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ming8004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ming800403

博文

南海诸岛概况

已有 12559 次阅读 2012-5-10 18:55 |个人分类:读史方舆|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中国, 南海诸岛, 南沙群岛, 黄岩岛, 珊瑚岛

 

(一)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分布面积最广,岛礁数量最多的一个,主要有珊瑚岛11座和沙洲6座,此外还有暗滩和暗沙50多座、暗礁百余座。

南沙群岛位于南海中南部,古称“万里石塘”形容其距离大陆之遥远,可以认为是南海洋壳的海底台地、山岭突出水面的部分,大部坐落在水深18002000米的南沙台地上,但南部一部分位于北加里曼丹(婆罗洲)大陆架上。南沙主体部分由自南向北6组群礁(岛)构成,依次为双子群礁、中业群礁、道明群礁、郑和群礁(南沙群岛主岛太平岛所在群礁)、九章群礁和尹庆群礁 。同时,以南华水道为界,南沙群岛大体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中6大群礁中的前5组位于南华水道以北,尹庆群礁位于南华水道以南。六大群礁东北部以浅滩为主,即菲律宾主张的“卡拉延群岛”;以南由于洋流侵蚀,岛屿很少,以暗礁和暗沙为主,常年露出水面的只有一岛一沙洲。

郑和群礁(以纪念明朝伟大的航海家郑和而命名),位于南沙群岛中部偏北位置,其主岛——太平岛,也是南沙群岛的主岛,群礁呈环状,太平岛位于北部偏西位置,以太平岛为起点,逆时针排列共有南薰礁、鸿庥岛、安达礁、舶兰礁和郭谦沙洲等231沙洲,共6个岛礁沙洲。郑和群礁是中越双方争夺的焦点地区,双方控制比为2:3,其中太平岛为台湾方面驻守,大体呈三足鼎立之势,中方占据了环礁的西北端,越方则控制了南部和北部。

南沙 之 郑和环礁

太平岛——南沙主岛,俗称黄山马礁,是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为0.49平方公里,西长约1289 、南北宽约366,东西狭长,地势低平,有淡水资源,土壤肥沃,遍地皆椰树、木瓜和香蕉,是南沙群岛中人类生存条件最好的一个。

太平岛以抗战后巡视南沙的民国海军旗舰——“太平号”命名,现为台湾方面控制。

鸿庥岛,以收复南沙的“中业舰”副舰长杨鸿庥的名字命名,位于北纬1011分,东经11422分,在郑和环礁南部,太平岛以南12海里处。全岛呈椭圆形,东西560长,南北160宽,面积0.07平方公里,高6.2。岛上覆盖着灌木从。有淡水,但水质不佳,能用不能饮。现为越南占领。

南薰礁位于北纬1013分,东经11412分,在郑和群礁西南端是一个巨大的礁盘,水深在6以内。礁盘上有两处退潮露出礁体,北部南部小礁石,现取名为小南熏礁,人民解放军驻守的南沙六礁之一,与太平岛呈犄角之势。

舶兰礁:位于群礁的东北部,现为越南占领。

安达礁:位于郑和群礁的最东段,现无人驻守

郭谦沙洲:以收复南沙的中业舰舰长李郭谦命名,位于群礁的北部,太平岛东,现为越南占领。

 

九章群礁——位于南沙群岛中部,郑和群礁南侧,紧邻郑和群礁,九章群礁小礁密集,以其主岛景宏岛为起点逆时针排列共有吉阳礁、华礁、赤瓜礁、鬼喊礁、琼礁、屈原礁、漳溪礁、扁参礁、龙虾礁、染清沙州、染清东礁、牛礁、主权礁、长线礁、安乐礁、东门礁、西门礁、南门礁等2171沙洲,共19个岛礁沙洲。

 

南沙 之 九章环礁

九章群礁海域也是中越争夺的焦点区域,现力量对比为24

1988年起,我方驻防赤瓜礁和东门礁,在群礁西部和北部抢占了立足点,越南除控制九章群礁中最大的景宏岛外,还占领琼礁、鬼喊礁、染清沙州,越占一岛二礁一沙州互为犄角,分别控制群礁的西北部、西部、西南部和东南部。

