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动手布置一个浪漫星空

已有 3199 次阅读 2014-1-10 21:27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动手布置一个浪漫星空


 
《大人的科学:浪漫四季星空灯》,日本学研教育出版编著,马颖瑞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年11月出版
 
■本报记者 于思奇
 
拉上窗帘,关上电灯,躺在床上,望着布满繁星的天花板……如此浪漫的场景并不只在电影中才有。如今,科普读物《大人的科学:浪漫四季星空灯》也能给读者带来这般体验。
 
读者在阅读它的时候,不仅能收获有关星象仪、星宿等各种科学知识,还能在房间里亲自动手模拟出一个布满星星的“夜空”。
 
体会“跃然纸上”的乐趣
 
《大人的科学》科普系列读物来自日本,已经出版10年,有40余种,如复古双反照相机、牛顿天文望远镜、流光幻彩折纸灯等等。这套科普读物有一大特色,即内含可以动手组装的科学模型及说明书。阅读的同时,都可以亲自动手体会“跃然纸上”的乐趣。
 
比如,根据《大人的科学:浪漫四季星空灯》一书中提供的组件,比照说明书,花上三四个小时可以组装出一个正12面体的恒星投影球。
 
组装这颗恒星投影球的12面恒星胶版上有日本发明家、天文学家大平贵之以北极星为中心,收入的1万颗真实恒星包括亮度、大小、位置的档案信息。所以,读者只要在室内调整恒星投影球的倾角,或扭转支架上刻度盘的旋转角度,就能将任意地点、任意日期、任何时刻的实际星空排布在房间中再现出来。
 
这样,即使在室内也能看到模拟的天体的运动,再比照书中的《四季星空图》,找到真实的星座位置。
 
日本学研教育出版株式会社《大人的科学》编辑长西村俊之告诉记者,这一系列科普读物中的科学模型主要有三种选题来源。一是来自日本学研教育出版株式会社以往出版的儿童科普教材,比如收音机、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二是编辑们挖掘出来的一些科学史上尚不被大众所熟知的科技发明,比如泰勒明电子琴、斯特林发动机等;此外许多来自科学家推荐的选题,比如折纸灯。
 
不论是哪种类型、模型都确保其科学性。
 
不仅仅是玩具
 
“如果仅有一个可以组装的科学模型,那么,《大人的科学》就是一个玩具。虽然我们在玩的过程中很快乐,但厌倦这个玩具以后,它还能给我们留下什么?”将《大人的科学》引进到国内的磨铁图书创新空间副总经理赵菁抛出了这个问题。
 
“如果有一本详尽介绍与之相关的科普知识的主题书,那么,这套《大人的科学》就不只是一个玩具。”她说,“而是一个让人在玩的过程中,明白为什么并收获知识的科普读物。”
 
也正因如此,在赵菁看来,由主题书与科学模型两部分组成《大人的科学》,主题书的分量会更重。
 
西村俊之告诉记者,他们会根据每个科学模型量身打造。“在科学模型做成以后,围绕它由编辑提出许多需要解答的问题。每一本主题书都是在解答这些问题。”
 
比如,当星空灯的科学模型完成,编辑们会点亮它,围坐在布满星星的房间内,一起开会谈论在此时此刻,自己最想知道些什么。
 
然后,再将这些依据读者心理而提出的问题,像科学记者一般,通过采访科学家、翻阅科学文献或者向科学家约稿等方式逐一解答,最终形成一篇篇文章。考虑到读者不同的阅读口味,主题书中会有不少文化或艺术层面的相关话题。
 
《大人的科学:浪漫四季星空灯》中的17篇文章,既有“人为什么会觉得星空美丽”“大平式星象仪的发展历程”“星空的课程”等科普类文章,还有“天体摄影初挑战”“佳片推荐:《初始者》”等章节。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确保整本主题书的科学严谨,主题书中的每一篇文章,包括插图都会由该领域内的专家进行审核并署名确认。
 
儿童科普升级版
 
采访中,西村俊之告诉记者:“这套科普读物其实是曾风靡日本半个多世纪的经典科学杂志《○年的科学》的延续(“○”是小学的年级数)。”
 
1953~2009年,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学到知识”,日本学研教育出版株式会社编辑出版了带有附件的科学杂志《○年的科学》。在上世纪80年代,每三个日本小学生就有一个阅读过它。
 
“我们编辑《大人的科学》这样一系列新的科普读物,就是希望当年的那些‘小读者’在长大以后依然可以享受科学的乐趣,因为科学的世界无关年龄,有趣的事物始终有趣。另一方面,当年的‘小读者’如今都已为人父母,我们希望它能以亲子互动的形式,让科学的趣味在家庭内传播开来。”西村俊之说。
 
因为不再只针对小学生,所以即便有来自《○年的科学》中的科学模型的选题,在入选《大人的科学》时,编辑们还是作了诸多改进。
 
比如曾在《○年的科学》中亮相过的星空灯,在《大人的科学:浪漫四季星空灯》中就有许多新元素。
 
“在《○年的科学》中的星空灯,类似万花筒,需要观察者的眼睛盯住小孔,才能看到在其内部展示的星空。为了让小学生们更方便地学习星座知识,镜筒里的星座都用实际不存在的线进行了标记。在《大人的科学:浪漫四季星空灯》中,美丽的星空将会如外界真实存在的一样被投影在室内,更为形象直观。”西村俊之告诉记者。
 
今年《大人的科学》其他分册将陆续引进出版,“期待它们能激发更多人对科学的兴趣。”赵菁说。
 
《中国科学报》 (2014-01-10 第14版    读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08826-757913.html

上一篇:不可掩埋的“微”能量
下一篇:志存高远练妙手 勇攀高峰助回春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
收藏 IP: 118.26.243.*| 热度|

2 杨正瓴 强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9 15: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