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延毕的好处是什么?
热度 1 邝宏达 2025-6-11 09:25
上岸的已经上岸, 剩下的就是延毕的了。 张三庆幸自己延毕, 熬到八年才毕业。 一点都不后悔。 自己本科同班同学李四, 2014年就毕业了, 依靠父母提供的资本, 在股市高点入场, 2015年碰上股灾, 把老婆本、买房本都输光了。 到现在还一蹶不振。 张三因为读硕,逃过一劫。 硕士同班的王五同学, ...
个人分类: 心理健康|958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博士生心理的话题太受关注了
邝宏达 2025-6-5 23:33
最近我选择的博士生心理话题太受关注了 接到两个出版社编辑预约书稿了 我知道,这是科学网平台的功劳 其次,自己做了一个微信公众号 这个也对学术传播有贡献 上上个星期,我做的“学术:水果减压”进高校活动 受到温才妃老师的专访 马上就要在中国科学报和大家见面了 我会再接再厉 开发更多的学术减压系列活动 ...
个人分类: 心理健康|1711 次阅读|没有评论
做有活力的教育
邝宏达 2025-5-11 22:05
这是师兄弟的一次对话: A: 师兄,发现学生很难教,给他们讲的,貌似完全不记得 B: 不要管那么严、那么认真,跟学生处好关系。不要死记硬背的考试,要更多地激发他们的专业兴趣,让他们投入时间自学,学会认真负责,这个对他们走出社会更有帮助。 A: 师兄说的在理,努力践行 A: 上课的时候关系蛮好,不过 ...
个人分类: 学术志趣|1368 次阅读|没有评论
加入博士生线上互助团体吗?
邝宏达 2025-4-12 16:30
我想组一个博士生线上互助团体, 通过这个团体给成员支持的同时, 不断培养像我一样能胜任线上互助团体的带领者, 以扩散和帮助更多不同学科专业的在读博士。 欢迎转发给在读博士/已毕业博士(可以成为带领者,我一个人的力量太薄弱啦) 参与投票或加入线上团体方式:微信扫码或搜索“科研中的心理与行 ...
个人分类: 心理健康|1361 次阅读|1 个评论
没有第一排的课堂,学生的反馈
邝宏达 2025-4-8 20:25
《创新创造心理学》,通识选修课,16学时。 不要有第一排坐满的心结,处处都是课堂。 老师给的限制非常少,靠小组互动讨论生成。 现在稍微成型的课堂结构是: 1.课前热身活动20分钟,由小组自选桌面游戏互动; 2.自学本节课的知识点,PPT,5 ...
个人分类: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199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拯救大学课堂第一排
热度 1 邝宏达 2025-3-26 09:21
继大学课堂的 沉默 后, 大学课堂的阵线一度退守, 现在已经完全退守最后一排, 退无可退了。(如下图) 【上图是我的两个课堂,我不做任何干预下的座位图】 【我不用规则强求他们,我告诉了他们我要 拍照留念 ,就是让他们看到】 我以为这是我的课堂,或者是思政课堂特有的现象。 但跟其他专业课老师交流后 ...
1822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为什么导师对我的指导和其他同学不一样?
热度 2 邝宏达 2025-3-20 23:33
参考文献:Boehe D .Supervisory styles: a contingency framework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016, 41(3):399-414. DOI:10.1080/03075079.2014.927853 在攻读博士的过程中,很多同学会有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导师对我的指导和其他同学不一样?”“ 为什么导师的指导方式因人而异?” 这其实涉及到导师指导 ...
个人分类: 心理健康|25850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2
师生共创教学课堂的尝试
邝宏达 2025-3-19 14:53
在桂电5年了, 这次终于实现了自己的,采用师生共创教学课堂的想法。 上个学期也开了通识选修课, 但是选课的学生太多,100多号人, 而且,教室是老旧的固定桌椅教室。 设计的师生共创教学也以失败告终。 这个学期要求课堂不超过60人, 实际报名48人。 太好啦! 我的《创新创造心理》就这样开始了。 第一次课, ...
个人分类: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1561 次阅读|没有评论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邝宏达 2025-3-18 09:19
我还记得初一的时候, 有几位刚刚中师毕业的实习老师, 有教英语的,有教语文的,有教数学的。 来我们班,有一位语文老师, 因为后来没留在我们中学,已经忘了名字了。 还有一位英语老师,留在我们中学, 现在能记得名字,叫陈英老师。 他们会教我们唱歌, 我记得就学了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回首过往 ...
个人分类: 学术志趣|1564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1 2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