景宏岛,以随郑和出使南洋的副使王景宏命名,九章群礁主岛,在群礁西北部,位于北纬952分,东经11419分。我国渔民称为秤钩 18世纪,英国探测船据此译为“Sincowe”,并载入海图中。 景宏岛面积只有37.7公顷,海拔3.6;岛西周有沙堤围绕,中间为低地,为九章环礁上的最大岛屿。岛上灌丛茂密,有海鸟栖息,故地表有鸟粪;淡水因受鸟粪污染,不能饮用。景宏岛于1973年为南越当局侵占,越南战争结束后,越南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景宏岛及其周边地区的控制

赤瓜礁位于北纬943分,东经11418分,因附近盛产赤瓜参而得名。赤瓜礁位于九章群礁西南端的一个珊瑚礁,邻近鬼喊礁(该礁于1988年被越南侵占)。整个赤瓜礁为一个三角形的巨大礁盘,礁内有次成泻湖发育,已形成一个小环礁地形。次成泻湖已为白沙填充,呈狭长状,东北有缺口于外海相通。礁盘上有褐色火山岩出露出海面1.31988年起我海军南海舰队守礁部队进驻赤瓜礁。

东门礁位于九章群礁北部中央,北纬953分,东经11427分,邻近安乐礁和西门礁,在退潮时有部分礁石露出海面。从1988年我海军南海舰队守礁部队进驻东门礁。

 

道明群礁(以明初出使的三佛齐梁道明命名)为位于郑和群礁北面最近的群礁。环礁自东北到西南伸延长39公里,宽近13公里,礁盘自1000深水下台地上耸立而起,礁盘内泻湖水深55-65,有不少口门和外海沟通。浅湖中有一深沟南北贯通,有利于湖水外流,并把泻湖分成两部分。北部礁盘一般不出露水面,南面的礁盘多可露出水面,并在礁盘上发育有洲岛。道明群礁环礁包括南钥岛、双黄沙洲、杨信沙洲和库归礁等。

南沙 之 道明群礁

南钥岛(Loaita Island) 位于北纬1041分,东经11425分,道明群礁的最南部。该岛呈圆形,岛直径约300,海拔1.8,是南沙群岛中最低的小岛。它所在的小礁盘也呈圆形,直径约1.2公里。岛缘沙滩有200-500,小岛有沙堤围绕,高6,中为洼地。岛上灌木茂密,高3-4人类在该岛活动的历史较久。中部有椰子林,水井及房屋,并有小庙一座,大约是清代道光年间所建。由于本岛沙堤小,淡水存储量不大。1933年,法国驻军此处,1943年日本侵占了该岛,1950年代,美国海军陆战队侵占了南钥岛,但1959年后放弃。自1968年后,菲律宾侵占该岛。1994年,中菲冲突后,菲放弃了该岛,至今无人居住。

库归礁,长行,分三块出露海面。

双黄沙洲(Loaita Nan) 有两个沙洲组成,分别位于北纬1041分、东经11425(东北)和北纬1042.5分、东经11419.5分(西南)。西南部分没于水下,东北部分露出水面。

杨信沙洲(Lankiam Cay) 位于北纬1044分,东经11431分,是为了纪念明初巡抚南洋的官员杨信而定名。沙洲位于环礁南侧中部小礁盘上,礁盘呈圆形,直径1.4公里,沙洲因此也呈圆形,直径为100

 

