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朋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罗岚 Networks and Intelligent Applications of Block Cipher 实验室(CLOSED UP) || 欢迎光临 线性研究实验室

博文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已有 3537 次阅读 2012-11-28 10:48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博士后, 工作, 老百姓, 全世界

最近找工作找出了当年投文章的感觉,投了无数的简历,总算有回音了。虽然波士顿海关告诉我护照不可以在美国工作、而且明年1月中旬必须离开,但是确实管不着我在地球其他地方找工作 —— 当时的话语权逻辑是这样:你没有工作,不可以到美国;你的签证不允许你在美国找工作,所以即使你有工作也不可以;当然穿越了大西洋,脑子比较糊涂,也觉得怎么都 CHAOS,这是哪路神仙在指挥美丽的警察;现在回头看,关我 P 事,现在美国和中国关系好,没准儿签证给十年的都有,可以海关都入不了,这不是消遣老百姓么;谁想违法做最困难最底层的工作呢?中国人再吃苦耐劳出了名,也不敢违法 —— 有文化没文化都一样,如果有了文化连普通人都不如,到不了海外。

又说回投简历找工作这件事,虽然回音仅仅象投文章被 RECEIVE 一样,这就是本质区别:这样的回复至少有重视和认可你个人价值的意义,现在全世界,谁不是大忙人呢?当初投文章的时候,就是投两个会议或期刊,没有被两个同时录用过:都很有 ENERGY ,好像商量好了一样,只有一个录用 —— 双倍的评价和评审还可以互相借鉴、互相验证呢;这次找工作,赫尔辛基大学招博士后的教授回了个礼貌的信件,如果他们最终可以正式有邀请或者录用信,我就可以顺利合法的办理各种手续了:以我的评价体制,赫尔辛基大学需要这个学科,他们正在组建“安全小组”;清华也给了回复,其实三年前投博士后申请时,就只有清华给回复;这次投博后申请和上次本质的不同是固定自己下半生的地理位置:上次是脱离中科电的研究所,在研究所呆了三年,博后了三年,好像正、负能量抵消一样,消耗了很多热情;这次是希望通过正式录用,确定以后更好的道路 —— 其实,如果博士毕业,做了博士后,还不及普通老百姓的生存能力,是自己的问题;但是如果想更好,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就不是仅仅个体那么简单了,个人的金刚钻在使用的时候顾虑就多些;但是一旦有正式的邀请和录用,就是有团队敢于负责,敢于一起构筑更好的前途,是件美事!还要正式感谢爱沙尼亚的学术同行,四、五年前在研究所的时候,他们就正式接收了我,但是,当时没有任何支持也没挣到钱,也没有任何机会和办法离开,所以,错过了,没有成行。现在都不好意思回头再联系,在这里记录感谢!

期待 ACCEPTANCE,不得不承认,三年闲置在家或者博后三年的时候,是美国或者更确切的讲是洛杉矶和成都借我了一个 shelter,产生了一个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非常感谢,更期待他们商量的结果。

//* 各位大家,不要对投 RESUM 嗤之以鼻,在国内的博士同学,为了工作转学 MBA 的都有
//* 美国讲究平等和实效,无论年轻美貌还是吃苦耐劳,到美国开始使用二十年,就个回各家、个找个妈 —— 不是说美国公民或者美国绿卡失效,而是美国社会里没你什么事了!必须自己想出路、当老板了。
//* 俗事:加拿大四年买房,美国八年买房,北欧十二年买房或者没房,再加上上篇博文的玻璃杯,应该少有人和我竞争,赫尔辛基大学不正式给个OFFER ,就不是我不积极的问题了:美丽的风景(固定在某个地理位置,这些风景都不是风景了),适合寒冷的气候,头发不带电,舒服的芬兰浴,这是非常吸引我的原因。而且,芬兰的技术还比较进步。
//* 以上说明纯属个人观点,如果不同意,自己 DEBUG。
//* 沉底休博!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930-637014.html

上一篇:只听说过找校长成教授,没听说过找处长成教授
下一篇:吼一句:今天参加了MIT博后大会
收藏 IP: 108.20.5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9 02: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