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 致 学 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xuechuanbo .................................................................................... 科学史-科学期刊史-科学传播史-期刊传播学

博文

姚远《科学时报》专栏:欲使格致之学广行中华的《格致汇编》

已有 4382 次阅读 2010-10-30 09:20 |个人分类:期刊传播史论2|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格致汇编》, 中国科技期刊史, 期刊科学传播史话, 百年科技期刊巡礼, 傅兰雅

作者:姚远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2-13 21:59:28
 
欲使格致之学广行中华的《格致汇编》

科技学术期刊,历来代表着一种最富创造力的科学文化现象,也是报道新思想、新发明和传播新理论的主要途径。进入19 世纪以来,期刊取代了16 至18 世纪科学家间的通信形式或图书形式,成为记载和传播科学最迅捷、最重要、最系统和最权威的媒介。英国学者迪克认为:“假设没有定期刊物,现代科学当会以另一种途径或缓慢得多的速度向前发展,而且科学和技术工作也不会成为如同现在一样的职业。”因此,研究近代中国科学传播史必须从研究近代中国期刊的演化入手。
 
1792年唐大烈创办的《吴医汇讲》是中文期刊萌芽,1815年传教士米怜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第一份具有现代意义的中文期刊;至今,我国已创刊了约有近万种科技期刊。这些是我国科学文化传播与发展百年史的缩影,是国家科学宝库的珍藏。
 
主笔人姚远,现任西北大学编辑出版与传播科学研究所所长、兼任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西北大学数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心教授,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晚清民初期刊演化与科学传播”的主持人。 

中国第一份综合性科技期刊———《格致汇编》创刊号封面

距今133年以前,有一位宣布脱离教会的传教士傅兰雅与一位中国科学家徐寿合作主编了中国第一份综合性科学技术期刊——《格致汇编》(The Chinese Scientific Magazine)。徐寿在发刊词中指出:“此《汇编》之意, 欲将西方格致之学,广行于中华, 令中士之人不无裨益。”这种抱负对于当时闭关锁国或大多不知格致为何物的中华民族来说,的确令人肃然起敬。
 
《格致汇编》刊名中的“格”有“推究”之意, 而“格致”为“格物致知”的略称,为穷究事物的原理而获得知识,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北宋算家有将几何光学称为“格术”者。清代末年演化为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这里首次被用入刊名。该刊清光绪二年正月(1876年2月)创刊于上海,前身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在北京创刊的《中西闻见录》。重新出刊后,卷期另起,实际出版7年。1892年出完第七卷l~4期后,最终停刊,共出7卷60册。
 
创刊之初,《格致汇编》的确火了一把。每期印数达3000册,至光绪十六年(1890年)复刊后,增印至4000册,在国内外亦分布有很多代销者。据日本学者坂出祥伸对1880年4月发行情况的统计,该刊除发行至国外的新加坡和日木神户、横滨之外,国内主要销售于沿海、沿江各省市或商埠。其销售地主要有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安庄、杭州、宁波、温州、厦门、福州、保定、长沙、湘潭、益阳、汉口、兴国、宜昌、沙市、武昌、九江、南昌、镇江、苏州、扬州、桂林、广州、汕头、太原、济南、烟台、登州、青州、重庆、武穴、邵伯、牛庄、台北淡水、香港等。到了1880年底,又由近40个销售地扩大到70处之多。它的确实现了“广行于中华”的初衷。光绪二年(1876年)正月初十日出版的《申报》,称:“其价甚廉,其书甚美,其中所言皆属有益于人生之事,中西讲求格致之人所可取法者也。”以后,每当《格致汇编》发行一期,《申报》都有不同程度的报道和介绍。
 