双子群礁位于南沙群岛最北端,距离西沙最近,是进入南沙的门户。中国在此无驻军,菲律宾占领了北子岛,越南占领了南子岛及其西南面的奈罗礁。中国:越南:菲律宾为012。双子群礁是一个橄榄形的环礁,是在1000-1500的南沙海台上建立起来的,长轴作东北至西南走向,长约16公里,宽约7.5公里水深40-45,湖底平坦,点礁(礁敦)很少,这里潮差小,大潮潮差只有1.5,小潮只有0.3-0.6。环礁已有礁盘发育,水深3-10,退潮时有部分礁盘出露,以北部,东北部,西南部为多,南缘较少。环礁上的小礁盘有12个之多,小礁盘间有水深10-20的区域,可以称为浅水道。在环礁西北侧礁盘上有两个小岛,即北子岛和南子岛,双子群礁因此两岛而得名。双子群礁的在南子岛和北子岛间的水道称为中水道,宽达2.8公里,水深6-9。南子岛和奈罗礁间的水道分两支,北水道深10,南水道深8.5。东北暗沙和东南暗沙间的门,宽近2公里,水深7.7-9.3。北子岛和贡士礁之间的门,可进小船。

南沙 之 双子群礁

北子岛位于北纬1127分,东经11421分,椭圆形沙岛,长轴900,宽约400,高出海面3.2,面积约0.13平方公里。它也是一碟形小岛,四周有沙堤,高达5。海岸上有沙滩包围全岛,四周礁盘宽约500。岛中央为低平地,有淡水可饮用。中南部为草地,可开垦,西部为林地,灌丛高3-4。岛上有小屋、开垦的农田、椰子树和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南子岛位于北纬1125分,东经11421分在北子岛西南2.8公里处。椭圆形,岛长约600,宽约350,面积约0.12平方公里,高出海面3.6。岛上长满树木杂草,并有水井两口,可供饮用。最迟,自清代以来,该岛已经为我国渔民发现并利用,直到1956年,海南岛仍每年派船运送粮食,并取回水产。

南、北子岛互为犄角,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多次被侵占。1971年菲律宾、1973年越南相继侵占北子和南子岛至今。越南于1993年在南子岛建造其在南沙的第一个灯塔,并试图修建一个简易飞机跑道。

贡士礁位于北纬1128分,东经11422分。该礁只有在退潮时才露出水面,涨潮时仍有波浪打击,成浪花带,正向东北季风。

奈罗礁位于北纬1123分,东经11418分,双子群礁的西南。大部分礁石只有在退潮时出露,有一1高的礁石。该礁1988年被越南侵占。

北外沙洲在北子岛礁盘西南部,据北子岛275,它是一个圆形沙丘所形成的小沙洲,直径约91,高出水面3

东北暗沙,在环礁东北方,水下浅滩,深2.7

东南暗沙 水下浅滩,在水下9.1,呈长条状,有成串的礁头发育,在环礁东南侧。

西滩在南子岛和奈罗礁之间,水深只有3.7,为圆形滩。

北子暗沙 在环礁北侧,由几个暗滩组成,呈水下脊状隆起,最浅在8左右。

 

中业群礁(以1947年收复南沙的“中业舰”命名),位于南沙群岛北部,双子群礁与道明群礁之间,礁盘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

中业岛,中业群礁主岛,海拔9m,是南沙诸岛中海拔最高的一个,也是南沙第二大岛,为菲律宾占领。

渚碧礁,我军控制南沙六礁中位置最靠北的一个。

 

 

南沙 之 中业群礁

以上五个群礁,构成南沙群岛北部的主体。

5群礁及其附近以岛命名的岛礁有10个,其中属于5群礁的有七个,自东北包括北子岛(菲占)、南子岛(越占)、中业岛(菲占)、南钥岛、太平岛、鸿麻岛(越占)、景宏岛(越占)、西月岛(菲占)、费信岛(菲占)、马欢岛(菲占)

其中5个被菲占,3个被越占,另一个飘着青天白日旗。

在这几个群礁的正东面,是南沙群岛的东北部,以浅滩为主,也就是菲律宾所谓的“卡拉延群岛”了,有礼乐滩、安塘滩等,最东为海马滩,再往东就是巴拉望岛西侧的海槽了,浅滩上发育的岛屿主要有西月岛、费信岛、马欢岛等,这一带的岛礁主要为菲律宾控制。美济礁也在这的区域南面不远处。

