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junping 物理化学博士/科普研究者/探索/理性/开放

博文

关于“科普”与“达人”的遐想

已有 3447 次阅读 2011-6-16 17:20 |个人分类:创新之源|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普, 科学探究, 达人

前几天与一位同事讨论课题的时候,他无意中说起“科普人才”的英语翻译问题。他说有人把“人才”翻译成了talent, 觉得非常不妥。无奈,我之前也没有参加过GRE之类考试的训练,对于这类词义辨析自然是捉襟见肘,因此也没有回应。后来,我在网络上查找一下比较权威的、对“人才强国”战略的英文翻译,看到“人才”相应地译成human resources,也是企业常用的“人力资源”,这才稍有解惑。然而,说到talent, 却引发了我的一段遐想。

最近看到东方卫视有一档很火的节目,名字叫“中国达人秀”。这里的英文所使用的就是“China’s Got Talent” 。我想,这里所谓的“达人”, 就是切合于“talent” 原本词义的“能人”。通俗来讲,与前些年很流行的一句话“你太有才了”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这档节目的鼻祖“Britain’s Got Talent”(英国达人节目)初衷就是为了发掘出非专业的表演人才。英国的苏珊大妈就是通过这个节目走入了全球的视野。

我首先很惊叹这个节目的影响力。来参赛的选手简直是五花八门,而且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来自农村基层和偏远落后地区的选手较多。我不知道这些卖猪蹄的小伙子、唱“送你葱”的卖菜大姐、乡村理发的大姐等等这些人物是怎样走到了荧屏前面,但可以明确的是在纷繁的信息社会中,他们在获取信息渠道相对单一而稀少的情况下,能够关注到了这个节目并积极地参与到了这个节目中。这对于我们的科教类节目是否有一些启示呢?

看这个节目,也让我对《中国达人秀》三个评委之一的周立波刮目相看。一般的观点是,既然是“达人”,就有普通人所不能做到的能力。在看选手的节目中,对一些能让伊能静女士瞠目结舌的表演,周立波身体力行地兴起了“波波打假”,颇有一番科学探究的气概和精神。记得其中有一个表演内容是赤脚踩踏碎玻璃堆。表演者是一个特技演员,据说训练这个“绝招”30多年,他做出身体内部运气的模样,赤脚跳到碎玻璃片堆中。就在这时,周立波从评委席走到了舞台上,按照表演者的式样,竟然同样做到而且双脚丝毫无损!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这并非是什么“特异功能”!这让我想到国际探索中心(Center for Inquiry)John Nickell等人一直从事的揭示“异常现象”背后真相的事业。作为一个时尚节目的主持者,周立波至少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了我所欣赏的水准。

       半月前,有一次聆听上海某区一位领导介绍科普工作时,她提到了“科普达人”。在网络上搜索,果然有这么一个活动。一位90岁的上海阿婆,运用太极的手法,配合着殷阿婆科学生活二三事视频介绍,行云流水般地做了一套数字操 向大家展现了科学减压健身操的魅力。这就难怪她能获得“科学生活科普达人”的称号。我在想,什么时候也让这位阿婆,去上海音乐厅,参加一下《中国达人秀》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89823-455995.html

上一篇:再听《爱你一万年》
下一篇:做个健康饮食达人
收藏 IP: 210.14.12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23: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