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分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lecXu 为创造价值而奋斗

博文

写在中秋和好友离别际

已有 4584 次阅读 2013-9-20 06:55 |个人分类:看人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文化自信, 中秋节, 传统文化, 离别

     中秋佳节,是在办公室加班度过的,最近一直在用MATLAB编程做显微镜图像处理和计算,现在需要的多个程序模块都完成了,也算是月满之夜的一种圆满。

     跑程序的罅隙,顺带在校内网上溜达,恰好看到友人晟君庆中秋活动的照片——他去参加一个在北京团结湖公园着汉服纪念中秋的活动,据说规模不小,很多人都穿着汉服这样在现代中国似乎绝迹的传统服装,现场制作花灯,写灯谜猜灯谜,饶有趣味。

     简单介绍一下晟,他是国内数学专业的本科,KTH金融数学的硕士(我们是06年同一年入学读硕士的校友),在联合国欧洲办事处做的实习,硕士毕业后先是在北京一所大学经济系当过老师,后来又到丹麦嘉士伯啤酒工作,之后到德国一家企业工作,外派到北京。他掌握多门外语,英语自不用说,丹麦语亦流利(据说用几个月就把丹麦语学到能对话的程度,相当了不起),现在德语应该也是快速进步的阶段。据他本人说,他还能用日语和韩语做日常对话。晟虽然和我一样差不多30岁,却走南闯北,去过的国家我都数不过来。晟除了爱好学习外语,还一直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否则也不可能会去参加这次这个汉服纪中秋的活动。时不时的,他也会仿写古代诗词,发在网络博客上。我欣赏文化自信的人。

      晟说,如果我去北京,他也会给我介绍这一圈的朋友,我求之不得。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有兴趣的。之前有一次面对斯德哥尔摩的国际学生做关于中国的报告,我就是穿着唐装讲的。令人意外的是,最近我们实验室一个德国女孩Heike,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了好几件带有中国传统服饰元素,但是由瑞典设计的服装。今天她就穿去实验室了,正是应了中秋节的景了。可惜我忘了拍照留念~~~

      时逢这本该团聚的中秋节,很快我们却不得不道别——实验室去年年末毕业的博士,希腊人Evangelos 即将告别学术界,告别生活多年的瑞典,十月份就要在柏林正式开始新的工作了。本周六,他会在家举办一个聚会,邀请我们和他妻子的一些好友前去。Evangelos 不仅仅是我工作上的同事,科研伙伴,私下里也是我的好友。除了工作中的学术讨论,闲暇的时候,我们也会聊科学哲学,聊国家政治,社会问题,聊电影,音乐还有语言。我们也偶尔请对方及家眷到家里吃饭聊天。我们在一起共事有四年了,很快就要分别了,真是觉得有些怪怪的。

      祝愿他在柏林的生活一切顺利!


图中唯一的成年男性即为晟


图中最靠里的大胡子就是Evangelos,改图为2011年朱棣文造访实验室时所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03-726296.html

上一篇:把普通人都当人,就不怕人才流失
下一篇:很多人对“有用”的理解有问题
收藏 IP: 213.103.216.*| 热度|

3 武夷山 唐凌峰 qqliste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