南沙东北部浅滩——礼乐滩及周边

西月岛,位于北纬1105分,东经11502分,西南距太平岛56海里。发育在一块长4-6公里,宽约2公里桌礁上,水深在1.8以内的桌礁,长约700,面积0.16平方公里,是南沙群岛仅次于太平岛、中业岛的第三大岛。 由于沙堤广大,岛上淡水层厚,泉源也多草木茂盛,但因岛上海鸟多,受鸟粪污染,淡水大多无法饮用。自1963年起被菲律宾占领。

马欢岛以纪念明代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随员马欢而命名,位于南沙群岛北部,北纬1044分,东经11548分。岛近长圆形,东西长约360,南北宽约270,面积约0.06平方公里。岛上杂草丛生,无树木。有淡水,且水质好,可供饮用。海鸟栖居甚多。本岛依托的礁盘不大,岛附近水深可锚泊。长期以来我国两广海南渔民和商船以此处作为中转点,以补给淡水。1970年起为菲律宾占领。

费信岛以纪念明代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随员费信而命名,位于北纬1049分,东经11550分,在马欢岛北约5海里。本岛东西长约230,面积约0.04平方公里。岛上林木茂盛,鸟类丰富。礁盘西部和东部各向南伸出一条狭长的浅滩,西部长达6公里,水深小于9.1;东部长达2.5公里,水深小于14.61970年起为菲律宾占领。

礼乐滩以南海域(注意美济礁)

美济礁,位于北纬955分,东经11532分,在南华水道东口北侧,西北距永兴岛800多公里。美济礁为一环礁,东西长约9公里,南北宽约5.2公里,中有泻湖,水深约25.6,环礁南部和西南部有3个进口可以进入泻湖。大型船只可以在涨潮时通过南部最大的一个出入口进入泻湖。西南门宽92,长414,水道深23.8,水道口有点礁发育,阻碍航道。南门有点礁分布,使水道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道狭18,水深只有1.8;西道宽37,长275,水深18以上。水道小潮时流速1.3节。环礁东北部比较浅,有涨潮时水深只有1.8的礁头分布。

1994年中菲冲突后,海南渔民在美济礁建立了海水养殖和渔船避风设施,美济礁是我国有人驻守的领土的最东南端。200711月强台风“海贝思”使美济礁养殖基地倾覆,9名渔民遇难。但是为了祖国的尊严和领土(领海)权益,朴实的渔民兄弟,擦干眼泪、远离亲人、甘受艰辛、继续守礁。在维护南沙群岛领土、主权的斗争中,数千名两广、海南渔民及渔政海事人员和海军官兵一道坚守在第一线,他们无名,他们不朽

在郑和群就礁的鸿麻岛和九章群礁的景鸿岛连线中点正西方,离这两个群礁不远的地方还有个大现礁,也被越南占有。

以上5群礁及其附近,是争夺最激烈的地段,大体呈三国四方之势。

越占27个岛礁中,有10个集中在这里,从北到南分别是:南子岛、奈罗礁、帕兰礁、郭谦沙州、鸿麻岛、大现礁、景宏岛、染青沙州、琼礁、鬼喊礁,共三岛、五礁、二沙州。

菲驻军的所有八个岛礁中有七个在此区域及其附近,包括北子岛、中业岛、西月岛、费信岛、马欢岛等5个岛。另一个是司令礁,位置靠南。

我军驻守的渚碧礁、南薰礁、东门礁、赤瓜礁也在这个区域。

另台湾方面控制了南沙主岛太平岛。

 

 

 

南沙局势图(国旗仅表示实际控制,不表示承认其主张)

 

南华水道以南的区域由于洋流的侵蚀作用较强,珊瑚礁发育较小,以淹没于水面之下的暗礁、暗沙为主,常年露出水面的南沙十一岛中,这里只有一个,即尹庆群礁的主岛南威岛。

南华水道南侧主要有尹庆群礁、毕生礁、六门礁、南华礁、无乜礁等。

 

