科学研究的去伪存真起到了关键作用。”
用户科学指导委员会和相关领导及用户单位代表对“深海勇士”和“奋斗者”号2023年的运维作业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两台潜水器持续保持世界领先的运维水平,不断根据新的应用需求进行能力提升和拓展,支撑了我国深海科考、装备海试、深海考古、应急搜寻打捞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据介绍,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未来将依托载人和无人深潜装备,组织更多国内外联合科考航次,深入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并在潜水器用户科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将用户委年度工作会议打造成为一个面向“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科学应用的沟通和交流平台,促进我国深海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装备应用发展。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