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结晶年里说晶体之三——液晶 精选

已有 5508 次阅读 2014-6-13 11:21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晶体, 液晶, 结晶年

结晶年里说晶体之三——液晶
作者: mirror (*)
日期: 06/12/2014 21:12:32


打出广告是为了给自己施个压力,因为这类帖子 是属于可写可不写的一类。


晶体的缘由是来自宝石,一种硬度较高的矿物质,所谓的固体,用来做装饰品,是个相当有历史的领域。国际晶体年的来由是因为纪念晶体的X线衍射发现100周年。一百年前,人们获得了一种观察物质微观结构的手段。

在看到物质的微观结构之前,吸引人的依旧是物质的宏观形态,这也是女士们喜欢大钻石的理由之一。物质的宏观一般认为有三态:固液气。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相变理论比较高级,在1873年由范徳华完成。液体和固体之间相变,一般认为是比较单纯:一个融点,一个潜热,基本上就这些了。融点的测量,一般用热分析的方法。【多余的话:百度百科与维基百科,条目的优劣且不论,条目写法的规矩需要有个考虑。赤裸裸的广告段子不应该出现在百科的条目里吧?】热分析的结果,很早就作为一个判断纯物质的手段。

莱尼泽(Friedrich Reinitzer)从胡萝卜里提取胆固醇的化合物,发现了该物质具有两个融点:在145.5℃时融化,变成带有粉颜色的混浊流体。当温度升到178.5℃后,混浊流体变成透明的液体。并且在变相温度附近,液体会有些奇异的颜色。这很让Reinitzer伤脑筋,他并不知道他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态-液晶。液晶是今天的说法,当初雷曼是说“流动的晶体”。1888年3月14日,Reinitzer反复确定了他的发现后,向搞物理(晶体)的奥托·雷曼(Otto Lehmann)写信求教。他算是找对了人了。雷曼搞的是异构晶体学,发明了带偏振分析的光学显微镜,并且将加热和冷却的样品台装进了显微镜。这些在今天看来,都是研究液晶必备的道具。如今,成就了家中的液晶彩电的关键物质,大约在一百多年前就这样被开始研究了。当初也没有人能够看出液晶的用途,那时收音机和电视还没有被发明。人们对“流动的晶体”的概念有着本能的拒绝反应,液晶作为一种物质状态,与胶体是否相似等等的,质疑了很久。为此,1905年德国的物理化学会还专门开了会、做了判定,算是给液晶上了户口。

作为物质的液晶的话题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但是作为材料和相关产业的液晶,有几个有关科研、技术开发和产业的话题很有意思:
1)美国乡下的大学为什么想到了成立一个液晶研究所?
2)老牌的电视公司,第一个造出了液晶显屏的RCA为什么最后倒闭了?
3)液晶彩电研发的历史

等有机会再写吧。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2400-803009.html

上一篇:使用X射线激光做单分子的结构分析是凭蛮力
下一篇:《旧文翻新:日月星空和引潮力》
收藏 IP: 50.201.186.*| 热度|

8 吕喆 亓欣波 姬扬 李世春 黄永义 简小庆 biofans guoyanghuaw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