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孔雀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allland
↙中国的社会生物学保卫战↘

博文

爱情与配偶制度

已有 3734 次阅读 2011-2-7 10:38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爱情, 性选择, 交配, 配偶制度

爱情不只人有,动物也有,不同的是,人能写出来,动物写不出来。

人类的个体发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稳定的社会关系或配偶关系,就很难保证后代的正常发育。所以,人这种哺乳动物,特别是雌性,经常渴望能维持一种长期的配偶关系。爱情,就是这种愿望。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爱情是有原因的,譬如择偶中的现实原则。因为雌雄两性都可能从短期的交配关系中获得好处,所以渴望并终生经营单配的,就会经常受表扬。

配偶制度(mating system),在动物界,其实不是什么社会制度,而是与交配有关本能的体现,这种本能的发挥受到若干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有的动物可能“本能地”固化了单配的倾向,有的动物就有很大的可塑性。人类,属于后者。

我在企鹅的忠贞与娱乐圈的婚变中提到的企鹅,它们可能不会想到明年自己会怎样,但在目前的繁殖期,它们不会想着搞婚外性行为。人类的爱情,咋看起来挺特别,因为人会思考,会想着做一个高尚的人,会计划自己的一生,会信誓旦旦地表示一生一世海枯石烂只和一个人好。其实,那些誓言有时仅仅是获得配偶的手段,当然,这样的手段不只欺骗对方,也欺骗自己。只有成功地欺骗了自己,才能成功地欺骗对手。

数不清的文学故事,数不清的现实生活故事,都体现了长期交配利益和短期交配利益的矛盾。人类的mating system已经真的成了一种制度--婚姻法,但这种制度只能约束法律意义上的婚姻,却无法约束生物学意义上的交配。所以,一旦条件成熟,“小三”、“包二奶”等现象就不可避免。这些成功的雄性,他们原本也可能有爱情,也可能有过海誓山盟。

这就是人类的爱情,一种寻求交配关系的行为表现,或叫做策略。它可能在交配后结束,也可能在怀孕后结束,也可能在生育孩子之后结束,也可能在80多岁之后再生(举例说明,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4394-410803.html

上一篇:生命是什么东西
下一篇: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最终结论:一定是先有蛋!
收藏 IP: 222.173.104.*| 热度|

3 许培扬 王德华 zgg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2: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