尹庆群礁(纪念在郑和之间出使南洋的明代太监尹庆)-----南沙第六群礁,位于南华水道南侧,礁盘呈东西走向,共有一岛四礁,自西向东依次是南威岛、西礁、中礁、东礁和华阳礁。尹庆群礁也是中越争夺激烈的地方,其中我军方驻防最东面的华阳礁,其余一岛、三礁均为越占。

 

南沙 之 伊庆群礁

南威岛,位于北纬838分,东经11155分,临近由新加坡北上香港、马尼拉的主航道,位置重要。 南威岛发言在一座桌状礁之上,巨大礁块自海底直上海面,该岛发育于礁盘南部。呈三角形,东西底边长约350,东北到西南斜边长约750,面积为0.15平方公里,为南沙群岛第四大岛。岛四周有沙滩,沙滩上有礁岩形成,向内是沙堤,高约5.5,沙堤围绕着中间低洼的礁盘部分,海拔2.4。在岛北端,有一圆锥状礁石,高7,而在最南端则有另一高5.5的石塔。岛东北部有天然水道伸入岛边,深达14,故成为南沙群岛南部海区优良港口。自1974年,越南一直侵占该岛。在岛上修建了无线电发射塔等设施,在岛西侧有2个码头。

华阳礁位于北纬853分,东经11251分,尹庆群礁四大礁之一,是尹庆群礁中最东的一礁。华阳礁以西的东礁,中礁,西礁和南威岛均被越南侵占。华阳礁在永暑礁南方41海里处,礁盘呈弓形,长约5.6公里,泻湖小而且没有口门地形发育。北面礁盘有两块海拔1.2-1.6的礁石出露,潮差为2左右。礁坡较陡。1988年,我海军开始在华阳礁建立防卫哨。现在已经是第3代永固式高脚屋 整个华阳礁建筑包括一个永固式高脚屋,一个补给平台,几个第一代高脚屋。

安波沙洲位于北纬754分,东经11254分,南威岛东南约65海里。在一约1400长的礁盘之西南端。实为出水不久的小沙洲。洲形似锅盖,故我国渔民向称锅盖峙。1935年公布名称为安波那暗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安波沙洲。有些外文图书称为AmboyneAmboyna Cay。沙洲长约300、宽约140,面积约0.02平方公里,只有太平岛的1/28、南威岛的1/9。海拔约2。洲上杂草丛生,但无树木,缺淡水。

以南威岛为中心,西南有南薇滩、万安滩等暗滩群;安波沙洲东北有柏礁、六门礁等,以东有南海礁和规模巨大的安渡滩,安渡滩东北有榆亚暗沙、司令礁等,西南有弹丸礁、南通礁、北康暗沙、南康暗沙等,最南是曾母暗沙。

在南华水道南越南共占领岛礁17个,菲占司令礁,马来西亚占南部弹丸、星光等四礁,我方在永署礁、华阳礁驻军。很明显,这里几乎完全为越南独霸。该地区主岛,也是唯一用岛命名的岛礁——南威岛,已被越南盘踞多年。

南威岛,位于北纬838分,东经11155分,临近由新加坡北上香港、马尼拉的主航道,位置重要。 南威岛发言在一座桌状礁之上,巨大礁块自海底直上海面,该岛发育于礁盘南部。呈三角形,东西底边长约350,东北到西南斜边长约750,面积为0.15平方公里,为南沙群岛第四大岛。岛四周有沙滩,沙滩上有礁岩形成,向内是沙堤,高约5.5,沙堤围绕着中间低洼的礁盘部分,海拔2.4。在岛北端,有一圆锥状礁石,高7,而在最南端则有另一高5.5的石塔。岛东北部有天然水道伸入岛边,深达14,故成为南沙群岛南部海区优良港口。自1974年,越南一直侵占该岛。在岛上修建了无线电发射塔等设施,在岛西侧有2个码头。

