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在国际会议上让硕士生做“大会报告”——夸夸大胆的我 精选

已有 5389 次阅读 2008-11-16 22:01 |个人分类:专论—应急管理

??我组织的会议有一个最大特色,是其他会议一定不具备的,就是让硕士生做会议的“大会报告”。

??这次我让赵晶做了第一届“现代应急技术、应用与实践”国际研讨会的大会报告。

??这样的做法是极其罕见的,但是又是完全符合逻辑的。

??因为大会的组织者——我本人——知道赵晶工作的价值,完全可以去做一个大会报告。

??事实上,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事实,一个研究生完全可能做出很好的工作,但是,由于论资排辈等因素,即便做出了漂亮的研究工作,却不见得有机会去宣示这样的工作。

??赵晶的工作与应急管理中的评价有关系,她的报告主要是关于“可恢复性度量评价方法和模型”的内容,和“可减缓性”、“可挽救性”的概念不同,“可恢复性”并非是我本人提出的新概念,而是西方学者早就有的一个概念,英文词也有,叫Recoverability,但是,我们的应急管理却很少使用这个概念来做实际的应用实践,而后者又是特别重要的。

??这样,把一个重要但是被忽略了的概念以一个完整完善的形式写出来并讲出来就一直是我准备做的事情,赵晶在我的指导下做这个工作已经有了接近半年的时间,基本从基础概念层面和基本的度量评价模型方面做出了一些工作,并在可恢复性和需求之间建立一个运筹学的模型。

??之前我们习惯去做“损失评价”,其实这在应急管理中是基本没有价值的,如果说它不是完全没有价值的话。但是,我们的政府和学者们却往往纠缠于这个“损失评价”,把灾害发生后数清楚死了多少人,损失了多少财产作为第一要做的事情。

??已经逝去的失去的东西再有价值和尊严,也比依然活着的和能够保全和挽回的价值小很多,所以,我们的目光应该更关注于未来,而这里所谓的未来,就是我们在灾难后对于可以恢复的价值进行一个衡量,或者从使用多少成本可以做到怎样的恢复程度做一个衡量。

??作为和损失评价并行的三个概念之一,可恢复性评价位于最后一个阶段,但是它的重要性和其他两个相比,应该是类似的。

??具体的学术性内容大家可以参照赵晶的论文和讲演,这里不去细说。

??最后,想起一首我特别喜欢的歌《明天还是继续》,好像是苏芮唱过的,里面的歌词有几句和我们的可恢复性度量评价有关。

??“对于成串的往昔,我有太多的眷恋,但我从来不叹息”

??“我不反对你哭泣,为你曾经失去的,但我却毫无迟疑”

??“.......要爱我生活里值得去搜集的回忆”

??“.......哀愁之余别忘记,明天还是要继续”

??面向未来,面向可恢复性,应急管理才是有价值的。

??因为愿意做让硕士研究生进行大会报告这样的事情,特地夸夸我自己。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47039.html

上一篇:陪韩国李在恩教授唱歌
下一篇:倪慧荟:风险矩阵评价的扩展方法【俺认为很有价值的一项研究】
收藏 IP: .*| 热度|

4 高建国 唐凌峰 陆绮 唐小卿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8: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