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ir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siro

博文

博士生入学考试技巧——来自主考老师的建议 精选

已有 5179 次阅读 2012-1-2 18:06 |个人分类:交流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生态学, 博士生, 入学考试, 农业气象学

我曾经担任地理资源所《生态学》、《农业气象学》博士生入学考试的主考老师多年。博士生考试对于出题的老师来说也是不容易的。一般的目标是考出学生的不同层次,既有高分也有低分;要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面,创新思维,表达能力等。

 

阅卷的时候,几个老师一边批一边谈,有很多感慨。共性的问题如下:

1. 过分依赖参考书。

2. 答题思路不清晰,条理性不强。

3. 卷面不整洁,或者字体难看。

 

如果招生目录给定了参考书,我想你不要把它作为考试范围。直到现在还有考生在寻找合适的参考书。我觉得很多考生还没有离开应试教育的思路,认为考博士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准备好一些基础知识就行了。事实上,我认为,在中科院的专业课考试,比较偏重科研前沿问题。除了一些课程会有少量的基础性的名词解释以外,题型主要是简答题、问答题或者论述题。这些题目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主考老师也没有答案。主要就是看考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

 

有学生的答题直接从书上大段抄来,这样的学生肯定不会得到高分。单纯看这些教科书不可能回答这些问题。所以我的建议是考生要阅读近几年相关的中文学术刊物的论文。可以浏览,对综述论文和名家论文可以选择精读。

 

仅仅看还不够,还可以提前做一些写作、答题的准备。这一点我认为很有必要。考试的内容80%不会超过所公认的内容。比如说生态系统的水循环机理、碳循环与气候变化。这些内容不可能不考,题目可能会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出法),做这些文字的准备起码可以有5060%内容可以直接用上。

 

做这些准备需要从教科书、文献等综合出来,然后记下,变成考试可以应用的精华表达。这样比在考场上临时综合有很大的优势。

 

为了卷面答题的清晰,我的建议是答题不要一气呵成,不要一段一段接着写下去。这样老师需要花时间找你的主题思路。老师阅卷也不是一字一句地看。你想啊,一百多份试卷几个老师半天批完,每道题目能花多少时间?只有对60分上下的卷子非常慎重。答题的时候,划分123等标题。每个标题写明论点,下面再展开论述。这样老师阅卷能够轻松理解。

 

另外,尽量把字写好,字好看,老师感觉会舒服。字不好看可以写清楚一些,不要潦草。现在的学生电脑用多了,字写得越来跃难看了。有的像小学生的字,唉。

 

博士生考试通过不难,得高分不容易。而老师往往不按照分数取学生,而是综合考虑学生的背景、能力是否有潜力,是否符合未来的课题需要等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3259-524784.html

上一篇:我的朋友马立望
下一篇:一个科研游击队的快乐与烦恼
收藏 IP: 117.67.81.*| 热度|

3 王修慧 逄焕东 郭利萍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8: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