基于欲将格致之学广行中华的理想,该刊开设有《论说》、《格致略论》、《格致杂说》、《通讯》、《人物小传》、《算学奇题》、《广告》等栏目。如创刊号上即有万物的宽广、论星、论太阳行星和彗星、论地球为行星、论太阳与日食月食等。《格致杂说》则系摘录自各国科学技术书报刊中的简短新闻。其《通讯》栏是继承《中西闻见录》的一个栏目,即采用读者与编者通信的方式,提出有关自然科学的各种疑问,然后在后卷中作出答复的形式。在《格致汇编》发行的7年中,出自各省重要城市的读者来信多达322封,所询问题内容相当广泛,有半数是有关西方科学技术的知识和应用问题,另有半数是好奇而提出的奇异问题,以求解答。这种互相问答的方式,无疑大大拉近了读者与编者的距离,不仅启迪了读者智慧,使民众贴近科学,而且也激发了编者办刊的积极性,产生了不同于宗教或经济利益驱动的一种由读者反馈而生的新的办刊原动力。其内容主要摘自英国幼学格致,以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地理学、医学、工业、农业、商业等各学科、各行业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为主,偶有科学家传记,在机械工程类文后往往附以插图,亦有少量各国新闻。继《中西闻见录》介绍中国科学家之后,《格致汇编》先后介绍了李善兰、徐寿,另有徐光启、利玛窦、汤若望等。在科学仪器方面,介绍了计算器具、气象仪表、望远镜、量热仪表、测绘器具、光学和力学仪器等多种类型,是中文期刊第一次有关科学实验仪器的系列介绍。
 
《格致汇编》的创刊和发行,在中国近代早期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特点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格致汇编》就成为一份真正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期刊。虽然说,它也是由外国人主编而有中国人参与的期刊,但外国主编却已脱离教会,非为传教士,而参与办刊的中国人徐寿已是中国近代真正的第一个科技期刊编辑。他也曾在《格致汇编》上发表过《论医学》、《汽机命名说》、《考证律吕说》等科技论文。尽管尚不具备现代科技期刊最重要的新颖性和原创文献的特征,但它已经首先摆脱了以传播宗教为主的办刊宗旨,并且发表了大量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信息,为中国知识界打开了一个丰富多采的科学天窗,故其功不可没。
 
傅兰雅虽受英国圣公会派遣,但对传教却兴趣不大,因此与圣公会产生矛盾,遂于1868年5月辞去上海英华学塾校长之职,脱离教会,转受上海制造局聘任,后又成为格致书院的8名董事之一,专门从事西方科技著作的译介工作。据统计,经傅兰雅口译的译著达113种之多,其中不乏对有关学科的首次系统介绍。这显然是作为一名综合性科技期刊主编最重要的素质。
 

徐寿已非像梁发那样只是个兼发少量稿件的刻工,而是已成为一名真正的科学编辑家。徐寿协助曾国藩创办安庆机器局,在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参与创办上海格致书院,译著有《化学鉴原》、《化学考质》、《物体遇热改易说》等13种。他亲手进行化学实验,首次确立64个中文化学元素译名原则,自制强水、棉花、药水、炸药、炮枪弹,与华蘅芳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艘轮船。这些科学技术经历与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结合,无疑大大提高了早期科技期刊的科学性。开栏的话
 

科技学术期刊,历来代表着一种最富创造力的科学文化现象,也是报道新思想、新发明和传播新理论的主要途径。进入19世纪以来,期刊取代了16至18世纪科学家间的通信形式或图书形式,成为记载和传播科学最迅捷、最重要、最系统和最权威的媒介。英国学者迪克认为:“假设没有定期刊物,现代科学当会以另一种途径或缓慢得多的速度向前发展,而且科学和技术工作也不会成为如同现在一样的职业。”因此,研究近代中国科学传播史必须从研究近代中国期刊的演化入手。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2-13 21:59:28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69915-378568.html

上一篇:姚远:最早报道马可波罗来华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下一篇:姚远:首创我国科技期刊译名规范的《亚泉杂志》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9 2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