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机器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egming 北大要搞工学,搞机器人! 让智能控制实验室成为北大的品牌!

博文

本来只想招一个大脑,每次来的都是一个人!

已有 5730 次阅读 2011-3-14 23:39 |个人分类:研究生招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研究生, 一个人, 招生, 大脑, 指导

前两天,偶然在网上看到如下的文字:
 
“本来只想雇一双手,每次来的都是一个人。” 一个世纪前,亨利·福特曾如此抱怨。
 
一下子让我产生极大共鸣,真是太深刻了,我一直想表达类似的意思,终于遇到了一个恰当的比喻!于是就有了我这篇博文题目,一个改造句。
 
作为老师,总想招到最好的学生、最优秀的大脑。然而,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无论这个大脑多优秀,它也不能孤立而来,它必然是安放于某个人的头颅之内。你要招收这个大脑,就要招收拥有这颗大脑的这个人,包括他的躯体,他的四肢,他的性格脾气,他的所有社会属性。你必须接受这个整体,全部,不论你是否愿意,是否喜欢,甚至是否意识到。
 
正因为此,你才发现指导一个大脑是多麽的不容易。因为,你不是在和一个大脑打交道,而是和一个人。一个人真是太复杂了,你根本无法确切知道他每天都在想什么,干什么。你给他讲了很多,你也根本无法确切知道他到底理解了多少,认同了多少。最终一个大脑培养成才,简直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想到了这层意思,我反倒坦然了。我给我指导不好学生又找了一个非常合理的借口。
 
而类似的规律,其实是很普适的。很多东西是祸福相依,你往往只看到了事物美妙的一面就开始努力,经过奋力的追求,最终美妙的一面你得到了,但是同时丑陋的一面也不请自来了。或许这个时候你都会经受不住这种打击。
 
如何把事情看全面,是个永恒难题,永远你只能获得其中一部分观察,永远无法达到百分之百。而生活还要继续,就只能看你的运气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0463-422447.html

上一篇:清华的房子解决了,北大呢?
下一篇:只知其一等于一无所知
收藏 IP: 124.205.77.*| 热度|

11 曾庆平 杨秀海 赵星 文双春 张宏剑 梁建华 赵明 汪梦雅 zzjtcm lixuke2005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7: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