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忽忽悠悠土飞机
1966年,福建省将乐县新路口。三0三地质队在这里边生产边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当然是以运动为主。
我这个工作队队员,身兼三职,一是张洪德普查组驻组队员;二是秘书组的活儿我必须得干;三是专案组男女关系方面的交待材料,只由我掌握(领导说我的嘴严,这些材料就是运动后也不能扩散。真的,那些烂事儿,时至今日我也没有向外讲过)。所以我参加劳动就比较少。尽管如此,组里的劳动我每次都参加,没参加的仅仅是那些队上统一组织的较大规模的劳动。
挖探槽是最普通的劳动,因为“突出政治”以运动为主,所以一个不大的槽儿,平时一两天可以挖完,运动中十天也挖不完。我要说的出事儿的这个槽儿,就挖了一个多星期,还没有挖完。
这个槽儿长20米,挖槽人有:组长张实塘(唯一一个党员),技术副组长张洪德,下有廖志成、李器才、黄昌溪、王忠新、杨行福、金桂祥、庒士棻;工作队员有我和吴依铭。干活的时候不是每天全部人员都出工,而是家里要留人整理材料、写交待材料、写大字报等。
在槽头有一棵较粗的大树,树干直径超过半米。每天的午饭我们都在树下吃,有人还要在树下小睡一会儿。那天出工的也就六、七个人,全在槽内,突然间,大树倒了。我们一点儿思想准备都没有。
你说怪不怪?按常规,树应该顺山坡往下倒,那我们就全完了,没法儿跑,没法儿藏,一个个必死无疑。
没有!树是往上倒的。由于探槽挖空了树下一大半,头几天树还保持着平衡,站在那里,时间长了,不行了,它坚持不了了。就倒了下来。
这棵树的倒,首先是根部下滑,就像是有人抱着树根往下拉一样,所以树是往上倒。树不仅倒了,而且由于山坡太陡,倒后又顺着探槽继续下滑。
人们以最快的速度跳上槽儿。中段和下段的人跳上槽儿之后,有机会躲开。而我和另一个人是在上段,我们两个人则没有这个躲开的机会,又不能让树辗压在底下,所以就顺势坐在了较粗的树枝上,由于树头、树干、探槽及挖出的土的阻力,整个树滑动很慢,我们坐在上面并不怎么感到危险,就象坐土飞机一样,滑了10多米就停下了。
但是后怕不得了:试想,如果在我们吃饭时树倒下后果将如何?如果在人睡午觉时树倒下后果将如何?如果树不是往上而是往下倒后果又将如何?
没发生事儿,什么事儿都没有。发生了,就必是大事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