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生活生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ntec007 友诤友直友谅

博文

就可靠度教学答网友

已有 2080 次阅读 2011-11-29 22:34 |个人分类:有教无类|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学, 研究生, 设计, 本科生, 课程

 
今天有位网友留言,提起可靠度教学的事情。我不免多说几句,干脆就发到这里了,请这位网友包涵。 
 
我觉得,本科生的可靠度,还是以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为主,着重介绍设计规范中相关系数的取值背景,让学生在今后设计中对结构安全有一个深入的理解以及可能灵活处理的空间。如果课时允许,再介绍些可靠度鉴定和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则更佳。一次二阶矩的计算不必太复杂,迭代法根本没有必要讲,可以让学生了解,但不必要求掌握。 
 
研究生课程要求不同,讲法也不同。这个要求与本校老师在这个方向上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有关,不可一概而论。有些学校比较侧重动力可靠度的研究,那么研究生课程应该从随机振动入手再深入展开,直至可靠度在抗震抗风中的应用。另有些单位着重耐久性的研究,那么泊松过程是入门的概念,慢慢再向时变可靠度发展。我个人对风险和随机建模比较有兴趣,这个您可以从我在科学网上列的阅读材料中看出来。 
 
大学课程,无论是对本科还是研究生,其教学大纲设计应该对概念、方法和技巧区别对待。我们有时过于强调概念,忽视对方法和技巧的要求;而有时又相反。以我有限的教学经验,结构可靠度这门课程,对于本科生而言,应该着重在概念的掌握。而对于研究生课程,方法是第一位的。计算上的技巧(如各类迭代法),则应该让专门研究可靠度的研究生自己学习,也可以通过研讨会的方式学习。 
 
随附本人今年在国内的一份研究生课程考试题,学生带回家做三天后交卷。 
 

HNU SR Final Exam.pdf

对考试题的一点说明:第一道题本来应该是作业,因为时间关系,只好放到考试里头,反正作业也是一起算分的。

 

第二、三题分别为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的学生设计的。由于我的教学目标是学生上完后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本领域专业期刊论文,所以采用这种文献阅读的方式。我的题目有别于一般的读书报告,我要求学生能重现文章中的图表——因为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说明自己看懂了文章。说开一点,有些文章如果让读者无法重现其结果,那么那样的文章不读也罢。当然,我选的两篇文章,计算结果都是有错误的。能指出并且敢于指出其中错误的学生,当然是非常好的学生了。

 

-------------------------------- 


最后附一段学生的评语。应该说,从学生来信的最后一段看,我这门课讲得很糟糕,我虚心接受哈。但学生提及了科网有名的土著教授,我想在教学上能与土著教授相提并论,我也比较心慰了。


袁老师:

题目有点难,有些不会做,哎,资质不好,太愚钝了,呵呵。


额,怎么说呢,这门课是我从小到大碰到的最有挑战性的课程。我是06级李达班的,大学的时候我们觉得最难的一门课是刘老师(博主注:湖大土著是也)教的物理,现在想想,可靠度的难度绝对不亚于大学物理。


不是说课程本身难,难的是它糅合了很多的知识,它没有例题来进行训练,也不太符合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短时间内,要综合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是很富挑战性的,不过也许这就是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区别所在。收获很多,手脚很多,谢谢袁老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3568-513072.html

上一篇:读侯晓静博文有感
下一篇:A few quotations
收藏 IP: 216.58.48.*| 热度|

2 程光伟 leofrank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02: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