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e0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ctive007

博文

中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估制度的重塑应基于教师职业道德重塑

已有 2825 次阅读 2014-8-16 19:48 |个人分类:感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评估, style, 职业道德, 高校教师, 中国高校

   今天看了一篇分析深刻,发人深省的帖子《高校教师考核评估体系的重大缺陷》,胡老师的帖子中有几个重要观点摘录如下,举例说明部分参考胡老师的帖子:

  1、大学,主要的宗旨还是在培养人。虽然我们可以拿一千条理由说明科研对于教学如何重要,但我们无论如何也拿不出一条理由把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赶下讲台。这个制度如果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实在是再荒谬不过了。

2、我们现行的评价体制,却能容忍讲课不合格但有研究成果的人给学生们讲课,却不能容忍讲课好的老师,只是因为他/她的论文数量不够而继续留在讲台上。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荒谬的事吗?

3、作为培养人的主阵地,讲课甚至就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课讲不好的人,没有资格进大学。至少不能当教授。可是现在我们遇到的是,讲课行的不能讲课,那些讲课比较不行的,就是因为文章多,就可以留在讲台上,这是不是有点岂有此理?

4、文革前,我们的高校对教学是很重视的,那种重视的程度今天不少年轻的人们是很难想象的。老师在上讲台前不知要先当多少轮助教,要做多少次辅导,还要听教授多少次课,还要出试题,还要做出试题的答案。没有几轮折腾下来,根本就别想上讲台。现在似乎做科研就代替了做教学所要下的功夫。现在是个人,进学校当了老师,不费什么多大的功夫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上讲台讲课。讲得怎么样?学生欢迎吗?都在其次。有的老师整天忙着跑课题,根本无暇备课,到了讲台上就照本宣科,学生意见很大。可是因为他有课题经费,永远下不了岗,可是这样的老师对于学生有什么用?他对学生负责吗?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学校的指挥棒如此,他只能跟着转。他如果不天天忙着跑课题、跑经费,他的研究生就可能拿不到钱,那学校就不会再让他带研究生。这么一种恶性循环,不就是拿死催着吗?不是一直催到死吗?

 

    我觉得现代社会要回到文革前是不可能了,那么对高校教师的考核评估制度如何改才能使我们的大学重回以前踏实的环境呢?我个人认为,首先建立“高校教师的核心职业道德”,到底是“做好科研”,“做好教学”、还是“厚德”,还是。。。。。

    大家自己想一想,什么才应该是真正的高校教师核心的职业道德呢?我觉得上面列举的都不是,有些太偏,有些太空。核心职业道德应该是有这样的条件:如果离开了它,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或者和其他职业没什么区别。

    最近,2014年8月14日左右,中央新闻台下午五点半的新闻中专题报道了“浙江大学的校训的发展历史”,由竺可桢在解放前提出,现在仍然是浙大的校训中最前面的两个字“求是”!!。使我一下子想到了世界上著名的一位高等教育专家、哲学家说的一句话(我记不起来名字了):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什么?求真;然后才是求善,最后是求美。

    现在就目前常见的高校教师的绩效评估标准进行分析:

 1、文章数量。“文章数量多”很多情况下未必符合“求是,求真”的标准。“文章数量”指标可直接测量,但会指向追求数量,浮躁的后果。国外的好文章多是经过“工作论文——参加学术会议讨论——修改工作论文——发表"的主要环节,为什么?就是为了修改错误,做到最少的”假和误”,这个过程往往需要两年左右或更长时间。

2、课题数量。拿下的课题数量和已结题的课题数量好像和“真”也不搭边吧。因为在国内外,这都不能说明你的研究或教学做到了“求真”。

3、荣誉。这奖那奖,有些是因为产生了经济价值,有些是因为其它因素。国内的奖项和颁奖致辞中很少提及该研究解决了什么重大科学问题,推动人类在哪方面的科学认识。而往往以经济价值多少作为评奖标准。当然还有一些是造假而获奖的。排除造假获奖的,经济价值多少能反映科学价值这一“真”的标准吗?

  学点经济的都知道,经济价值的真正推动力量是需求,有大需求就有大经济价值,无论这需求来自于谁,如消费者,政府,企业等。需求的满足就一定做到了“真”吗?我们知道,需求是波动的,不断变化的,结论不言自明。

   只有将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树立起来,才能有一个明确的约束和激励的标准,才能树立扎实求真的学风、教风、科研风气。围绕“求真”这一高校教师和科研机构人员的职业道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系列现在出现和盛行的奇怪问题。也才能真正树立“高校教师”这一职业的业界威信、社会威信。

   根据前面的观点,对北大教师解聘事件就很容易看出,引起真论的真正原因是没有一个高校教师核心职业道德作为评价标准。如果真正以“求是,求真”作为标准,那么北大的做法就是草率的做法,至少应该进一步经过教育专家、学术专家、职业道德监督机构的重新评估后再做出决策。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41719-820023.html

上一篇:实际践行严肃、认真、踏实的大学本科教学手记(一)
下一篇:大家说说看高校教师的核心职业道德是什么??
收藏 IP: 123.93.25.*| 热度|

2 蔡小宁 wangqin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14: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