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yunzha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anyunzhai

博文

 再读余秋雨

已有 3063 次阅读 2015-2-10 20:04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再读余秋雨--阅读的挑战

  常逛书店,但像万圣书园、西单图书大厦这样过于丰盛的书店却不常去。坐井观天能把视线内的天看得仔细,一旦跳出井来,把目光投向那个无边无际的存在,眼神不够使了,于是惶恐,有压迫感。可是老坐井里也不是个事,看着一片蓝蓝的天,就要做天外天这个蓝蓝的梦。近来想出个好办法,在路过的时候顺便造访,用网格化的方式,每次只逛某个区域。一个月前,在西单图书大厦,浏览了文学类的书,选中几本书,包括余秋雨的《北大授课》和《中国文脉》。

  阅读对于我,意义主要不在消遣,也不在谋生,而是挑战,通过阅读,发现自己的偏狭、无知,随即庆幸又给自己支离破碎的知识体系打了几块补丁。

  读余秋雨的书,挑战却提前到了阅读前。对他本人,他的作品,有太多的批评,让人嘀咕:有必要读他的书吗?读他的书,是不是表现出自己见识太低呢?

  对余秋雨个人的批评,主要是针对他在文革中的行为。他曾是当时上海红极一时的写作班子中的成员,余秋雨的本家余杰的《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据此言辞激烈地批评他。本人不太喜欢余杰的极端,但我喜欢的易中天、沙叶新等人对他的品行也颇有微词,2008年,汶川地震,余秋雨有“含泪劝告请愿灾民”,一文,要求请愿的遇难子女的家长识大体、明大理,意思是,别在救灾中添乱,各级政府会妥善解决建筑质量追责等问题的。可问题是:当代社会,公民不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主张吗?我们还要沿袭让官家为民作主、一切指望明君、清官的老路吗?少了来自民间的压力,行政部门能自然而然地纠正自己的过失吗?

  可是,就算余秋雨品行中不完美,就不该阅读他的作品吗?读过几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的书,作为出生于加勒比海、成名于英国的印度裔作家,他的作品有独特的视角、独特的关怀,生动的叙述中弥漫着哀伤、无奈,很耐读。可是他却被称作恶棍,因为他自私、小气,嫖妓、种族歧视、折磨妻子、奴役情妇。有必要因为他的不端品行而拒绝读他的书吗?胡兰成曾在汪伪政府任职,却写得一手好文章,余光中称赞说“胡兰成于中国文字,锻炼极见功夫,句法开阖吞吐,转折回旋,都轻松自如,游刃有余,一点不费气力,‘清嘉’而又‘婉媚’”,读他的书,欣赏文字、感受中国文化,也不等于认同他当年的政治立场嘛。经历过文革的人,有必要反思当年,可是,扪心自问,如果自己早出生几年,经历了那个年代,能表现得更好吗?我没这个自信,不能保证自己既能看得明白,又有足够勇气。而且,当年以余秋雨的名义发的文章,并不完全反映他本人的想法。

  不读余秋雨的另一个理由,是他的作品有硬伤,这硬伤主要还不是常识性错误,而是因辞害义的表达方式。以大历史为依托写文化散文,需要较强的驾驭能力,有失实之处可以理解。可余秋雨过于追求表达的清晰、语言的生动、情感的优雅,却让事情本身失了真。正如李书磊批评的“他下笔总是把背景和多种的成份删减得非常简单,把故事熔铸得很纯粹,纯粹得可以一无障碍地表达他强烈的抒情意向。而强烈的抒情意向往往也都十分弱,遇到哪怕是些微非抒情杂质都会顷刻瓦解,所以作者必须毫不犹豫将这些杂质排除”。不过,这只是说余秋雨的文化散文表达的主张有偏颇,但并非不可取。他的作品比文化学者的生动,比文学家的更富内涵,已经很不错了。阅读是个性化的,与个人的能力相关,自己喜欢,读就是了。

  

  再读余秋雨--儒生向远方去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是余秋雨在北大讲课的实录,曾以《问学余秋雨》为名出版过。

