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文化软实力下的科技传播(概要)

已有 3163 次阅读 2011-10-17 09:00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一.概述

当下的科技传播已经成为了一个整合性的系统工程,其涉及到的科学知识、思想、态度和方法的传播,更涉及到各个领域的协同努力。而科技传播已经成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强调发展文化产业,文化强国的同时,我们也应关注文化本身所包含的科技传播因素。在注重文化自律与文化自觉的基础上促进科技文化的发展也应该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方面,因为科学文化本身就大文化体系的题中之义。科技传播需要政府,市场和公众的共同参与,从而才能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建设、共同分享的大科普格局,它既是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提供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基础,更是提升国家科普能力的必要措施。通过科学传播和普及,能够有效地提升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更能够促进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进而提升国际地位。

二.概念

科技资源科普化,就是拓展和延伸科技资源的功能,扩大科技资源的应用范围,把丰富的科技资源转化为丰富的科普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公众科普活动,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i]软实力(Soft Power)于1990年问世,相对于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而言,指一个国家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量,既包括这个国家文化积累和发展的现实水平,有包括它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作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ii]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而国家文化应该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美国等西方强国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发达的传媒体系,在文化传播上处于优势地位,而它们的文化软实力也较为强大。科学技术(包括知识,方法,精神和态度)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因而也应该是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根据寒竹和文扬的观点,中国力(sinolizing)被理解为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实践力量,这一力量基于中国传统和文化,又在西学中得到改造,也含有丰富的思想和精神,历经了一百多年的失败和曲折滞后,终于蓬勃地生发出来,成功开创了“中国模式”,并保障着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稳步前进。[iii]另外根据他们的观点,中国力应该包括洞察力、接受力、抵抗力、适应力、包容力、整合力和驾驭力。

 

三.概论

从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区别来看,科学技术是硬实力的范畴,它的发展可以促进一个国家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的提升。然而,科技不仅可以促进硬实力的增长,它同样也是软实力的倍增器。[iv]而科技传播承载着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播的双重使命,因而科技传播能够促进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既取决于其精神产品质量的高低,同时也依赖于传播的力度和方式,在我国来说,政府从事科学传播和科普工作,我们的科普工作可以延伸到最简单社会单元的各个角落,因而从这个方面来说,科学传播的广度和方式促进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另外我们有着密集的传媒网络,而通过传媒开展科学传播也是近来学界和业界较为关注的一个领域,利用传媒开展科学传播活动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文化的繁荣与兴盛,因而文化软实力也在潜移默化地得到发展和促进。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即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提炼,虽然中国古代有无科学一直是个争议的话题,而且我国的科学过去处于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境地,但是自五四运动以来,德先生和赛先生的进入使我们开始了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科学文化也深入人心,这一点从历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的数据中可见端倪。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科学文化一直处于积淀和提炼的过程中,百年辛亥,德赛并举(而我认为科学文化,软实力,科学传播以及社会资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另行研究,本文不作详细解释)。软实力的核心因素就是人,人是软实力建设的主体,人的心智能力也是软实力的核心内容,人更是软实力建设的最大受益者。而科技传播的受众就是广大公众,而科学传播不仅是为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更希望科学精神的具体内涵为公众所理解,能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公众的心灵当中。[v]

 

 

 

 


[i] 任福君,《关于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思考》,科普研究,2009,43

[ii] 郭洁敏,《论软实力的基础、条件极其运用准则》,《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3期,P58

 

[iii] 寒竹,文扬 《中国力 大历史、大未来与我们的强国法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11月,P20

[iv]赵刚 肖欢,《国家软实力 超越经济和军事的第三种力量》,新世界出版社,20108月,P93

[v] 黄时进,《科学传播导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9月,P59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28002-497689.html

上一篇:有关官员担任学术组织头衔的思考
下一篇:做个会经营的农民难吗--兼与小胡博士探讨农民种植土豆的问题
收藏 IP: 210.14.12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1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