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土成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ing198729 植物入侵生态学博士在读

博文

让那所谓的“成功”来的更晚一些

已有 3811 次阅读 2014-3-12 06:5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最近这些日子心情极好,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终于在我上博士的时候就准备开始整顿学术灌水和不良风气了(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84/201312/160920.html),这样等我到了工作的年纪,估计风气也就整顿的差不多了,我回国后,在国内也就可以大干一场了。。。

看了这几篇令我醍醐灌顶的文章后(http://bbs.sciencenet.cn/blog-412323-458535.html,http://bbs.sciencenet.cn/blog-412323-757624.html,),晚上我突然顿悟道这样一个说法:让那所谓的“成功”来的更晚一些。。

如今很多学科发展迅速,已经没有那么多的“空间”让你去创新了,如果要创新就必须多积累,多思考,提境界

“成功”来的越早,人越容易陷入自满,甚至自控力差的人(比如我)还会陷入虚幻的荣耀,大好的光阴就都浪费了,这对进一步的知识积累是百害无一利的,所以那所谓的“成功”不要也罢。。

正如上面两篇文章所言:“基础性研究,强调的是思想创新和独特”,对于这句话,我要点32个赞,我甚至认为:大的科研进展的创造者,其思维一定不同凡人,科学要创新,先有创新的思想。。这就相当于识人先识己,正人先正身。。扼杀了创新的思想和念头来谈成果就是: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对于生态学家而言,创新的思想要取之于广袤的自然,揭示还原于自然,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自然,热爱名山大川的人能搞好生态学。。

但光有这几点也不够,最好还能“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才能“知明而行无过”,这就要求不断地提升境界,修炼内力,这个时间理论上越长越好,然后“潜心钻研,厚积薄发”,借用电影《功夫》的一句话:“这才是万里挑一的高手”。。。

我听说以前功夫高手过招,须臾之间,胜负已分,我想学术也在于此,有些“成功人氏”自以为聪明,殊不知“一山更比一山高”,报告一做完,胜负已见分晓。。。明眼人自知,无需多言。。。(http://bbs.sciencenet.cn/blog-412323-757624.html)

我有时想:嗯嗯,说不定现在的高校里或者别的什么行业,已经有了这样的“高手”,他们写的东西虽然不是什么“鸿篇巨制”,但可能有着影响后世的聪慧智慧和高境界并极具爆发力的学术潜力。。

果然,高手在民间,现在那些所谓“成功人氏”真正实力不过只是中上而已,有的甚至不入流,或许真正的高手一生都默默无闻,那所谓“成功”又是什么呢?

借用伟人的诗,这真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43718-775184.html

上一篇:“外国人啥也不懂”
下一篇:论女性的“智慧”
收藏 IP: 141.70.82.*| 热度|

1 徐耀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0 19: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