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rdonf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ordonfeng

博文

邀请参与讨论:这一家人能否称为”民国第一学术家庭“

已有 3668 次阅读 2015-1-9 11:59 |个人分类:留美史|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这一周一直在看这本《中国留美学生史》




读到一个叫许芹的人,14岁到美国,后来成为纽约唐人街第一位牧师,建了教堂,成为当时(主要是庚款)留美学生的活动中心。孙中山到美国也常住那里,书中说仆人打扫卫生在废纸中发现了孙中山起草的宪法第一稿。


许芹娶了一荷兰裔美国人为妻,育有6女三子,6个女儿全部大学以上学历,大多是名校毕业,而且全部嫁给中国留学生,全部跟随老公回到中国(哈哈,真正的毅然 啊):


老大纽约城市大学亨特(Hunter)学院毕业,嫁给耶鲁森林学院(谁知道耶鲁有这个学院?)毕业的张福良,张在江西搞乡村建设,直到1949年离开;


老二老三 哥大师范学院毕业,前者嫁给晏阳初,后者嫁给哥大博士朱友渔,朱是1907年圣约翰大学首批4个毕业生之一,后来成为中国南方的主教;


老四许海兰(译者太懒了,把这些名人之妻统统按照英文名字直译,连司徒雷登也是如此)康奈尔医学院毕业,嫁给普林斯顿博士桂质廷,一直在武汉大学教书;


老五许淑文是学体育的,在燕京大学教篮球、羽毛球等,嫁给哥大博士周学章,周后来是燕京大学教育系主任;


老六哥大硕士,嫁给霍普金斯毕业的王义晖,两人都在协和医院任教。


这样一家人,能否被 称为为 “民国第一学术家庭”?


许芹有一本《许芹传记》,英文,1932年在北平出版,Google 只搜到一个结果,有人以前出售,现在不可得;WorldCat搜索,全球20家图书馆藏有此书,全部在美国,纽约州5个图书馆有,竟然包括我所在的 罗切斯特大学(是原来的神学院收藏,后来属于罗大了)。


赶紧去罗大书库去找(随便出入的),结果发现 书 是 这个样子滴:



书脊上啥都没有!



原来是在一个纸盒里,盒子封面上写着此书 fragile,需细心呵护!


这是书架


打开盒子,嘿,封面是中文!破损是挺严重!




另一个角度




打开,果真破损!




再翻一页,书名,作者,出版地点时间。谁知道 San Yu Press 是哪个?




纪念(献给) 对中国人友好的George Alexander 牧师。



致谢和目录



前外交部长 王正廷 的序



作者许芹像



看一看借书记录。最近的是2000年。


原想我有可能是唯一借此书的人,但看到书烂成这个样子,显然不是(也有国内图书质量的原因,我在罗大看到1920年代的一本小书,还好好的。)


本来想扫描这本书的。后来给图书馆的人说,好好保护此书,珍本啊!然后通过馆际借书系统,申请了1982年再版的新书(奇怪,新版只有美国国会图书管 和 纽约公共图书馆有)。


俺准备这学期把这本薄书翻译下,翻译一点上传一点到这里,要是有朋友能介绍出版,不胜感谢啊!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80776-857751.html

上一篇:全球化背景下的学生国际流动
下一篇:许芹传记0
收藏 IP: 173.225.52.*| 热度|

2 蓝劲松 wuqun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5: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