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晓十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ixiaoxin10

博文

121106科学网咋会没有智库呢

已有 2474 次阅读 2012-11-6 18:34 |个人分类:构思|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智库

    科学网上有很多群,但没有智库性质的群。
    按理说,科学网上人才济济,各种专业背景的学着都有,形成一些智库具有很好的条件。
    有利的条件:
    1、人才和专业,科学网都有,这不用说了。
    2、热情和需求,很多博主也有。大家看看每个博主的博文,几乎是都是不但包含本专业内容,其他专业的涉及也很多。
    3、容易形成智库。科学网上面对博主的专业分类很明确,有利于对不同的论题进行专题讨论,最后形成一个较好的智库意见。
    4、已有基础好,形成智库方法简单。科学网上有好多群,稍加改造或重新建立,就可形成一个群的雏形。再加上现代方便的电子通讯和其他网络交流方法的配合,很容易的就能形成一个智库。
    不利或欠缺的条件:
    1、博主们可能是有热情没动力。关键是我为什么要建立一个智库和参加一个智库呢?对我有什么好处呢?利益形式的动力确实开始的时候不会有,重要的是在于责任和志愿精神,对一个社会问题给一个确定的看法和咨询或决策意见。
    2、缺乏领头人。博主们只顾写博呢,把写博当成一种休闲和交流的工具,没有人会想过多的事情。
    3、智库的建立机制和运作方法如何处理呢。这需要讨论形成一个较好的体制和模式。关键是智库的选题和方向是什么呢?
    4、智库的报告的利用方向是什么。一般可以是对政府政策、公司运营等的研究报告和建议。要点是如何递交给政府部门和一些公司。
    5、智库的建立,是否符合科学网的管理和政策呢。时间一长,保不定就会有冲突的地方,此处只是强调这里是一个建立的平台,容易寻找志同道合者。真正的运作可以依托科学网或其他网络的帮助。
    6、文化问题。大家单打独斗行,智库需要合作,如果缺乏较高的利益吸引,遇到问题就会有人撂挑子,搞不好智库很容易溃散,智库的稳定性不强。
    智库的需求:
    这个社会需求应该巨大。现在好多专家变成了砖家,为何?个人有时可以不负责任的信口开河,民众无法信任,加之好多观点和建议截然对立,民众信谁呢?整的民众无所适从,恨不得自己变成专家。智库的建立,一个观点和报告,内容是多个学者的博弈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可信性和可参考性。这点对于政府部门、企业、民众都是重要的,社会需要客观的、有价值的、高水平的咨询意见和报告。
   智库的建立和运作:
   实际上不会十分艰难,首先是把志同道合者结合起来;其次如果是公益的、独立的、非商业的智库,保证报告、建议的客观性是生存的基础,资金可以接受赞助和申请项目基金。如果是商业性的智库,此处不做讨论,原因在于难于保证独立性和客观性。第三,运作中主要还是研究的方向问题,这个只要有一定的成员,大家共同讨论,一些关系国计民生、关系未来的研究课题就会出来,成员群策群力,就会在不同的领域形成智库的意见。其四,智库的发展,开始的时候可以是很小的区域问题或单个问题的群体研究,后期可用小智库合并的方法,形成较大的、涉及多领域的智库。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9999-629862.html

上一篇:121105科研兴万事兴
下一篇:121107身体是本钱
收藏 IP: 222.88.236.*| 热度|

5 刘洋 曹聪 陈楷翰 武夷山 赵凤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1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