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千里马之后
翻阅小学五年级的语文教材,看到第一单元是马:第一篇介绍的是中国旅游的“铜奔马”;另一篇是新疆军旅散文家周涛的《巩乃斯的马》片段。还有与马有关的两首唐诗等等。忽然想起了中学课文中收录过的韩愈的《马说》。
假如伯乐发现了千里马,后边的故事可能这样发展:
一、伯乐很受欣赏、提拔,所以改行,不再相马,许多千里马被埋没了。
二、千里马受到重用,经常参加各种比赛,结果超负荷奔跑,以悲剧结束。
三、千里马受到重用,经常受到表扬,结果驴子和骡子比较嫉妒、联合挤兑它。千里马被迫离开雇主。
四、伯乐相马过度,积劳成疾,无法再相马。
五|、千里马由于具有可以被放大的缺点,仍然没有受到合适的使用,被安排比较“轻闲”的工种——拉磨,结果贡献不如驴子。
六、千里马受到重视、使用。但千里马觉得太不自由了,终于回归自然,成为野马。
七、千里马失足受伤后,连累了伯乐,伯乐被迫改行。
八、伯乐发现了许多千里马,千里马之间互相不服气,把精力花费在了内耗上,结果被认为:千里马还不如驴子。
九、伯乐走后,顾主因为与伯乐有过节,对千里马极其苛刻……
一○、……
附 录:
韩 愈的《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2-5 14: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