华阳礁位于北纬853分,东经11251分,尹庆群礁四大礁之一,是尹庆群礁中最东的一礁。华阳礁以西的东礁,中礁,西礁和南威岛均被越南侵占。华阳礁在永暑礁南方41海里处,礁盘呈弓形,长约5.6公里,泻湖小而且没有口门地形发育。北面礁盘有两块海拔1.2-1.6的礁石出露,潮差为2左右。礁坡较陡。1988年,我海军开始在华阳礁建立防卫哨。现在已经是第3代永固式高脚屋 整个华阳礁建筑包括一个永固式高脚屋,一个补给平台,几个第一代高脚屋。

安波沙洲位于北纬754分,东经11254分,南威岛东南约65海里。在一约1400长的礁盘之西南端。实为出水不久的小沙洲。洲形似锅盖,故我国渔民向称锅盖峙。1935年公布名称为安波那暗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安波沙洲。有些外文图书称为AmboyneAmboyna Cay。沙洲长约300、宽约140,面积约0.02平方公里,只有太平岛的1/28、南威岛的1/9。海拔约2。洲上杂草丛生,但无树木,缺淡水。

 

南薇滩、安波沙洲

以南威岛为中心,西南有南薇滩、万安滩等暗滩群;安波沙洲东北有柏礁、六门礁等,以东有南海礁和规模巨大的安渡滩;安渡滩东北有榆亚暗沙、司令礁等;西南有弹丸礁、南通礁、北康暗沙、南康暗沙等,最南是曾母暗沙。

 

南沙西南部浅滩

 

安渡滩附近

 

安渡滩以北

 

 
北康暗沙、南康暗沙
 

在南华水道南越南共占领岛礁17个,菲占司令礁,马来西亚占南部南通、皇路、弹丸、南海等四礁,我方在永署礁、华阳礁驻军。很明显,这里几乎完全为越南独霸。该地区主岛,也是唯一用岛命名的岛礁——南威岛,已被越南盘踞多年。

 

1988年起,我军开始在南沙驻守,并建立起团级(上校)编制的守备部队,现驻军六礁,其中渚碧、南薰、东门、赤瓜、华阳五礁自东北向西南一字排开。永暑礁位置在南威岛和太平岛的中途,位于南华水道西口,现在起到我方控制岛礁的区域的军事行政中心的作用。1988年,我方在永暑礁建立海洋观测站,遂引发了中越海军南沙冲突,永暑礁冲突前后,越南加快了抢占南沙岛礁的步伐,中越在南沙的争夺白热化。华阳礁靠近南威岛,不过中间还有东礁、中礁、西礁三个越南驻军礁,也算符合足球篮球上人盯人的策略。

 

(二)西沙、中沙群岛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北纬15°40'--17°10',东经110°--113°之间,西北距海南岛180多海里西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岛屿最多的群岛,共有22岛、7沙洲、5礁、6滩等40座岛礁洲滩;也是常年露出水面陆地面积最多的一个,接近10平方公里。西沙群岛坐落在水深9001000米的南海西北部大陆坡的台地上,由10座大、中、小环礁和台礁组成,大致以东经112度为界可分东西两群,两群之间有一南北向海峡(水道)。

 

东群——宣德群岛由宣德环礁、东岛环礁、浪花礁和嵩焘滩组成。宣德环礁呈马蹄形,边缘有永兴岛、石岛、七连屿和淹没于水下的银砾滩,七连屿共46沙洲,形成岛链,其中赵述岛和北礁间有缺口赵述门;东岛环礁有东岛、高尖石、西渡滩、湛涵滩、滨湄滩和北边廊,其中高尖石是西沙群岛和整个南海诸岛中唯一的非生物沉积岛(火山岛)。

西群——永乐群岛包括永乐环礁、北礁、华光礁、玉琢礁、盘石屿和中建岛。永乐环礁为典型环礁,边缘有珊瑚岛、甘泉岛、金银岛、晋卿岛、琛航岛、广金岛等12岛及羚羊礁和筐仔沙洲。

