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看奥运会,跟风科学网。科学网最近发表几篇博文聚焦了博士牛与导师牛之间的关系问题,各有见地,但莫衷一是。王建国博主说:“海龟博士牛一般是导师牛,土鳖博士牛多数是自己牛!”而王晓明博主与之唱反调:“海龟博士牛多数是自己牛,土鳖博士牛一般是导师牛!”李飞博主认为:“博士真牛还是假牛,与导师的指导风格有关。”
的确,博士牛不牛,导师因素很关键。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又说,严师出高徒。这些都是无数实践经验的总结。正因为牛博士很难摆脱导师阴影,所以为了客观公正对待牛博士,也为甄别南郭先生、狐假虎威、李魁李鬼等,判断一位博士牛不牛,最终必须撇开导师因素,是骡子是马必须拉出来遛一遛,至于这骡子这马是谁饲养的、是哪家饲养的,不应在考察之列。
如何撇开博士牛不牛的导师因素?可借鉴奥运冠军的做法。奥运冠军的背后一般都有一位牛教练,但牛教练的功劳和成绩只能转化为运动员的能力和实力,不应转化为运动员的成绩。牛教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具备举起300公斤的能力和实力,但不能为了奥运金牌帮助运动员举起300公斤。奥运冠军最终都要依赖于运动员自身的能力和实力去争取,牛教练只能当看客。
判断一位博士牛不牛,一方面需要厘清他在博士期间与导师及课题组共同取得的成果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所作的贡献,另一方面更要看他博士毕业离开导师后的3-5年内(相当于又一个博士期),是否做出了超越其博士期间水平的工作。本博主曾经在《博士毕业三四年了为何写不出一篇论文》一文中描述并分析过一种极端现象:“博士毕业,论文停产”。现实中,这种极端现象不多,但博士毕业后论文减产和劣产的现象比较普遍,无论是土鳖博士还是海龟博士。这样的博士即使在读博士期间发表过nature和science等顶尖刊物的牛论文,也不能归于牛博士,很大程度上说明这样的博士运气比较好,投了个好胎,变成了类似于“官二代”、“富二代”的“学二代”。
科学研究需要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牛博士既不能挟牛导师自重,也不能挟牛导师指导下的牛论文自重。真正的牛博士是把牛导师的牛气和名气转化成自身的实力和能力,最终用自身的独立科研成果证明自己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8: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