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胡言(5):重视学科发展和学科建设不会过时
(王德华)
我一直认为一个大学、学院、研究所,重视学科发展和学科建设是很重要的。学科发展,是保持和发展传统优势学科,学科建设是根据研究和教学需要,建设新的学科或领域。在人才管理、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等方面,应该与学科发展和学科建设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人尽其才,才能进一步发展传统学科,有效建设新学科。
今年中国科学院启动的“率先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将对现有研究所进行分类改革和精简优化,按照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特色研究所四大类对研究机构进行分类定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组建若干科研任务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的创新研究院,根据不同类型科技创新活动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对不同类型研究机构,从价值导向、治理结构、资源配置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相对明晰的界定。”“将对优势特色不明显、依靠碎片式扩张形成的所谓综合性研究所,或与研究所整体定位不相吻合的研究领域和方向,逐渐调整、整合和剥离,对优秀研究所的品牌将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其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使综合性研究所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和增强。”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见,这些年来不同单位新兴时髦学科的重复建设,已经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结果是,资源分流,人才分流;资源浪费,人才浪费。如生物学科,似乎不同档次的高校都在大力发展分子生物学(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引进人才也很少考虑各单位优势学科的发展和新学科的建设,只考虑文章的点数,很少考虑其所学专业和特长。实际上,这既是对单位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引进人才的不负责任。
学科的重复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管理者漠视学科的建设,无视学科的发展。学科发展本是要发展本单位的优势学科,本单位的特色领域。忽视优势,无视特色,那是盲目发展,盲目建设。这样造成的资源分流,低层次重复建设,从国家的层面看,就是一种很大的浪费。教学、科研,需要优秀的人才,管理同样需要优秀的人才。重视专业技术人才,而忽视管理人才,对于学科发展和建设是很不利的。
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管理者,应该重视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作为研究人员,要想做出好成果,发挥特长,更好地发展,就应该首选优秀的研究机构和有条件的高校,选择有底蕴的地方,学术氛围好的地方,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地方。这样的学术氛围就是,优秀的人才汇聚在一起,各种思想火花的碰撞和交融,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力量。这样下去,各个单位的学科优势就越来越明显。科研不是大众化,不是模仿,更不应该是低层次重复。
当然也会有很多人选择“宁做蛇头,不做虎尾”,到地方上去,这是一个个人价值观问题,是每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自己选择了的,自然就应该有心理准备。
所以每年基金结果张榜时,都会有各种争论。经费应该支持谁?都知道应该支持优秀的学者,有发展前景的学者,有基础的学者,有良好信誉的学者,有良好记录的学者。优秀,是分档次的,是需要参照物的。一位青年学者,在地方院校可能做得已经非常出色,但在全国层面上,可能就会相对逊色一些。所以在申请地方基金上,是有实力和把握性的,如果申请国家级的课题,就可能不会有很大的优势。正确评价自己,理解自己,也是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往往会过高估计自己。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学科重复建设?千篇一律地发展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神经生物学,忽视传统的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甚至生理学、遗传学,肯定是不可以的,会影响到国家的整体科学发展的。如果有心的话,看看有些单位那些作为参观摆设的大型仪器设备就明白了,这些仪器设备有多大的利用率?有几个专业管理人员?做出过那些与之相匹配的成果呢?
所以我说,在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中,有些领域,尽管做得很不错,论文数量猛增,但即使取消大部分,对国家的学科发展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有些传统领域,尽管论文数量和质量都不显耀,但如果没有了,可能就是真的没有了。所以,学科发展和人才引进,有些领域是需要竞争,优中选优,有些领域是需要大力支持,鼓励热心者,坚持者和有理想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1: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