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理论的风格 精选

已有 5423 次阅读 2011-11-26 07:33 |个人分类:阅读笔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风格

理论的风格

武夷山

 

荷兰屯特大学的Frank W. GeelsScience, Technology, and Human Values(科学、技术与人类价值观)杂志2007年第6期发表文章,Feelings of Discontent and the Promise of Middle Range Theory for STS,文中介绍了普林斯顿大学的P. J. DiMaggio1995年提出的三种理论风格,很有意思,这里转述一下:

 

第一种,作为覆盖性规律的理论 (theory as covering laws),或者叫变异理论。这派理论认为,世界由众多变异组成,理论的目标是说明这些变异而不是说明规律性。STS(科学技术元勘)不取这一风格。经济学、心理学和主流社会学喜欢这种风格。

第二种,作为启蒙的理论。这种理论旨在清理掉传统观念和传统假定,为艺术性的、激动人心的新视角开辟空间。行动者网络理论、技术的社会建构、反思性进路等皆属此类风格。

第三种,作为叙事的理论,或者叫过程理论。这类理论对社会过程给出解释,使得各类主体(行动者、结构)能在这一过程中改变身份。这种理论不关心对变异的说明,而更关心叙事合理性之经验检验。

DiMaggio的文章见http://web.ku.edu/~jleemgt/MGMT%20916/PDF/DiMaggio1995ASQ.pdf

 

 Frank W. Geels在文中提到,STS的中程理论已经取得一些成就,例如:

――技术动力学中期望和许诺的作用;

――利基理论和新兴技术轨道;

――关于社会技术变迁(或转型)的多层次视角。比如,从马车到汽车、从井水到管道自来水这样的社会技术变迁过程不仅涉及人工物,还涉及基础设施、规制、文化变革、机动性模式和市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511778.html

上一篇:行为学家斯金纳想如何达致理想社会?
下一篇:英汉词典查不到(之二十五)
收藏 IP: 219.142.130.*| 热度|

32 曾新林 吴飞鹏 陈小润 钟炳 刘立 吉宗祥 唐久英 刘广明 柏舟 刘用生 许浚远 李学宽 陈湘明 刘昶 许培扬 魏瑞斌 王芳 黄锦芳 刘玉仙 刘钢 王安邦 曹聪 林涛 唐常杰 李泳 黄富强 张天翼 卫军英 王桂颖 张檀琴 wgq3867 crosslud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2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