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川滇地区未来强震形势分析

已有 5388 次阅读 2011-6-21 17:45 |个人分类:强震预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强震预测, 川滇地区

川滇地区地处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带东侧,新构造和现代构造运动强烈,活动断裂发育,地震强度大、频度高、分布广,类型多样[1],是中国大陆最显著的强震活动区域。区内主要发育有北西向的鲜水河-安宁河-小江断裂、金沙江-红河断裂、怒江-谰沧江断裂和北东向的龙门山-锦屏山-玉龙雪山断裂等大型断裂带。据不完全统计[1],川滇地区1500~1999年共记录M ≥7.0地震39次;1990~1999年共记录M ≥6.0地震117次,其中6.0~6.996次,7.0级以上21次。频繁的破坏性地震给该地区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尤其是发生在2008512的汶川Mw7.9级特大地震,使位于龙门山断裂带附近的上百座城镇遭受严重破坏, 大量房屋损毁, 公路桥梁坍塌,造成了近9万人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根据我们的研究[2-3],川滇地区可划分为下述几个地震区,对有强震发生的地震区,强震四要素预测结果如下:

1 中缅边境地震区

该地震区可划分为三个地震带,分述如下:

1.1 中缅边境地震带1(盈江腾冲地震带)

震中位置:北纬24.8°、东经98.3°附近

震级:6.8~7.1

震源深度:15km

Benioff应变监测值/临界值(J1/2):2.44E+08/3.22E+08

预测阶段:中长

备注:监测日期截止到201166

1.2 中缅边境地震带2

震中位置:北纬21.5°、东经99.5°附近

震级:7.5~7.9

震源深度:11-13km

Benioff应变监测值/临界值(J1/2):8.56E+08/9.05E+08

预测阶段:中长

备注:监测日期截止到201166

1.3 中缅边境地震带3

震中位置:北纬20.9°、东经100.2°附近

震级:8.0~8.2

震源深度:17-20km

Benioff应变监测值/临界值(J1/2):1.93E+08/2.71E+09

预测阶段:中长期

备注:监测日期截止到201166

2 普洱地震区

震中位置:北纬22.6°、东经101.3°附近

震级:6.6~6.7

震源深度:10-15km

Benioff应变监测值/临界值(J1/2):1.21E+08/1.252E+08

预测阶段:中期

备注:监测日期截止到201168

3 小江地震区

震中位置:北纬25.4-26.3°、东经102°附近

震级:6.8

震源深度:10-19km

Benioff应变监测值/临界值(J1/2):1.29E+08/1.442E+08

预测阶段:中长期

备注:监测日期截止到201168

4 昭通地震区

震中位置:北纬27.4°、东经104°附近

震级:6.1

震源深度:15-24km

Benioff应变监测值/临界值(J1/2):6.28E+07/6.3E+07

预测阶段:中短

备注:监测日期截止到201168

5 下关-楚雄地震区

震中位置:北纬26°、东经101.3°附近

震级:6.8

震源深度:6-13km

Benioff应变监测值/临界值(J1/2):1.67E+08/1.753E+08

预测阶段:中长

备注:监测日期截止到201168

6 得荣地震区

震中位置:北纬28.6°、东经99.1°附近

震级:7.6

震源深度:7-14km

Benioff应变监测值/临界值(J1/2):4.36E+08/4.66E+08

预测阶段:中长

备注:监测日期截止到201168

7 汶川地震区

震中位置:北纬32°、东经104.4°附近

震级:6.9

震源深度:12-14km

Benioff应变监测值/临界值(J1/2):1.91E+09/2.07E+09

预测阶段:中长

备注:监测日期截止到201168

上述预测分析仅供地震预测学术研究之用,不作为地震预报的依据,任何个人和任何单位不得转载、不得复制、不得向社会发布,违者必究。

参考文献

[1] 苏有锦, 秦嘉政.川滇地区强地震活动与区域新构造运动的关系.中国地震.2001,17(1):24-34.

[2] 秦四清, 薛雷, 徐锡伟, 黄鑫, 王媛媛, 泮晓华.川滇地区未来强震预测与汶川Mw7.9级地震孕震过程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2010,V53(11): 2639-2650

[3] 秦四清, 薛雷.云南盈江Ms5.8级地震和缅甸Ms7.2级地震预测总结及震后趋势分析[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V26(2): 462-468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5926-457751.html

上一篇:地球人都是这样想的
下一篇:嵇少丞教授,请勿断章取义!
收藏 IP: 121.18.127.*| 热度|

2 陈辉 zzjtc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5: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