  这本以中华文化为题的书,大部分篇幅讲的是秦汉以前。在讨论文化时,时不时地转到对文化人评论上。他呼吁尊重文化人:“国民素质的提高,应该表现在对于精神等级的承认、梳理和守护,表现在大家对于高层思考者的尊重、保护和礼让。”。余秋雨把西方知识分子分为两类,一类是康德所说的“敢于在一切公共场合运用理性”的人;另一类源自法国,认为知识分子是能够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批判的人”,余秋雨欣赏前者,它比后者更与主流合拍,与中国君子的特点类似,比较中庸而不造成悲剧性。

  余秋雨认可文人相轻。他分析说,余秋雨分析说:文人间往往相互攻击。“中国的上层社会统制严密、地盘不大,因此精英分子大多表面斯文,实际排他,时时准备着互相攻击”,相比之下,“下层社会辽阔松散,无权可争,因此普通民众大多自食其力,又能在天灾人祸中守望相助。”

  好的文人不仅会被其他文人轻看,也未必被民众接受,“天下最优秀的农民,不一定有最好的收获。天下最优秀的工匠,不一定都能够让人们满意。”。所以余秋雨讲,作为真君子,不能迁就民众,而是要“以一种高水平的方式走得很远,再回头看看一路上被接受的程度,这也等于考察了百姓”,“在人民的接受度和我们的理想之间,就是真君子的立身之所。”

  文人那缺少慰藉,百姓那缺少理解,那就只好“生活在别处”了。从整体上把自己抽离出来,放逐到陌生之地,面对另一个世界。造就另一个天地,另一个自我。这个自我甚至与原来的自我也距离很远,有可能产生冲突,极少和解。

  近年来,余秋雨在国内外频频做文明之旅,“面对千恣百态的生态和心灵,学会感受、学会思考、学会表述”,这也算是种生活在别处吧。

  论语讲,有朋自远方来,余秋雨推崇,儒者向远方去。

  

  再读余秋雨--文化之旅

  《北大授课》的主要篇幅还是讲中国文化。余秋雨对文化传统做了如下点评。

  老子的学说过于彻底了,对现实社会来说,是一种理论假设。他用减法的哲学把中国人的思维引向简约、质朴。庄子更是凭借奇妙的想像力,意蕴丰富的寓言,得到了诗化的自由。

  孔子创造了一个可亲可爱的思维方式,以家庭伦理为基础进行社会结构的重建,由此,政治变成了自然伦理,而君子则作为这种社会的支撑,实践、引领和监督好的人格。中庸之道加上君子之道,是儒家的灵魂所在,也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所在。

  墨家代表社会底层,中国民间许多公认的品质并不完全来自儒家,似乎更与墨家有关。比如重诺言、行侠、仗义、朴素、牺牲精神等。墨子的兼爱、非攻就是博爱与和平,它更多反映底底民众想法。墨家的毛病出在极端化和权力化这两个方面。

  对屈原,余秋雨强调他生活在别处的心态。在政坛,没有明确政治主张的小人容易得到更多的盟友。屈原具有理想化的洁癖,所以心态上缺少弹性,但政治中难寻高贵和纯洁,孤独、悲愤下,投江也就不难理解了。苦难造就了屈原,但余秋雨在此也提醒,过度坎坷会毁坏一个人的人格。

  对佛教传入中国,余秋雨总结出四条理由:第一,别的学说虽然也会涉及人生,却不会集中地关注人生。只有佛教,全部聚焦于人的生、老、病、死,研讨如何摆脱人生苦难。第二,佛教经典很多,教义很深,但基本立论却干净利落,鞭辟入里,不像其他学说那样绕来绕去说不透彻。第三,佛教因戒律明确,为人们显示了参与规则。第四,佛教有一个严整而可以辨识的弘法团队,他们有序、集中、大体统一、代不绝人,成了佛教教义的人格示范。

  余秋雨推崇盛唐,他赞扬道:盛唐,是一种摆脱一元论精神控制后的心灵自由,是马背上英雄主义的创造性 欢乐,是具有极高审美水准的艺术聚会,更是世界多元文化的平等交融、安全保存。 凡此种种,并不完全出于朝廷的政策,而是出于一种全民心态,就是“集体无意识”, 源于深刻意义上的“文化”。

  读这本书,能激活思维,打开思路,但对了解中国文化,只起了接引的作用,不够厚重。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14669-867118.html

上一篇:一个不识字老太太的圣经--倪萍的《姥姥语录》
下一篇:纪念汤应武君
收藏 IP: 123.155.153.*| 热度|

3 马方波 武夷山 杨金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