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jb8104149 There is nothing permanent except change

博文

环境与气候决定蜻蜓分子水平多态性和遗传群体结构

已有 3022 次阅读 2011-6-10 13:0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多态性

Wellenreuther M, Sa´nchez-Guille´n RA, Cordero-Rivera A, Svensson EI, Hansson B (2011)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ic Determinants of Molecular Diversity and Genetic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a Coenagrionid Damselfly. PLoS ONE 6(6): e20440. genetic population 蜻蜓 PLoS one.pdf
 
该paper应用蜻蜓进行环境因素对群体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确定种内结构遗传多样性有关的环境因素对栖息地的保留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非常有趣的。通过近年来的统计和地理遗传学可以了解环境因素影响物种内的地理组织和种群结构的分子遗传多样性。本文研究了一种常见和分布广泛的昆虫,蓝尾蜻蜓(Ischnura elegans),这种昆虫诸多生态与演化研究的重点。得到如下问题:1)群体结构是否会受经度和纬度的影响?2)地理界线是否会限制基因流?3)地理距离是否影响连通性以及是否存在过去的瓶颈信号?4)是否有证据证明最近的一个范围扩张?4)地理和气候因素对群体结构导致什么影响?我们发现群体间低至中等遗传亚结构(平均Fst= 0.06),Dest= 0.12)是经度对遗传结构的影响,而不是纬度。地理界线(如水体界线)没有发现显著的影响。Fst与Dest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然而,没有证据显示最近的瓶颈。最后,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分子特征的范围扩展或地理适应性效应,尽管当地地理适应性降水有明显影响的遗传分化现象。这种小昆虫的群体结构可能由于一些生态因子而被划分,这些生态因子与纵向坡度、地理距离和当地的降雨量相关。相对脆弱的全球群体结构和高度的群体遗传变异表明,Ischnura elegans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这符合这个物种在新栖息地一个有效率和早期的移民者。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91809-453640.html

上一篇:Reference-guided assembly
下一篇:2011-06-09-PLoS Genetics(mouse 转录组与蛋白质组比较分析)
收藏 IP: 116.6.2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2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