西沙群岛古称千里石塘,早在唐代以前,西沙群岛就留下了我国南方渔民、商人和僧侣开拓的足迹20世纪30~40年代,法国和日本人相继侵占西沙群岛,抗战胜利后为民国政府收复。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东西方对峙的大背景下,南越政权19564月侵占珊瑚岛,19741月又侵占金银和甘泉岛,遂引发中(南)越西沙冲突,中国军民奋力夺回三岛。从而确立了中国对西沙海域的控制权,西沙群岛目前也是南海四大群岛中唯一有平民常年定居并形成了较完整的社会结构的一个。根据201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西沙常住居民517人(大部分在永兴岛),其中户籍人口298人。2010年“六普”数据西南中沙群岛常驻居民为444 ,十年间年均减少-1.51%

永兴岛,位于北纬16°50',东经112°19,因1946年接收本岛的中华民国海军“永兴舰”而得名,为宣德群岛与西沙群岛的主岛,一座由白色珊瑚贝壳沙堆积在礁台上形成的珊瑚岛,是海南省西沙群岛,同时也是整个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2.1平方公里,是海南省人民政府派出县级机构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驻地,岛上有政府大楼、银行、邮政、商店、3000吨级码头、机场等设施,是我国控制南海的战略中枢。

石岛(西沙群岛)也叫蚱蜢岛,位于永兴岛东北0.7公里,与永兴岛同在一梨形礁盘上。面积约0.08平方公里,海拔13,为南海诸岛中地势最高的岛。因累累岩石裸露得名。

七连屿位于西沙主岛永兴岛东北方向4海里外,七座岛礁紧密相联,相隔很近,犹如珍珠一般串在一起。因此被形象地称为七连屿七连屿的七个小岛分别为:西沙洲(包括赵述岛)、北岛、中岛、三峙仔、北沙洲、中沙洲、南沙洲,面积都不大,一般都是0.4平方公里左右,近的相距仅几百米,远的也不过是一、二海里。七个小岛上都没有任何淡水,其中的西沙洲、南沙洲基本上是荒沙滩地,因为常受风暴潮的袭击、侵蚀,没有什么植物。北岛上面积也相对大些,原生植物海岸桐、麻枫桐长得一丛丛的;岛周还有自然形成的砂堤,能避风挡浪,渔民们喜欢在此北岛安营扎寨。受海浪侵蚀影响,几次台风之后七连屿曾有几块沙洲消失,而在附近另一位置却生长出新的沙洲。近年来,因为台风的关系,在最南边新形成了两个沙洲——西新沙洲和东新沙洲,形成了46洲的格局。

南海地形

甘泉岛,因岛上有甘泉井水而著名,渔民称圆峙圆岛 在西沙群岛永乐环礁上,珊瑚岛西南2海里处,岛上西南部发现有唐宋时期人类活动的遗迹,目前是中国最南端的省级文物保护遗址。

珊瑚岛该岛在永乐环礁西北侧,濒临南海主航道,地理位置重要。长约900,宽约450,最高处约9.1。岛南有水湾,岛东有旧码头。岛四周沙滩上灌木发育,鸟粪层也多,为永乐群岛磷矿最丰岛之一。岛上还有人工种值的木麻黄、椰树等,中部有水井一口,在椰树旁,水甘清可饮,而西部井水受鸟粪污染,有臭味,不能饮用。

中建岛处于西沙群岛最南端,渔民原称为螺岛,因在去往南沙群岛的中途上,故又被称办半路峙 1946年,中华民国海军军舰中建号接收本岛,因此改名为中建岛。是在礁盘上发育的沙岛,略呈圆形,长1200,宽l000四周有较高沙堤,中部洼地,不甚明显,且常积水,水深0.5。全岛平均海拔只有2,沙岛在低潮时高出海面3,在高潮时高出海面1;面积低潮时达1.5平方公里,高潮时只有0.85 平方公里。台风过境时,高潮可以淹没岛屿的大部分,故地形变化较大,显示出由沙洲向沙岛过渡的特征。由于本岛常受海淹,故岛上草木难于自然生长。高处有海鸟栖息,故有鸟粪层存在。由于沙体大而厚,又少鸟粪污染,因而清泉易得,尤以雨季为好。

