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MR

博文

粮食主产区的干旱是突发事件吗——兼谈突发事件怎样才算发生 精选

已有 6175 次阅读 2014-8-15 10:43 |个人分类:危机评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尽管8月6-8日左右河南省大多数地区连下了三天雨,但是,根据澎湃新闻网的报道(http://news.sina.com.cn/c/2014-08-15/075430689183.shtml),河南不少地区依然没有解决干旱的问题。

  甚至,黑龙江等其他粮食主产区也因为干旱问题而出现了减收甚至绝收的可能,而且有些地区已经连续四年干旱了。

  这个现实存在的严酷问题再度把我们的视角拉到了农业领域事件的应急方面。

  对于农田干旱的判定其实是对已经造成收成受影响结果的判断,而不是对干旱现象的判断。所以,拿什么标准对农田干旱这一特定领域的突发事件进行衡量呢?

  这其实涉及对于特定突发事件的“发生”怎么理解的问题。

  突发事件,尽管有些确实是在人的意料之外发生,无法事先预测的,谓之“突发”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有些“突发事件”其实有一个渐发的过程,人们非但可以预测,有些甚至可以眼睁睁地看着它发生。台风就是其中的一类,我们总是可以提前观测到台风的形成和发展,并可以通过卫星云图推测到它的登陆影响路径,比台风还“渐发”的是干旱,一天不下雨不算干旱,一周不下雨也不是干旱,甚至一个月不下雨也算不得干旱,但是这种延续性却是造成最后干旱结果的累积要素。

  于是,应对这种干旱也就很难确切地知道从何时开始。甚至,当管理者准备拿精力应对的时候,突然的一场大雨就会彻底改变干旱的现状。

  很多学者定义突发事件发生为“事件造成损失”的那一刻,我们认为这样理解“发生”并不确切,其实,对于可预测或可预知的突发事件而言,“开始大规模地消耗社会成本”的时刻可以定义为突发事件的开始,比如河流的防汛,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汛期安全度过,但是是否就可以认为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呢?我们认为不能。实际上在防汛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社会成本,甚至可能造成伤亡现象,如此,突发事件也是发生了的,只是和我们理解的房倒屋塌这样的严重后果不完全相同而已。

  几年前的云南持续大旱造成庄稼的绝收,人畜饮水困难,当云南省召集很多农业专家对抗旱措施进行研讨的时候,一场暴雨从天而降,这次研讨的主题立刻变成“防涝”。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42678-819649.html

上一篇:江苏昆山“8•2”爆炸事故评述:本质安全还有多远?
下一篇:“康师傅的悲伤”——兼论企业的危机沟通
收藏 IP: 159.226.34.*| 热度|

11 赵美娣 黄永义 赵继慧 李宇斌 曹学斌 元云芬 汪云 檀成龙 supercapacitor aliala whh123506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6: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