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晓十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ixiaoxin10

博文

再论9.18,什么是国耻

已有 4017 次阅读 2011-10-3 06:4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前几天看了王锦思的关于9.18的文章,里面有个问题始终在思考,9.18是不是国耻,什么是国耻?9.18是不是国耻这个有争论,但我们可以把这个日子当做一个象征,所以说是国耻,定为国耻日都可以,关键是,什么是国耻?这真还是需要考究、明晰,唯有明晰什么是国耻,我们国家和民族才能知耻而后勇。
    不要认为这是小题大做,或者是无事生非,不好好想想,真还说不清楚,说不明白。
    1、有人说是落后就要挨打、忘记了耻辱就是国耻,不全面。
    2、乍看,好像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但实际上我们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我们已经没有了那种刻骨铭心的感受,或许,我们说国耻,只是一个名词,其内涵远远不能深刻领悟。
    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就词义看。
    国耻,国家的耻辱,也就可以引申为民族的耻辱。耻辱,可以解释为以辱为耻,辱,可理解为屈辱;屈-委屈,辱-侮辱,可以明晰词义为别人给予我们的委屈和侮辱。这是一种感受,一般说不明白,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但时间已经使物是人非,我们谈国耻,就是注重他的教育和警醒功能。既然要警醒,就必须说明国耻是什么,警醒什么,这需要深入的挖掘和提炼。浅层次的纪念,就是要勿忘国耻、努力奋发,振兴中华。这远远不够,因为内容太飘,不能说明事情的本质和实质,无法揭示深刻的教育意义和警醒作用。
    委屈和侮辱,那我们有什么委屈,受到了什么侮辱呢。我们泱泱大国,五千年文化,被日本欺负、侮辱,损失惨重、脸面尽失,这真是一种耻辱,自然就想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然后就是要奋发图强;后边就是忘记了耻辱就是国耻。然而这只是感受层次的理解,难以刻骨铭心,进而难以凤凰涅槃。
二、从反省层次看。
    这才是触及内心的内涵。我们要回答的是为什么我们是耻辱的,这些耻辱是什么,如何避免这种耻辱。
    (一)我们缺乏危机感。也许,我们是最缺乏危机感的民族,这只是看到其他民族的感受。看看美国,美国大片在干什么,弥漫一种危机感,星际危机、生化危机、气候危机、战争危机;现实中,威胁论、发动战争,哪一样不是危机感使然。而我们,习惯于报喜不报忧,习惯于忘记忧,而实际上我们身边有多少忧,多少危机,这些都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大事呀,我们习惯往好处想,这是好事,但我们更要往坏处想想,这样才能变压力为动力,永保不败。想起了一句歌词: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想一想,这是被迫的,还是最后的吼声,为什么不是主动的、愤怒的吼声呢?我们需要有力量,敢于对危机发出主动的吼声、愤怒的吼声,敢于在吼声之外,举起并砸出我们愤怒的铁拳。
    (二)我们民族特性里不足的东西。从一盘散沙出发,有多少特性导致了我们的耻辱呢,那这些特性是不是我们的耻辱呢。例如如果我们问问,元朝、清朝意味着什么?有几个人敢于、勇于承认中华在那时怎么了?迈不过这道坎,我们的心理就是不健全的,何谈发展、崛起。
    (三)最关键的,我们缺乏信心、大气、霸气。只是自己的感受提一提,个人认为宋是一个最窝囊的朝代,经济发达,最终亡国,这真是让人伤心,如果是战败的,可以谅解,但却是一味退让、一味安逸败的,那真是无语了;有人说反抗了,不是战败的吗,不好解释,但有主动进攻的国力,却在反抗中败了,不值得反思吗?且不说宋的军事战略如何,联蒙灭金对不对,且说,敢不敢举全国之力坚决战争,你死我活,绝不苟且。还是汉武大帝电视剧,总是感觉亲切。好像有句话: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哪个时代有这样的信心、胆略、豪气、霸气、勇敢呢?有此心,谁敢放肆呢?
    内容没有展开,可能是不方便展开吧。欢迎补充、探讨,谢绝攻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9999-492795.html

上一篇:9.18的纪念警报9.17拉,为什么?
下一篇:国家,谁是中国真正的、最大的威胁
收藏 IP: 222.88.23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10: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