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分子氢和抗衰老学习笔记之四

已有 609 次阅读 2022-10-12 02:5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分子氢和抗衰老学习笔记之四

健康和医学方面的治疗潜力。

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简单的基于高效抗氧化剂产品和方法来延缓或停止老化过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氢(无论是作为气体还是溶液)具有清除和选择性灭活活性氧的能力,这表明它可以发挥保护作用。在含有分子氢的水中每天沐浴3个月,可以降低氧化还原电位并增加人类皮肤的弹性。皮肤的氧化还原电位随着阳光照射和衰老而增加。这表明氧化还原电位的降低可能具有抗衰老作用。

大量研究报告表明,氢具有抗氧化功能,可防止氧化应激损伤。然而,基于这些效应,目前尚不清楚氢是否能延长寿命。分子氢通过选择性地减少细胞毒性氧自由基而起到治疗性抗氧化剂的作用。氢作为治疗性抗氧化剂的非特异性机制使其在广泛的医疗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治疗潜力,大量临床前数据以及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都表明了这一点。本综述概述了氢在衰老和健康应用以及医学应用中的治疗潜力,包括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和溃疡、代谢紊乱、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抗癌作用、辐射毒性和顺铂的副作用),重点介绍了临床数据。总的来说,这篇综述表明氢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抗炎症和细胞保护剂。

人体皮肤中稳定的脂质过氧化产物:检测、紫外线诱导的增加、致病重要性

        氧向水的还原一次通过一个电子进行。在线粒体呼吸链中,复合物IV(细胞色素氧化酶)保留所有部分还原的中间体,直到完全还原。然而,电子传输链中的其他氧化还原中心可能将电子泄漏到氧中,部分地将该分子还原为超氧阴离子(O2-*)。尽管O2-*不是强氧化剂,但它是大多数其他活性氧物种的前体,并参与氧化链式反应的传播。尽管存在各种抗氧化防御,线粒体似乎是这些氧化剂的主要细胞内来源。Turrens描述了活性物种的主要线粒体来源和进化来防止所有线粒体隔间氧化损伤的抗氧化防御。还讨论了线粒体氧化剂稳态浓度增加导致的各种生理和病理情况。

    活性氧物种的线粒体形成。线粒体药物治疗衰老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线粒体相关条件有蛋白质转换在线粒体维持中的作用,特别强调神经退行性疾病。

大量证据表明,分子氢由于其抗氧化和/或抗炎作用而具有有益的血管效应。因此,富氢水可能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抗衰老饮料。分子氢由于其抗氧化和/或抗炎作用,具有有益的血管效应。因此,富氢水可能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抗衰老饮料。本研究考察了氢on对内皮细胞衰老的影响,并阐明了相关机制。方法结果:高纯氢气发生器产生富氢介质。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与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恶英(TCDD)在正常或富氢培养基中孵育不同时间。富氢培养基中的基线氢浓度为0.55±0.07 mmol/L。该浓度逐渐降低,12小时后在培养基中几乎检测不到氢。TCDD暴露后24小时,经TCDD处理的HUVEC显示8OHdG和乙酰p53表达增加,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NADH比率降低,Sirt1活性受损,增强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然而,在富氢培养基中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没有表现出这些TCDD诱导的伴随Nrf2激活的变化,即使在培养基中检测不到氢之后,也可以观察到这种变化。白杨素是一种Nrf2抑制剂,可消除氢on对HUVEC的保护作用。

Hara等人提出氢通过Nrf2途径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持久的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即使在短暂接触氢后也是如此。因此,富氢水可能是一种延长寿命的功能性饮料。

氢气处理延长体外骨髓多潜能基质细胞的复制寿命,同时保留分化和旁分泌潜能。骨髓多潜能基质细胞/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细胞治疗是再生医学领域的一种有前景的方法。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低频率需要在收获后进行体外扩增;然而,这种操作导致细胞衰老,并丧失MSCs的分化、增殖和治疗潜能。氢分子通过选择性还原羟基自由基发挥器官保护作用。由于氧化应激是体内和体外促进细胞衰老的关键损伤之一,Kawasaki等人假设氢分子在MSC扩增过程中阻止衰老过程。添加3%氢气增强了MSC制备中集落形成早期祖细胞的保存,并延长了MSC的体外复制寿命,而不会丧失分化潜能和旁分泌能力。有趣的是,3%氢气处理并没有减少羟基自由基、蛋白质羰基和8-羟基脱氧鸟苷,这表明在本研究中清除羟基自由基可能不是氢气的这些影响的原因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59048.html

上一篇:分子氢和抗衰老学习笔记之三
下一篇:分子氢抗肿瘤学习笔记之一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