中沙群岛西距西沙永兴岛约100余海里,全部为海水所淹没的暗沙和暗滩组成,包括南海海盆西侧的中沙大环礁、北侧的神狐暗沙和一统暗沙及深海盆上的宪法暗沙、中南暗沙等。中沙大环礁发育在南海海盆西侧大陆架上的中沙台地上,由26个水深926米的暗沙和暗滩组成,东以51°58°的陡坡降至水深4000的南海深海盆;西以水深2500的西沙东海槽与西沙台地相隔。此外,在中沙群岛以东还有露出海面的环礁——黄岩岛。

 

(三)东沙群岛

东沙群岛位于南海东北部,分布于北纬20°33′21°10′、东经115°54′116°57′之间的海域中,北距汕头港260千米,西北距香港315千米,西距海南岛榆林港670千米,西南距西沙群岛450千米,南距南沙太平岛1185千米,东南距马尼拉780千米,东北距高雄港及澎湖马公港分别为440千米425千米是南海诸岛中最北、距离大陆最近和岛礁数量最少的群岛,发育在南海北部大陆架外、水深约300的东沙台地上,由东沙环礁、南卫滩和北卫滩组成。东沙群岛在行政区划上属于广东省,1949年以来为台湾方面控制。

东沙环礁近于圆形,半经约10千米,环礁内水域约300平方千米,水深0.6-17,但以5以下者为多,环礁西侧有两缺口,形成南、北水道,其间有东沙岛。东沙岛呈西北西至东南东走向,岛形如马蹄,东西长约2,800,宽865,陆地面积约1.74平方千米,岛内潟湖面积约0.64平方千米,形成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独特风光,在南海诸岛中是仅次于西沙永兴岛的大岛。

东沙群岛附近海域除是传统渔场外,海底已发现丰富的石油资源。

 

(四)黄岩岛

 

黄岩岛(曾用名:民主礁),位于南海诸岛最东部,北纬15°07′,东经117°51′北距广州600海里,东距菲律宾苏比克湾约126海里有时被认为是中沙群岛的一部分,距中沙环礁约160海里,但与中沙群岛并不在同一个地质构造上,其东是幽深的马尼拉海沟和吕宋岛了。

黄岩岛发育在3500深的海盆上,是一座陡峭的海底山峰露出水面的部分,离开礁盘十公里,就是3000的深海。礁盘周缘长55公里,面积150平方公里,礁盘外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其内部形成一个面积为130平方公里、水深为10~20潟湖,潟湖东南端有一个深9~11,宽360~400通道与外海相连,渔船和舰艇可由此进入,从事渔业活动或者避风。

黄岩岛主要为水深0.53之间的环形礁盘,礁盘许多地方水深仅一、两米,类似浅滩。有星罗棋布的礁块露出水面,形似大石柱,礁块表面大小一般为1~4平方米,大者十余平方米。北、南两端尤为密集,被称为北岩和南岩。 

黄岩岛(与西沙、南沙主要岛屿的同比例尺比较,来自方舆论坛)

据史料记载,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四海测验”,其南海测量点就在黄岩岛。黄岩岛是南海东部数十万平方公里海域内唯一露出水面的大型礁盘,环礁内潟湖面积达130平方公里,水深10以上,水质清澈,风平浪静,不仅是渔业生产和渔船避风的优良场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停泊大型舰船,是我海军走向太平洋的重要基点。

黄岩岛冲突是中菲“卡拉延”(南沙)群岛纠纷的继续,和历史上的边境纠纷相似,南海问题中国秉承的一贯方针是“以民对军,以生产(渔业)活动显示事实存在,不打第一枪,后发制人,争取主动”,虽然中菲争端一时半会可能不会消停下去,但激化的可能性并不大,而且,早在18年前菲律宾在更靠南的美济礁都没有捞到好处,还被迫放弃了南钥岛。还是捕鱼捞虾是正经事,O(_)O~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95119-569375.html

上一篇:科学家是太超前了,还是已误入歧途?
下一篇:南海方略
收藏 IP: 113.140.84.*| 热度|

8 朱晓刚 吕洪波 施泽明 刘焕军 张骥 梁光河 zdlh wormbreed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